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5397460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B、C、D四种化合物,由以下8种离子构成(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阳离子:Na+、Ba2+、Cu2+、Mg2+; 阴离子;Cl、NO3-、OH、SO42-四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有如下现象:AB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BD蓝色沉淀:CB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则转化为C。(1)由此可推知:A为_,D为_。(填化学式)(2)请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Na2SO4 CuCl2 2HNO3+Mg(OH)2=Mg(NO3)2+2H2O 【解析】【分析】题目中的突破口“A+B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则为Ba2

2、+和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根据“B+D蓝色沉淀”,则为Cu2+和OH-作用生成氢氧化铜沉淀;“C+B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则转化为C”,则可推测生成的沉淀为不溶性碱氢氧化镁,而C为硝酸镁。又因为“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每个物质只有一种可能,所以推测出各物质,带入验证符合题意即可。【详解】根据“A+B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则为Ba2+和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则推测A可能为硫酸钠;B为氢氧化钡;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2SO4=BaSO4+2NaOH;根据“B+D蓝色沉淀”,则为Cu2+和OH-作用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则推测B为氢氧化钡,而D为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Cu

3、Cl2+Ba(OH)2=Cu(OH)2+BaCl2;根据“C+B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则转化为C”,则可推测生成的沉淀为不溶性碱氢氧化镁,而C为硝酸镁;化学方程式为:Mg(NO3)2+Ba(OH)2=Ba(NO3)2+Mg(OH)2;2HNO3+Mg(OH)2=Mg(NO3)2+2H2O故A为硫酸钠,B为氢氧化钡,C为硝酸镁,D为氯化铜。故答案为:(1)Na2SO4,CuCl2(2)2HNO3+Mg(OH)2=Mg(NO3)2+2H2O。2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

4、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B为_,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A为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D与E经混合研磨可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图中体现了A的四种不同化学性质。则C物质的类别_(填“一定”或“不一定”)为氧化物;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O2 CO2+Ca(OH)2=CaCO3+H2O 不一定 (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1)若A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可知

5、A是二氧化碳,B可以为氧气,E为碳酸钠;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钙反应,氢氧化钙能够和碳酸钠反应,据此完成相关的问题;(2)若A为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则A为盐酸;D与E经混合研磨可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图中体现了A的四种不同化学性质,铵盐和碱反应可以产生氨气,且D能够和盐酸反应,因此D为碱,如氢氧化钙,则E可以是盐酸与碳酸氢铵等反应产生的氯化铵;盐酸能够转化为B,B能够和C反应,因此C可能是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也可能是铁等,B可能为氢气,据此完成相关的问题。【详解】(1)若A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可知A是二氧化碳,B可

6、以为氧气,E为碳酸钠;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钙反应,氢氧化钙能够和碳酸钠反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因此B为氧气,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氧气;。(2)若A为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则A为盐酸;D与E经混合研磨可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图中体现了A的四种不同化学性质,铵盐和碱反应可以产生氨气,且D能够和盐酸反应,因此D为碱,如氢氧化钙,则E可以是盐酸与碳酸氢铵等反应产生的氯化铵;盐酸能够转化为B,B能够和C反应,因此C应该是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也可能是铁,B可能为氢气,因此C不一定是金属氧化物;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不一定;。【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

7、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3如图A、B、C、D、甲、乙、丙、丁都是我们已学过的物质(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乙、丙、丁均是氧化物,且乙是黑色固体A、B是单质,D是补钙剂,且D和C的组成元素中有两种是相同的(1)C的化学式是_,D的化学式是_(2)若A为紫红色固体,写出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3)若A的年产量位于世界第一写出乙+甲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答案】Ca(OH)2 CaCO3 H2+CuOCu+H2O 置换反应 Fe3O4

8、+4CO3Fe+4CO2 【解析】【分析】根据“D是补钙剂”,推测D为碳酸钙,根据“D和C的组成元素中有两种是相同的”,则推测C可能为氢氧化钙,根据“甲、乙、丙、丁均是氧化物,且乙是黑色固体,A、B是单质”,结合图框,根据丙与C反应生成D和丁,则推测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水;根据甲、乙反应生成丙和A;乙、B反应生成A和丁,则推测甲、乙分别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A、B分别为铜、氢气,代入检验,符合题意。【详解】(1)根据分析,C可能为氢氧化钙,D为碳酸钙,故C的化学式是Ca(OH)2;D的化学式是CaCO3;(2)若A为紫红色固体,反应乙丁,即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H2+CuO Cu+H

9、2O;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3)若A的年产量位于世界第一,则为铁,反应乙+甲,即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反应,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Fe3O4+4CO 3Fe+4CO2。故答案为:(1)Ca(OH)2;CaCO3;(2)H2+CuOCu+H2O;置换反应;(3)Fe3O4+4CO3Fe+4CO2。【点睛】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顺藤摸瓜得出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能自圆其说即可。4图中 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D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1,固态 E 可用于人工降雨,F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 端的物质间能发

10、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 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E_。(2)写出化学方程式:C B_ ,F与 H_,A与 D_。【答案】CO2 2H2+O22H2O 2C+Fe3O43Fe+2CO2 CuO+2HCl=CuCl2+2H2O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信息,题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固态 E 可用于人工降雨,可知固态E是干冰,则E为:CO2,F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则K是Fe3O4,D是CuO, A和CuO能反应,且A能转化为CO2,所以A是HCl,HCl、Fe3O4 能转化为 B,B 能和 CO2 反应,因此 B 是 H2O。C

11、能和 Fe3O4 反应,能生成 H2O,因此 C 是 H2。D、 E、F 都能和 H 反应,因此 H 是 C,故 G 是 Fe。【详解】(1)由分析知,E的化学式为:CO2;(2)C转化为B,即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C B的方程式为:2H2+O22H2O;F与 H是碳将四氧化三铁还原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Fe3O43Fe+2CO2;A与 D是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氯化铜和水,方程式为:CuO+2HCl=CuCl2+2H2O;【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出各物质。5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

12、B是一种常见的碱,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物质A的化学式:_。(2)物质B的一种用途: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H2O 中和酸性土壤 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F是碳酸钙;根据酸、碱、盐的性质,能与碳酸钙反应的,只能为酸,故推测E可能为稀盐酸;而E反应生成的D和

13、A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氢气,A是水,水和B可以相互转化,根据“B是一种常见的碱”,所以B是氢氧化钙,C会与氢氧化钙、盐酸反应,会转化成碳酸钙,所以C是碳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H2O;(2)根据分析,B是氢氧化钙,故B可以中和酸性土壤;(3)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6某白色固体甲的主要成分为NaCl,可能含有MgCl2、KCl、BaCl2和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检验白色固体甲的成分并除去其中杂质,进行如下实验:(1)写出生成白色固体丙的化学方程式_。(2)向无色溶液D中加入过量稀

14、盐酸的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3)在蒸发的操作中,当蒸发皿内出现有_时,应停止加热。(4)分析上述实验可知,白色固体甲中 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5)若用上述实验中的A、B、C、D四种溶液鉴别稀H2SO4和NaOH溶液,分别取样后,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就能达到鉴别目的是实验_(填实验编号)。【答案】BaCl2+Na2CO3BaCO3+2NaCl 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较多固体 KCl、NaOH 2、3、4 【解析】【详解】(1)白色固体丙是碳酸钡,是因为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2)向无色溶液D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 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3)在蒸发的操作中,当蒸发皿内出现有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4)分析上述实验可知,白色固体甲中 一定没有的物质是KCl、NaOH。(5)溶液A中含有的氯化镁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氯化钡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