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成为课堂运行的动力.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5307339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问题”成为课堂运行的动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问题”成为课堂运行的动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问题”成为课堂运行的动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问题”成为课堂运行的动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问题”成为课堂运行的动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河南省高中语文参评论文让“问题”成为课堂运行的动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新乡市第九中学 李建红 邮编:453000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众所周知,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不会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进行深

2、入的思考,学习就只能停留在表层;没有问题,学生的学习就只能是消极被动的接收,就不会自主的进行探究性学习。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关注“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和起点,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同时,也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探讨:一、激发兴趣,设计情景,使其想问。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它能使学生去认真的观察事物,使学生对新事物产生敏感,容易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问题。假如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 那么即使这个问题设计得再

3、完美,也不能发挥“ 问题教学”的作用。有的问题浅显完全无“ 认知冲突”,无一定程度的“ 思考困惑”,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而有的教师出的问题又太难,过分深奥,同样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教师设计问题应该力求难易适当。学生通过努力, 一旦回答出这个问题,他便有了成功感, 成功便给学生带来了兴趣。例如在分析祝福中祥林嫂死因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祥林嫂是被鲁四老爷之流逼迫而死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便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1、假如柳妈不给祥林嫂讲那些“ 迷信思想”,祥林嫂是否会死?2、假如“ 我” 能够明确地告诉祥林嫂世上没有“ 灵魂”,祥林嫂的命运是否会改变?3、

4、祥林嫂的两个丈夫如果都没有病死, 结果会怎样?4、如果她的儿子没有被狼吃掉, 其结果又会如何?学生通过讨论发现, 将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归结到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残酷迫害上,这是不全面的。事实上上面这四条线索切断任何一条, 祥林嫂都有活下来的可能,所以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应该有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社会力量的迫害,二是自然力量的摧残。老师设置的问题情景引发出学生的疑问,学生从课文中发现了自己的疑点,是学习的进步和思考地升华。疑问是除旧布新的桥梁,是认识深化的阶梯,是创造发明的先导。二、创设环境,树立信心,使其敢问。学生上课不愿意主动提问发言,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和层

5、出不穷的问题占据了课堂教学中的大半时间, 学生作为听众只能被动的接受、反应, 而无时间进行独立深入的思考。二是学生在课堂纪律的束缚下, 不敢轻举妄动, 一言一行都受到老师的制约,即使有问题, 也不能及时提出。三是教师受传统的“ 师道尊严”的影响,在课堂上严肃有余, 咄咄逼人的气势使学生望而生畏。四是教师以自己的提问代替学生的提问, 学生很少有机会, 有时间思考并提问。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中, 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 也失去了质疑与深层次思考的机会, 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凡此种种就会产生一种恶性循环:不让问 不敢问 不思考(不用也不会) 不能问(没有提出问题能力) 不会创新。怎样才

6、能改变这样的现状,叫学生敢问呢?一是构建民主、开放的氛围。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二是要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学生质疑信心的建立, 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对学生的提问, 无论是平淡还是富有创见, 都应看作是学生智慧的火花, 教师应该给予热情的肯定和赞许。教师如果能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他们微弱的瞬息即逝

7、的求知火苗就有可能燃烧起来。三是要引入提问竞争机制。在竞争条件下,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清晰性、流畅性等都与非竞争条件下不同, 竞争氛围可能转化成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它可增强学生提出富有新意问题的动机。因为竞争中的优胜者在获得奖励的同时, 还会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这种精神上的支持会有效强化问题意识和提问兴趣。因此,教师要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三、注重方法,倾心指导,使其善问。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培养问题意识的主阵地。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

8、;不仅要敢问,而且要善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指导学生质疑:1、利用矛盾质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发现在一篇课文里,往往会出现两个相反或相对的意思,构成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常常是作者有意为之,有着特殊用意;学生发现了矛盾,也就会提出问题。例如,孙犁的荷花淀,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次水上伏击战。而这样一篇以抗日武装斗争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在开头描写景物的时候,并没有描绘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场景,却写出了白洋淀地区的一派富饶、美丽、恬静的水乡风光。这样写景不是和抗日武装斗争相矛盾吗

9、? 学生发现了这一矛盾,就自然会提出问题,通过阅读、思考,才理解到原来作者的特殊用意是,用艺术手法含蓄的写出了白洋淀人民英勇地投入抗日斗争的思想基础:如此美丽、富饶的国土,岂能允许日寇进犯? 如此美好、恬静的家园,岂能容忍敌人残踏? 经过这样一番质疑、解疑的过程,学生对于课文中的这段写景就有了更深入更本质的认识,也就能够理解作家的特殊的用意。2、利用比较质疑: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比较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好方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把相似、相关或相反的知识进行比较并顺势提出自己的问题加以研究,从而培养学生求同、求异的思维品质。当阅读某篇文章难于发现问题的时候,

10、如果找来另一篇内容相近或文体相同的文章,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就会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如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就有关美妙音乐的描写,可以把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中的王小玉的演唱、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中听唱的描写、初中课文看戏中有关梅兰芳演唱描写的这些文字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这样学生自然会提出“怎样才能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音乐写得具体可感”的问题来。学生通过反复比较、归纳、分析,自然就能解决这个富有代表性的问题,同时又让学生明白这几段音乐描写的相异点。于是学生对有关音乐描写的知识就有了良好的感知能力,并且可用来指导自己的相关的写作。3、利用假设质疑:给某篇文章的整体或局部假设一个对立的内

11、容或写法,并且拿它与原文比较、对照,思考二者的不同与优劣;或是在原文的基础上大胆假说,提出新问题、新观点,这就是假设法质疑。例如在学习项链时,当学生读到小说结尾时,我就引导学生假设“玛蒂尔德知道真相后会怎样”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霎时间学生做出了各种假设,进一步丰富了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也因此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又如阿Q 正传中阿Q 向吴妈求爱,吴妈没有答应,这使阿Q 的生活走到了绝境。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假如吴妈答应了,情况会怎样? 或者,假如阿Q 日后当了官发了财,情况又会怎样?这样的假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也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开发。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想问、敢问的教学情景氛围,并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培养其质疑能力,使其会问、善问,让问题意识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之中。通过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