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蛋白质(Protein)分析第一节 基础知识一.概述1. 蛋白质——“protein” 由希腊文转 “最原始的” ——蛋白质:主要由20多种a-氨基酸以肽键(peptide bond) 连接而成的(肽链chain)具有确定构像的生物大分子,此外许多蛋白质还会有一些非氨基酸成份,如糖、脂 核苷酸、磷酸、金属离子等辅基(成键),配基(分子间力)2. 性质:•分子量从数千 数百万•是生物体重要组成部分,重量上占细胞干重的一半以上,肌肉、皮肤、血液、毛发重要成份• 功能上参与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酶、运输蛋白、防御蛋白、激素蛋白、毒蛋白、受体 运动蛋白、结构蛋白• 种类 估计 1010-1012种二.结构蛋白质结构异常复杂,分为四级描述(—)—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指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序列),也包括二硫键的定位蛋白质结构的基础)1.肽键 peptide bond结构式R1NH —C—COOH + NH —C—COOH 2HT NH —C—C—N—C—COOHdR2羧基氨基肽键不同氨基酸首尾相接般肽键反式结构2. 肽链 peptide chain——由肽键连接而成多氨基酸链——结构式R O / H O' \ R1H/ I m 13NH —C —C —N —C —C —N —C —COOH2 〔 / IH ■■■■.. H R H H2N端残基 残基 C端残基•形成肽键后,氨基酸失水成为“氨基酸残基” residue链中氨基酸单元”•结构式习惯写法N 端在左C 端在右二肽三肽多肽蛋白质3. 多肽 (polypeptide)2 个氨基酸残基 肽链〉〉10-12 氨基酸残基 肽链3 个氨基酸残基 肽链〉数十氨基酸残基 肽链 蛋白质>多肽4. 二硫键 disulphide bond① 形成NH2H—C—CH SHI 2COOH半胱氨酸 Cysteine (Cys)分子中两SH在碱性pH下,易氧化成硫-硫键(二硫键)结构图—SH + —SH + O t —S —S — + H O② 种类链内二硫键 同一肽链内 Cys 间链间二硫键 不同肽链内Cys间牛胰岛素肽链结构图1953 年,英国 Sanger 测序 5700MW中国 6年9个月 1965 年首先合成结晶胰岛素(二)二级结构 (Secondary structure) 一级结构——线性链式结构 氨基酸链经过一定程度盘绕和折叠,形成二级结构 常见的有:a—螺旋、B—折叠、B—转角 无规则卷曲最常见① 最简单——完全伸展结构② a—螺旋 helical form (链内氢键)某残基中- NH与另一残基C=O形成氢键③ 0 -折叠 片结构(pleated sheet structure) 由链间氢键形成并列肽链结构(逆向平行,顺向平行) 形成两条,多条 顺、逆向平行结构一条肽链回折 逆向平行(三) 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蛋白质在二级结构基础上,分子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 三级结构,使分子形成一定外形。
如形成1. 球蛋白 ① globular protein 酶,抗体② 内部疏水性,外部亲水 作用力:链间二硫键,或分子间力疏水作用力2.纤维蛋白 fibrous protein 线性肽链联接成片,束 分子间二硫键a-螺旋弹性蛋白 分子间力0-折叠 弹性较差 三级结构是蛋白质功能和活性的结构基础 ——如酶、抗体的活性中心(四)四级结构 (quaternary structure)1. 可以认为一些具有特定三级结构肽链(亚基)通过非化学键形成的大分子体系 ――多链空间布局2 •每个具有三级结构的肽链单元--亚基,多无活性3 •结合蛋白--结合一些非蛋白组分--辅基配基4.也有蛋白仅有一个肽链,结构仅到三级结构为止四) 结构性质1.一级结构(化学键)是基础——高级结构取决于一级结构? ——不同一级结构,高级结构不同;——同一级结构,高级结构同?2. 二、三、四--高级结构——决定外形,内部结构,——蛋白活性,功能,直接关系,一级结构 共价键3. 蛋白质高级结构,具有稳定性,可变性稳定性--非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离子键疏水性,范德华力等, 1/90 共价键可变性――活性改变,——化学反应 ——易变性:热,紫外线,酸碱,表面活性剂,重金属,有机溶剂,剧烈搅拌--物理变化三.性质1.两性电解质R O H O R11I I II 13H R2残基NH —C —C —N —C —C —N —C —COOH 2N 端残基C 端残基H酸碱活性基团:——亚胺基 pH=0-14 无明显酸碱性质——N端残基-NH22——C 端残基 -COOHRl、R2、R3——COOH:谷氨酸-CH CH COOH Glu22天冬氨酸-CH COOH Asp2R1、 R2、 R3——NH: 赖氨酸 -CHCHCHCHNH(Lys)2 2 2 2 2 2精氨酸-CH CH CH C(NH)NH (Arg)2 2 2 2组氨酸(His)---CH ---C====CH2NH N"w7——等电点 pI在某-pH,蛋白分子表观电荷为0,不同蛋白质,等电点不同,蛋白分离的重要依据2. 大分子性质①分子量 数千――数百万, 达千万 分子大小,如3.4万MW—球状4・3nm, 胶体 1-100nm,蛋白质亲水基在外,带电荷,亲水胶体 表面水化层与电荷使其不致凝集②性质•扩散速度慢,可以用离心分离•粘度大• 不能透过半透膜,可利用渗析分离3. 变性①蛋白质空间构象(二、三、四级结构)破坏——不发生肽链的断裂――理、化、生性质改变=变性分类:――可逆变性――不可逆变性③ 影响变性的因素• 紫外线• 加热,,变性,凝固,如煮鸡蛋• 电解质,强酸,牛奶凝结,三氯乙酸,血浆蛋白沉淀强碱, 盐:rm ■NaCl (NH ) SO NaSO 盐析沉淀4 2 4 2 4如豆腐,用于血浆蛋白分离通常不变性,重金属盐:Hg Pb Cu Ag通常变性 解毒•有机溶剂:酒精,甲醇,丙酮,沉淀、变性如:酒精消毒变性, 沉淀, 凝固• 变性不一定沉淀或凝固• 沉淀不一定变性• 凝固肯定变性,沉淀第二节 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前,经过一定的分离净化,纯化蛋白过程 一.光谱法 见 P387 (一)紫外吸收光谱法1. 原理:AAs 中含芳环: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 (Phe)—CH — 2Tryptophan(TygzTrp)色氨酸NH-CH2-〈O〉0H酪氨酸Tyrosine (Tyr)苯丙氨酸,Xmax—257nm酪氨酸,Xmax—280nm色氨酸, Xmax—280nm有苯环分子结构 280nm附近有吸收末端吸收 220nm 肽键,但有很多物质在此有吸收蛋白质通常在280nm有最大吸收峰,核酸有干扰 260nm2. 方法:(1) 标准对照法,需标准品(2) 吸收系数法,――粗测法,1cm比色池A =1 C=1mg/ml,280不同蛋白 C=1mg/ml A = 0.7-2.4 C(mg/ml)=1 ・45A -0.74A280 260 C(mg/ml)=1 ・55A -0.76A280 2603・ 特点:粗测定量,不同蛋白 phe tyr trp 含量不同 有标准品较准,抗干扰能力弱对蛋白无破坏,常用于柱色谱中洗脱峰的测定(二)荧光光谱法苯丙氨酸,Xex—257nm 酪氨酸,Xex—280nm 色氨酸,Aex—280nm 蛋白质 Xex—280nm九em—280nm 强度一弱九em—303nm 强度一强九em—348nm 强度一强九em—340-350nm二.化学法1•凯氏定氮法(kjeldehl method )测有机物含氮量经典方法① 原理:蛋白质中含氮量14-16%,见书表P388② 方法:―一消化:蛋白质+浓H2S0广(nh>so4几个小时2 4 4 2 4―一蒸馏:(NH4) 2SO4+NaOH — -NH3—硼酸标准溶液吸收4 2 4 3水蒸气蒸馏 滴定:酸碱滴定③ 特点:操作繁琐,测定较准确,常量分析总氮含量,干扰核酸、脂类、生物碱、卟啉2•双缩脲法(Biuret met hod)名不附实?① 原理:P390蛋白质肽键- C0-NH-,在碱性溶液中Cu2+络合一蓝色产物545nm测,蛋白+试剂- 30min② 特点:不同蛋白差异小,可靠。
灵敏度低, 1mg/ml4. 福林一酚法(Lowry method)原理:①蛋白-酮复合物fFolin试剂(磷钼酸-磷钨酸盐),--钼兰和钨兰复合物(深蓝)750nm 测 A 600nm (800nm)有吸收 750nm酪氯酸 色氨酸有一定贡献机理尚未全清②特点:使用众多,灵敏度高,20 m g/ml5. 染料结合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利用染料与蛋白质结合 ——染料种类:甲基橙、考马斯亮兰、溴甲酚绿等 常用:(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CBB 考马斯亮兰G250) P394 电泳染色方法,染料与蛋白结合,最大吸收波长改变,吸光度增大: 464—595nm 快速 (2-5分钟),灵敏(5“g/ml),常用三.免疫法已讲过第三节 蛋白质分离方法以上介绍,测总量蛋白方法,未有分离,如测单一结构蛋白 必须分离一.电泳分离1.支持介质①分类: ——纸,醋酸纤维素膜 ——淀粉、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常用), 孔大, 最常用②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 PAGE, 丙稀酰胺(剧毒) +甲叉双丙稀酰胺――共聚合――凝胶 激发 多孔网状 四甲基乙二胺 过硫酸铵,孔径大小--聚合条件,单体浓度决定孔径大小 分子筛效应(molecular sieving effect)分子量(大小)有关,分子小 走的快2.电泳装置圆盘(柱),垂直 水平(用的最多)3. 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① 原理:(1) 蛋白质侧链谷天,赖组精,不同 PH ,不同电荷, 不同蛋白质,——同一 pH 带电荷不同,等电点不同(电荷不同)—分子量不同,分子大小不同—(分子量不同) 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原理:——电泳效应:电荷大小差异——分子筛效应:分子大小差异质荷比(2) 特点:样品电泳后不变性(3) 关键:•缓冲液选择:——pH 8.0-9.5——离子强度 10-100mM/L• 凝胶选择:孔径,梯度②方法:——制胶——电泳 1-2-4 小时——检测:染色(考马斯亮兰)脱色,扫描,照相,转移4.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PAGE) ① 原理:在样品介质和聚丙烯酰胺PAG加入表面活性剂- SDS 强还原剂-硫酸乙醇S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