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单位消防安全建设标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535929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3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建设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建设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建设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建设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建设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建设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单位消防安全建设标准(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 防 安 全 标 准 化 建 设 标 准各单位:为进一步推动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提升社会单位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根据=省消防总队关于进一步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标准:一、设置标准1、单位应在消防设施和器材周边的醒目位置设置“消防管理责任标牌”,明确巡查频次、巡查责任人、维保人员,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完整好用。2、在消防设施器材放置地点喷涂或粘贴黄色标志线。3、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设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标志,实施重点管理。在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标牌”,明确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

2、人。二、制度建设应在值班室显要位置悬挂以下制度:1、火警处置程序,附件1;2、消防安全建设标准,附件2。消防安全建设标准(附件2)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组织制度消防设施建设标准(附件3)应印发每一位员工,学校定期组织学习。三、档案建设1、消防档案培训档案应存放单位总平面图(标注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消防安全培训计划、单位员工培训记录(每月一次)、单位员工消防安全培训档案、消防安全责任书、消防安全培训证书。2、应急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记录档案应急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记录档案应存放单位员工应急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每两个月一次。3、消防安全检查及巡查情况记录档案消防安全检查及巡查

3、情况记录档案应存放单位公布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及专(兼)职消防人员的正式文件、单位组织的消防安全检查及巡查情况的记录。附:1、火警处置程序; 2、消防安全建设标准; 3、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组织制度消防设施建设标准 4、消防安全培训计划; 5、学校员工培训记录; 6、学校员工消防安全培训档案;7、消防安全责任书;8、应急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 9、单位正式公布文件;10、消防安全检查巡查记录;11、消防培训内容。(要求特种岗位持证上岗)12、黄色标志线、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标志式样附一: 值班室火警处置程序 一、当单位员工发现火情时,要立即通过单位内

4、部电话、无线对讲系统等有效方式向值班室报警,并组织本楼层第一梯队同时做到:1. 疏散引导组及时引导本楼层人员疏散;2. 灭火行动组实施灭火;3. 通讯联络组拨打“119”电话报警。二、值班室接到单位员工发出的火情报告后,必须同时做到:1. 立即通过单位内部电话、无线对讲系统或警铃等有效方式,发出火警指令,通知第二梯队人员;2. 拨打“119”电话报警。三、第二梯队人员接到值班室发出的火警指令后,要迅速按照职责分工,同时做到:1. 灭火行动组的人员立即跑向火灾现场实施增援灭火;2. 疏散引导组引导各楼层人员紧急疏散;3. 通讯联络组继续拨打“119”电话报警。附二:*单位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5、名单组长:副组长:成员: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一、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每年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二、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三、宣传教育培训的形式采取单位与部门、集中与分散、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四、对重点工种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五、单位、部门对所组织培训的时间、内容及接受培训人员进行认真详细的记录并存档。六、宣传教育培训内容: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6、5、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知识和技能。防火巡查检查制度一、防火巡查、检查由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各部门进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二小时一次。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二、防火巡查、检查人员在进行巡查、检查时必须佩戴统一制作的证章。三、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期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对巡查、检查发现的问题的责令其当场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四、防火巡查、检查应当填写

7、巡查、检查记录,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被检查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在巡查、检查记录上签字,存档备查。五、防火巡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3)消防设施、器材是否保持正常工作状态,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关闭严密;(5)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是否在岗;(6)营业结束或下班后,清除烟头、发热源等杂物情况;(7)其它需巡查的情况。六、防火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火灾隐患整改及纠正,预防措施落实情况;(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3)消防水源状况;(

8、4)消防设施正常工作情况,灭火器材、消防安全标志设置和功能状况;(5)重点工种人员及其它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6)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7)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情况;(8)防火巡查开展情况;(9)其它需进行防火检查的内容。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一、为保证消防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单位必须加强日常的消防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二、消防设施设备必须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经消防验收合格。三、单位必须配备责任心强、具有较高专业知识人员负责消防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其他无关人员不得随意维修保养消防设施设备。四、消防值班人员应每日对消防控制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刻通知维护人

9、员处理,并做好记录。五、单位应当委托具有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能力的单位,定期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并出具月报告书。六、单位必须定期将火灾探测器送专业清洗维护部门进行一次全面清洗。七、单位应当对消防设施设备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维修保养。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一、安装和维修电器设备线路,必须由电工按电力设备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安装接电时需向用电管理部门申请,经审核批准后由电工负责施工。二、动用明火需到消防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申请,并办理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施工。三、对批准使用的明火施工区域,由用电管理部门和消防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进行现场监督,并做好消防安全保障工作,禁止在营业期间施工。四、营业场所、车间、仓库等防

10、火重点部位,严禁私设使用电热器具(如:电炉子、电热褥子、电熨斗等)。五、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时不得擅离岗位,并对设备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电工修理,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电工维修,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到人走电断。六、电工对本单位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经常检查维修,同时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绝缘遥测,发现短路和绝缘不良,应及时维修。七、易燃易爆车间、仓库的电气设备、线路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八、电器设备着火时应声线切断电源,然后组织扑救。九、对消防用电的检查和管理要有专人负责,并按有关规定执行。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一、单位应当成立由消防安全责任

11、人、管理人、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等组成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以下简称演练)领导小组。二、演练领导小组由指挥组、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组成。三、领导小组根据单位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组织员工进行一次演练。四、预案演练组织中的各小组成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五、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中的各级、各类人员必须按照演练的统一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位置。六、对通过演练暴露出的问题,由消防安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根据演练领导小组提出的意见,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七、以上各组成员根据工作班次安排,必须由两组人员组成。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制度(易燃

12、易爆场所)一、生产和管理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工作人员应熟悉其理化特性,防火措施及灭火方法。二、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定期测温检查。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部位,贮存量不得超过当班的使用量。三、贮存危险物品应按照性质分类,专库存量,并设置明显的标志、注明品名、特征、防火措施和灭火方法,配备足够的相应的消防器材。性质与灭火方法相抵触的物品不得混存。四、生产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厂(库)房等场所,严禁动用明火和带入火种,电气设备、开关、灯具、线路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工作人员不准穿带钉子的鞋和化纤衣服,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五、维修检查设备机件,严禁使用汽油等易燃

13、易爆物品清洗。六、对怕潮(如乙炔)、怕晒(氧气瓶)等物品,不得露天存放,以防因受潮或暴晒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七、装卸和操作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稳装、稳卸,严禁用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和起封。八、运输危险物品必须专车运输,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懂其性质的专人押运,并应办理运输手续。性质相抵触的危险物品不得同车运输,严禁携带危险物品乘坐公共汽车。附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组织制度消防设施建设标准一、消防安全组织制度建设标准(一)明确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二)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及专(兼)职消防人员,具体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本单

14、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娱乐场所应当配备专业保安、安保人员。(三)实行并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的记录齐全。(四)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公布实施;单位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安全检查、火灾隐患整改和消防培训等工作情况的记录齐全。(五)消防安全培训到位,新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从业的售货员、服务员、安保人员、管理人员每半年至少组织培训一次。从事防火巡查人员、专兼职消防干部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工作技能。(六)建立健全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档案。(七)积极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二、消防设施建设标准(一)消防安全疏散

15、设施符合要求。1安全出口数量、疏散通道宽度、距离及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型式符合要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疏散指示标志醒目、无遮挡;火灾事故应急照明设置符合要求,完整好用。2经营和生产期间,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不堵塞、占用、锁闭,公共区域的外窗无铁栅栏;常闭式防火门的管理实行责任制,管理责任落实到医院、宾馆、饭店及娱乐场所本楼层的医护人员、服务人员及值班人员并保持常闭状态。3商场、宾馆、医院病房楼、学校学生宿舍及娱乐场所在营业和使用期间不能保持常开的疏散门应当安装推闩式疏散门。(二)消防器材和设施符合要求。1灭火器配置数量充足、选型准确;放置位置明显,便于取用。2室内消火栓数量、水压符合要求,消火栓箱醒目无遮挡,水带、水枪齐全好用;消火栓箱门设置紧急开启的门把手,消火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