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物质环境.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5311245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物质环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校物质环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校物质环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校物质环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校物质环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物质环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物质环境.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學校物質環境學校物質環境泛指校園內房舍建築、操場、各項設備及器材等硬體設施的提供、保養與安全,以及健康的學習環境、飲食環境、無菸及無毒環境的營造。學校藉由控制和改善環境中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因素,以促進教職員生的健康狀態,並且提供適合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良好環境。其工作重點需視學校所在地的環境、天然地形、人為設備等特質而做調整。第一節 學校物質環境需求評估提供安全、舒適、衛生的環境讓學生學習與成長是健康促進學校的基本訴求,擬藉由學校物質環境來保障及維護學生健康的權益,首先須進行周延之需求評估(如表四),將可能對學校物質環境營造造成影響之內外在影響因素逐一列舉,善加分析,找出有利於推動與落實的方

2、向與策略。其評估方法請參閱第一章第三節之說明。表四 學校物質環境需求評估項目因 素S(優勢)W(劣勢)O(機會點)T(威脅點)第一部份 學校本位發展條件一、地理環境包含學校地形、地質、氣候、水質、噪音、商業化情形、學校規模、建築物及其他硬體設備、設施維護情形、校齡、周邊環境污染情況、遊戲運動器材種類及數量、廁所、洗手台的數量、配置、垃圾場/資源回收站設置與管理、教室衛生條件,如溫度、溼度、CO2濃度、菌落數測定等、課桌椅、照明、通風設備(電扇、冷氣、空調、窗簾等)的數量與配置、教室防音設施、餐廳與廚房衛生狀況、全校排水情形。二、人口學特徵包含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的背景、年齡、性別、教育程度、

3、對教學及活動的重視程度、可能協助統整及協同教學的專家或教師分佈、教師的相關專業訓練情形、參與健康促進計畫的決心與意願強度等。三、資源運用包含地方資源、基金能提供學校硬體設備改善之程度、家長對學校環境建設的態度、已有的政策法令或家長的要求可能造成之影響程度、民間團體或教改組織對學校教學的影響等、是否設置警衛/安全人員、是否有合適的師資可支援相關的教育課程。校外資源:清潔隊配合清運垃圾時間、志工家長擔任交通導護、上下學時間是否有交通警察配合管制交通、學區內是否有社區機構提供相關支援、民間團體、教育及衛生單位中可用的人力、物力。第二部份 學校物質環境範疇實施狀況一、提供安全環境二、提供適當的衛生設施

4、與安全用水三、推行環境保護計畫四、鼓勵學生愛護學校的設施五、提供完善的學習環境六、建立健康的飲食環境七、建立無菸、無毒校園第二節 學校物質環境工作項目壹、提供安全環境事故傷害是兒童及青少年在校園內常見的健康問題,學童每天待在學校的時間長達九小時以上,學校有必要提供安全的環境以避免事故發生。為因應國民中小學學生之身心發育特質,提供安全環境的重點在於上下學的交通安全、課程活動安全、運動遊戲安全、並建立事故傷害防制與緊急救護體系;除安全環境之維護與管理外,並擬定各項安全應變措施及訓練活動,以確保全校師生具備應變知能。貳、提供適當的衛生設施與安全用水學校衛生設施及安全用水影響教職員生健康甚鉅,一旦衛生

5、設施維護不良或飲用水不清潔,極可能引起疾病的傳播,造成教職員生身體不適及健康受損。適當的衛生設施與安全用水應包括廁所管理及維護、充足的洗手設備、給水設施的維護保養及污水排放系統的清潔暢通。參、推行環境保護計畫學校的環境保護計畫應包含回收再造、節約資源及綠色消費三方面,其工作內容包括實施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節約用紙及能源,並自備餐具、少保麗龍、少包裝、多選用綠色標章等,減少使用不符合環保原則的產品。實施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的目的在使學校教職員工生了解垃圾分類能化腐朽為神奇,化垃圾為資源,提高垃圾效能,同時將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之觀念推廣至家庭、社會,以達垃圾減量之目的。將環境保護、珍惜資源、節約用紙

6、,節約使用水、電等能源的理念落實於日常生活中,讓環保意識成為一種校內風氣,進而推展到家庭、社區當中。肆、鼓勵學生愛護學校的設施學生是學校的一份子,學校應培養其愛護學校設施的良好習慣,除減少學校設施的損壞之外,也可以增加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學校可將物質環境維護的相關知能融入學科課程教學中,有系統的教導學生認識物質環境之各項議題對健康的影響,學習正確使用學校設施的技能,並培養愛護學校設施的態度。同時可以鼓勵學生參與校園環境的清潔、綠美化工作,除增加學生對環境維護工作的參與感外,亦可營造出屬於學校獨有的特色,培育學生的綠化環保意識。伍、提供完善的學習環境一個舒適及完善的學習環境對學生及教師具有相同的

7、重要性,完善的學習環境在於提供符合衛生標準,適合身心正常發展的環境,重點在於校園、教室內外各項環境因子的控制與調整,包括建築物的整體配置、行進動線的規劃、課桌椅安排、採光、通風及噪音控制等。陸、建立健康的飲食環境健康飲食環境包括學校午餐、外購盒餐衛生管理及校園食品管理,學校應成立小組或委員會負責制訂、推行及監管校內健康飲食政策及食品供應。學校午餐不僅是強化學生良好飲食行為和營養知識的最佳途徑,也是健康促進之重要潛在課程。依學校衛生法規定,學校應加強餐廳、廚房及員生消費合作社之衛生管理;學校供應膳食者,除提供衛生、安全及營養均衡之餐食外,並應實施營養教育。柒、建立無菸、無毒校園菸中的尼古丁具有中

8、樞神經興奮的作用,使心跳加快、提高血壓及引起末稍血管收縮,長期下來易導致心血管疾病,也是造成香菸成癮的主要物質。菸經過燃燒還可以產生多種有毒氣體及致癌物質,時時危害抽菸者及周遭二手菸吸入者的健康。而常見毒品如安非他命、海洛因、FM2、搖頭丸等,近年來在青少年族群漸漸出現濫用趨勢,不僅對健康造成危害,更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及治安問題,學校應推行菸害與藥物濫用防制教育,透過春暉專案、向毒品宣戰、無菸校園計畫等之落實,及早防範,以維護學生身心健康。第三節 學校物質環境方案設計基於健康促進學校衛生政策制定的基本共識與概念,乃在學校原有的基礎上發展符合學校特色、更為優質之學校物質環境,因此本節以統整而全面觀

9、點,提供學校物質環境實施方案時應注意之主要項目,做為學校設計實施方案之參考,學校可依需求評估結果,決定是否全面或重點式提升原有之學校物質環境。而其他有關之實施期程、經費預算等,則由各校學校衛生委員會召開會議後議決行之。方案設計應涵蓋事項可參閱第二章。訂定學校物質環境實施方案項目內容說明如下:壹、名稱:國民學學校物質環境實施方案貳、背景說明/問題評析一、 依各校物質環境需求評估之結果,簡述校園現有之物質環境問題。(需求評估方法可參閱第一章第三節及本章第一節)二、 說明處理之優先順序的理由,決定政策推動重點。叁、預期目標/共同願景在校長領導下組成學校衛生委員會,依據需求評估結果,擬定本項工作之預期

10、目標或共同願景,例如控制和改善環境中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因素,提供適合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良好環境。肆、永續發展規劃一、 校內工作團隊經營模式(一) 在學校衛生委員會中明確分工,指定物質環境維護與管理的專責人員。(二) 由總務處負責學校建築及設施安全檢測與維修。(三) 由訓導(學務)處負責組訓學生成立交通服務隊、衛生隊或相關社團。(四) 規劃保安措施,安排警衛安全人員定時巡視校園。(五) 成立學校供膳工作推行委員會,負責制訂、推行校內健康飲食政策,統籌辦理學校午餐工作,並監管餐廳、廚房及員生消費合作社之衛生及食品供應情形。二、 社區資源形成健康支持網絡(一) 協調規劃社區志工協助交通安全導護工

11、作。(二) 邀集家長及社區共同參與環境保護活動。(三) 聯繫當地清潔隊或回收商處理垃圾清運及資源再利用事宜。三、 需有關機關配合或協調事項(一) 社區清潔隊在學生放學後始清運當天垃圾,並請垃圾車直接至本校垃圾堆放區,避免賭住校門口,影響交通。(二) 請教育局、衛生局加強抽驗本校午餐供應商之清潔衛生情形。(三) 為避免影響學生上下學,請管區派出所加強取締本校校門口之違規停車。伍、物質環境具體措施一、 提供安全環境(一) 定期檢查、保養、維護及修繕學校建築物及設施,並加強安全教育。(二) 選購新設備或器材時考慮安全因素,安排操作示範,提供使用者相關的安全使用守則。(三) 在設備或器材上張貼使用及安

12、全指引。(四) 規劃保安措施,設置訪客登記接待處,以管制進出校園人員。(五) 規劃學校周邊的上下學交通動線,組訓學生交通服務隊並協調規劃社區志工協助交通安全導護工作。(六) 在危險地區或施工地點設置警告標示,並嚴禁師生進入。(七) 擬定防震、防火、用電等防災與救災應變計劃。(八) 透過任務編組及定期舉行演習訓練,確認師生具備災害應變知能。(九) 學校護理人員處理學生事故傷害時要詢問學生發生傷害的原因、機轉及地點,如發現造成事故傷害發生的因素與環境設施有關,應立刻通知相關人員進行維護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二、 提供適當的衛生設施與安全用水(一) 廁所數量要足夠並維持清潔。按建築技術規則規定在中小

13、學每三十名男生至少設置一個小便器,每一百名男生至少設置一個大便器,每三十五名小學女生,每四十五名中學女生至少需設一個大便器。廁所間隔上下方應留有空間,以利空氣流通;大小便槽均應裝設自動沖水設備,且應設置殘障者專用之座式噴射沖水馬桶。(二) 定期檢查維護廁所設備,安排專人負責清潔衛生工作,加強廁所綠美化工作及相關衛生教育活動,教導學生正確使用廁所設備,養成良好如廁習慣。(三) 設置足夠的洗手設備,以利學生維持個人衛生習慣。(四) 水龍頭應維持正常水量供應,並提供洗手液或香皂。(五) 國民小學洗手台高度應考量學童身高,稜角部分應磨成圓角,保持穩固不致倒塌或破裂。(六) 學校的儲水、蓄水設備,應定期

14、維護保養,更新老舊水管,全面使用自來水;如為非自來水供應區應增設簡易自來水設施。(七) 廁所、洗手台四週應設置排水溝連接附近排水系統,維持清潔、暢通並定期檢查是否有破裂、阻塞情形,避免蚊蠅滋生或污染飲用水。(八) 訂定飲水機管理辦法及相關規定,辦理飲用水設備之定期維護、水質抽查及檢驗,指導相關設備正確使用方法,並維持其清潔衛生及功能的正常運作。三、 推行環境保護計畫(一) 將環境保護計畫內容融入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與活動中,透過宣導、徵文活動、專家演講、研討會等方式,讓全校師生了解環境保護之目的、重要性及具體做法。(二) 訂定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辦法。(三) 聯繫當地清潔隊或回收商處理垃圾清運及資源

15、再利用事宜。(四) 辦理班際資源回收創意競賽,鼓勵學生將可用資源再利用。(五) 鼓勵雙面影印、廢紙回收使用,減少用紙量。(六) 在電源、水龍頭開關處張貼提醒標示,節約用電、用水。(七) 辦公室及教室內儘量利用自然採光,非必要不使用風扇、冷氣。四、 鼓勵學生愛護學校的設施(一) 組訓衛生隊或相關社團鼓勵學生加入維護學校物質環境工作,以增加學生對環境維護工作的參與感。(二) 安排學生負責校園環境清潔工作,增加學生對環境維護工作的參與。(三) 辦理各班級教室佈置競賽。(四) 以學生作品裝飾走廊、佈告欄等處,或由學生設計圍牆造型。(五) 鼓勵學生參與校園綠化工作,協助栽培植物。(六) 安排相關課程培養學生愛護公共設施的態度。(七) 舉辦全校性的大掃除,並定期消毒校園以預防傳染性疾病。五、 提供完善的學習環境(一) 確實實施建築物、遊戲及運動設備的安全檢查。(二) 規劃學生活動之動線,以預防推擠、相撞等意外事件發生。(三) 依據每學期測量之學生身高,選用合適的課桌椅,使學生在適當之閱讀距離下成長與學習,確保學童的健康與舒適性,以增進學生學習效果並維護視力和骨骼發展。(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