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化系统培养和运行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83KB
约7页
文档ID:555390692
生化系统培养和运行_第1页
1/7

调试和运行通过工程实例总结,就如何缩短污水生化调试所需时间,从调试前期准备到污水全负 荷投入运行,分3个阶段予以解剖分析介绍了前期准备工作的内容和所需物料的种类及数 量;调试各阶段物料投加量及所需控制的条件;调试过程所需注意的事项文中所述内容尤 其适用于以鼓风机曝气为主的生化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在正式投入使用时,其生化处理装置均需进行污泥接种、驯化(俗称调试) 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尽量缩短调试时间,使处理主体尽快投入正常运行,在实际操 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多个日处理万吨的污水处理设施的生化调试发现,在生 化调试过程中,如果准备充分,正常气温下一般7~10d即可完成生化设施的培菌接种工作; 10d后就可以对污水进 行驯化,20d左右便可进入正常运行本文将分三方面对生化调试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方便起见,文中所 列数据均以生化池体积5000m3为基准1. 前期准备阶段1.1. 物料准备①污泥准备对于万立方米级污水处理装置而言,其生化池体积较大, 为了保证生化池初始污泥浓度,需要准备投加的原始污泥量很大理论上讲,投加后生化池 的污泥的质量浓度最好控制在2 500mg/L左右。

实际运行时,为了节约成本,调试期间初始 污泥的质量浓度可控制在1 500mg/L左右,一日处理1 X104m3污水生化时间为12h的污水 处理装置为例,调试前需准备含水率在80%的活性污泥约40m3污泥品种最好是同类或相似 的活性污泥如有困难,其它活性较强的污泥也可使用污泥在使用前为保证一定的活性, 对待用的污泥需进行喷水保湿处理,在保湿条件下污泥的活性至少可保持15d以上② 碳源培养寄的准备生化调试过程中理想的碳源是大粪及淀粉一般来说调试前期以 加入大粪为主,中后期以加入淀粉为主,为接生成本,淀粉可用地脚面粉替代由于大粪无 法事先储存,因此,事前需和有关部门确定好调试期间需要的数量调试期间碳源准备量一 般按如下原则进行估算每天投加到生化池的COD量 按混合后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 200~300mg/L水平计,其中地脚面粉COD的质量折算量约为1t[COD]/t[面粉]大粪的COD 折算比较困难,根据经验,在整个调试期间需100~150m3的大粪加入大粪的目的除补充 碳源外,还可增加生化池菌种的引入地脚面粉可准备10~15t③ 磷源、氮源的准备补充碳源一般以普钙Ca(H2PO4)2为主,补充的氮源以尿素CO(NH2) 2为主。

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300mg/L时估计BOD5值一般以100mg/L计,补充量按m (B0D5):m(N):m (P) =100: 5: 1折算,每天需补充淀粉2000-3000kg,尿素100kg,补普钙200kg,质量比按照淀粉:尿素:普钙=20-30: 1: 2补给调试期间需准备 尿素2~3t,普钙5~6t另外如有条件可准备10~20kg粉状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1.2. 物料化制及输送设备由于调试期间需要的物料量很大,加之生化调试无污水进 入,池内污水流动性较差,为提高接种速度,需要将污泥及补充碳源尽可能均匀地输入各生 化池内因此,对于一定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设置物料化制及物料输送系统,对减轻劳动 强度提高调试效率是必需的根据经验,物料化制池宜设于地下,池内设空气搅拌装置,池 容积一般在20~30m3池内分二区,一区为化制区,该区需设置物料化制及初级垃圾清理装 置;二区为输送取,设置潜水泵或液下泵,同时在泵周围设置垃圾同以防泵发生堵塞输送 管道在生化池附近宜使用软管以便根据需要调整投加料点位置另外,物料化制旁最好设置 一个消火栓或供水管,用于化制污泥及其它物料时供水1.3. 监测仪器准备为配合生化调试,需对生化池中的COD (铬法)、溶解氧、pH值、 细菌等指标进行监测。

一般生化处理调试需配备以下监测仪器:COD测定仪、溶解氧测定仪、 pH值测定仪、显微镜2. 调试阶段2.1. 初期(3d)① 首先将生化池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和部分待处理的污水,然后将污泥倒入物料化制池 一般第1次投加20m3污泥,同时投加大粪等培养料,加水搅拌后按比例均匀投加到各生化 池内投加培养料以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控制在300mg/L为准然后按比例补加普钙(由 于投加大粪无需补加氮源)② 闷曝:投料后进行闷曝水气体积控制在1:(5~10)第1天曝气采取6h充氧, 4h停机的方式进行③ 再次投料:经过1d闷曝后,第2天COD的质量浓度降至100mg/L左右需再次投 料,第2次可投入10~15 m3污泥至化料池,(留下部分作为备用)同时投加以大粪为主 的培养料,投加培养料仍以控制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300mg/L为标准根据需要 补磷后闷曝④ 闷曝:第二、三天的闷曝可减少停机时间,生化曝气可控制为开6停22.2. 中期(4〜7d)一般经过2〜3d的闷曝后,通过显微镜镜检,可能会看到少量的原 生动物原则上,此时每天定时补加碳源逐步以地脚面粉为主同时投加普钙和尿素,以补 充磷源和氮源。

补充碳源的标准仍以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mg/L左右为准此阶段 为排除生化代谢物,生化池需适量换水,同时继续进行闷曝此阶段为加速污泥菌胶团的形 成,在生化池中可适量投加粉状PAM2.3. 后期(7~10d)一般经过7~10d闷曝,生化污泥表现显淡黄色,污泥30min沉降 比达到10%左右通过镜检可发现有较多活跃的原生动物钟虫、纤毛虫,以及后生动物轮虫、 线虫等,此时生化污水处理即可进入驯化及增负荷调试阶段增负荷调试一般以每2d增加 五分之一的污水负荷进行1周后基本可以全负荷运行为平稳过度,增负荷全几天视具体 情况可适量补充些地脚面粉作为碳源2.4. 调试条件控制生化调试期间,曝气强度原则上应结合水中溶解氧类控制气水比, 一般好氧区溶解氧的质量浓度控制在广3mg/L,兼氧区控制在0~0.5mg/L其它监控指标主 要有COD,生物相、pH值、污泥沉降比取样分析频率为调试初期一般4h取1次样,中期 6h取1次,后期8h取1次样3. 调试注意事项生化设施的调试,有以下几点须特别注意① 设置化料池及配备物料输送系统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是必要的② 投加的污泥需尽可能化开,避免垃圾进入生化池,降低污泥使用效率。

③ 在投加大粪时需做好垃圾的清理工作,避免垃圾进入输送泵,否则极易引起输送泵 的堵塞④ 需随时掌握生化池内的COD及溶解氧变化情况,及时补充碳源和调整供气量⑤ 调试期间生化池pH值最好控制在7~8.5之间,发生异常及时寻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4. 结论与说明在调试过程中如能做到以上几点,一般来说整个生化调试过程可在1个月内完成此 外,以上生化调试结论适用于鼓风曝气为主的生化处理装置,对于其它形式的生化处理仅供 参考在调试开始时,注入生化池的水应为当前需处理的污水而非用清水更合适,补磷应 用KH2PO4为佳生化池如何运行(一)生化池在冬季怎样运作?我们已知道,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为16-30°C,当温度低于10°C时,废水 的净化效果将明显降低,一般来说,温度每降低10C,COD的去除率会降低10%那么在冬 季,生化池又怎样运作呢? 一种方法是在调节池内通入蒸汽,提高生化进水温度;另一种方 法是在生化池内补加生物污泥,以提高污泥浓度和降低污泥负荷,如水温能维持在6-7°C, 活性污泥仍能有效地发挥其净化功能二) 由于节假日或临时停产而没有生产废水时,生化池该如何运作?节假日或临时停产而导致没有生产废水的现象在************公司可能会经常碰到,这时我 们可以在生化池内加入生活污水或泵入河水并投加用干面粉烧熟的浆糊来维持微生物的生 长繁殖。

在生化池内,可按每100m3的容积投加5-10公斤干面粉的比例投放,或者按比例 投加废酒精,每天曝气4-8小时三) 当生化池受到负荷冲击,微生物受损时该采取什么措施?生化池在运行过程中,当微生物一旦受到负荷(水量、浓度)的冲击,COD去除率会突 然下降,严重时污泥会从生物填料上脱落,使出水变混这时应立即停止进水,往生化池 内投放粉末活性炭以降低污泥负荷,粉末活性炭的投加比例为每100m3生化池容积投加10 公斤当污泥的沉降性能有所恢复后,可采取污泥驯化的快速增殖法,在生化池内投加生活 污水或投放废酒精或用干面粉烧熟的湿浆糊,投加比例为每100m3生化池容积投加5-10公 斤干面粉,2-3天后开始进水并逐日增加进水量,直到微生物恢复正常四) 当微生物大量死亡时该怎么办?当微生物受到严重损伤且大量死亡而又抢救无效时,应立即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申报备案, 并立即更换活性污泥然后查明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度发生只要申报及时,在更新、 驯化污泥期间向外排放的废水可以不作排污罚款处理62、生化池内应投加什么样的活性污泥?所谓活性污泥的培养,就是为形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条件,在这种条件下, 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活性污泥形成,并且在数量上逐渐增长,并最后达到处理废水所需的 污泥浓度。

生活污水厂的培菌过程较为简单,而有毒有害工业废水的培菌有一定的难度,污泥驯化的时 间也较长,一般来说对于工业污水,我们常采用干污泥培菌法,就是从正常运行的污水处理 厂中取脱水后的干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脱水时不能加药)作为菌种源进行培菌为了 让菌种能尽快地适应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最好选用同类型的、或相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厂中 脱水后的干污泥作为菌种源63、 初次应往生化池内投加多少数量的污泥?如采用干污泥培菌法,则我们必须保证生化池中的污泥浓度在3g/L左右,即3Kg/m3,由于干 污泥的含水率在80%,因此至少应向曝气池内投加干污泥的量为15Kg/m3,即100m3的池子中 应投加干污泥1.5吨左右64、 怎样在生化池内投加污泥?怎样挂膜?如采用干污泥培菌法,首先在曝气池内放满清水或河水,并进行曝气,同时把准备好的干污 泥慢慢投入曝气池内全部投入后继续曝气2-4小时,曝气结束后静止2小时后放掉上清液, 如此过程可重复2-3次,直至静沉后的上清液清澈透明,不混浊,这一过程称为污泥洗涤、 污泥活化或污泥挂膜污泥活化后,再用有营养的水或低浓度的废水开始进行驯化65、 怎样进行污泥的培养驯化?生化培菌的周期取决于废水的水温和水质。

水温高于15°C以上时,培菌的过程较快,水温 低于15C以下时则污泥驯化时间较长,因此污泥的培养驯化应尽量选择在5-11月期间(长 江流域)进行就废水的水质而言,无毒无害、易生物降解的废水,其生化培菌的时间一£ 在10-20天,而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的废水,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约斋0-60天,甚 至更长在清水调试完成后,对于可生化性能较好的废水,可以直接用废水驯化微生物;对于化工废 水或可生化性能比较差的废水则应采取分步培菌法,具体步骤如下:(1)快速增殖快速增殖的目的是使污泥迅速生长到填料上去一般来说,采购来的污泥 在脱水或运输过程中,微生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它们在新的环境中有一个恢复和生长 的过程,需要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如果这时直接用化工废水驯化,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微生 物大量死亡因此第一阶段可用生活污水或葡萄糖或干面粉烧制的熟浆糊(初始3-5天内, 每100m3生化池容积可按投加5-10公斤干面粉的比例投放)来培菌,每天曝气两次,好氧 池每次曝气8小时,使微生物快速恢复和生长繁殖,这种方法称为快速增殖法快速增殖期 间生化池内的废水可以通过污泥驯化管排放,放水前先停止曝气,待污泥沉降4-8小时后再 放水。

快速增殖期一般为7-10天生化池在运行过程中,当微生物一旦受到负荷冲击,COD去除率或SV突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