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因材施教方能.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5299535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只有因材施教方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只有因材施教方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只有因材施教方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只有因材施教方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只有因材施教方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只有因材施教方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只有因材施教方能.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只有因材施教 方能“人尽其才”学习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新课程改革实例分析的思考和平县阳明镇第二中学 黄武军有幸聆听张东辉老师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新课程改革实例分析讲座,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新课程改革的现状有力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当中,张老师分析到现代教育的三大趋势:趋势之一: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趋势之二:从大众教育到个性化教育;趋势之三:从追求教育的“量”到追求教育的“质”。显然,无论是“大众教育”还是“个性化教育”都必须以“追求教育的质”为终极目标。这与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教育的“质”便是“素质教育”的含金量。然而,怎样提高学生“素质”的含金量?这成为推行素

2、质教育以来,所有教育专家、教师及家长一直在探讨的课题。“虎妈”以“十大家规”把两个女儿培养成为“神童”;“狼爸”“三天一顿打”使“孩子进北大”;也有“羊爸”以其平等、快乐的教育方式把孩子送进北大、清华的。但值得探讨的是,他们的“教育经”并不具普遍的适用性。“虎妈式”、“狼爸式”教育对服从性强的孩子,有巨大的教育推动潜力,反之,对叛逆性强的孩子,可能会适得其反,以致引发孩子的叛逆和不遵从,如果孩子从小一直在叛逆的状态下,长大后会引发一定的心理障碍以及扭曲。“羊爸式”的温情教育对自律性较强的孩子是一种催化剂,但对于惰性较强的孩子未必能有强烈的“反应”。正当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时候,却又有广东珠

3、海某中学初一级十岁优等生冯邵一申请退学的事件引起热议。冯邵一,智商超群,跳过两次级,10岁已上初一。2012年11月,他在退学申请书中提到 “每天无非是上课、作业、考试、排名次,除了这些,我们还有什么我的理想就是和最心爱的女孩一起生活,哪怕是以砍柴,拾破烂为生,也愿意和她在一起我申请退学,我不想把我的理想葬送在这无聊的作业和考试中”这篇文章在微博上曾在三天内引发了2.4万余次的转发评论,更有报道说:“十岁优等生申请退学触动中国式教育神经”。 这不能不说是素质教育的尴尬。然而,尴尬之余,人们不禁要问:我们教育改革的出路在哪里?我以为,不管教育如何改革,都必须坚持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材施教。要让我

4、们的教育回归生活、回归本真,也只有因材施教,方能“人尽其才”。因材施教是大教育家孔子早已践行过的东西,也是我们一贯倡导的教育原则。“材”,就是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教育途径、教育措施和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教学。今天,教师们也都知晓这个道理,可是未能在教育实践中有效的实施,主要源于以下的缺失。首先是“知人”不深。 “知人”是施教的基础,教师对每一个教育对象都必须有深入的洞察与研究。当前,我们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比较粗浅,往往只停留在“听其言而观其行”的层面, 孔子“知人”还必须“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做到 “视”其当前的言行,“观” 其

5、以往、过去的言行,“察” 其此言行的内质、本性。“察”后还得经过分析、思考,即“退而省其私”,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只有通过 “听”、“观”、“视”、“察”、“省”,对每一个学生的朋友群体、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做事方法、心理变化、情感心境、学习状况等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对其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所以,我们教师了解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听”、“观”、“视”的层面,应该深入到“察”和“省”的境界。其次是施教欠善。现代教育特别强调教育过程公平,“所谓教育过程公平,就是通过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情感变化等方面的共性特点与个性差异,创设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具有不同潜能、不同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的学

6、生接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教育,达到孔子乐学乐教的境界,并使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所长、克服所短、取得长足进步的教育实践历程”。不可否认,今天死板、僵化的教育忽视学校教育的主体孩子们的需求,大量的作业和不断的排名钳制孩子们的个体思想,扼杀孩子们在学业之外的梦想,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特长的发挥。教育改革该如何“创设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资源”,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个性化的发展,成了讲坛上亟待解决的难题。以我的切身体验,至少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班级规模小班化。国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研究表明,教师视野的最佳覆盖范围为25-28个学生。小班化教育最适宜的班级规模为25人左右。小班化,最重要的是老师

7、能够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如果班级学生人数太多,教师就会顾此失彼,难以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而我们的学校,因条件有限,常常一个班达60人,甚至更多。教师为了能控制学生,往往采用题海战术,上完课就是布置作业,而且是同样的作业,根本无法实施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须知,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感受能力、交流能力、研究能力不是靠写作业就能培养起来的。所以,小班化,就成了创设“优质教育资源”的一个客观条件。第二,辅导层次化。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意思是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需要给每个学生量身定做的教育。课堂上不可能一对一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外辅导

8、要层次化: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甚至有些学生必须个别辅导。“虎妈”、“狼爸”、“羊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个别辅导上抓住并发展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至于采用何种教育方法,那就要讲究教育艺术了。像冯邵一那样的优等生,我认为不要让其接受“一刀切”的教育,教师应更充分的发挥其所长,让他感受到学习与研究的乐趣,不应在作业与排名中挫伤了他的积极性。在班级授课制(尤其是大班制)的形式下,要充分展开各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课外分层辅导或开展小组活动尤为重要。第三,教法灵活化。俗语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9、。即是说教育教学有规律可循,但是,更要区别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教育教学的方法,选择适合于具体学生群体与个体的方法与进度,在班级授课制形式下尽可能地兼顾个别。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的课改各具特色。最受教育界瞩目的有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特色的江苏“洋思教学”和以自主创新“三三六”模式为特色的山东杜郎口教学。当前,虽然我们的教法应大尺度改进,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他们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育教学一定要重视“得法”。得法的教法一定要以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学内容的特点,并根据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来确定。“洋思教学”课堂中一对一的“兵教兵”的环节在和平县阳明镇第二中学

10、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都灵活地结合实际改为以讨论式交流为主。而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我们也只能借鉴其某些能为我所用的理念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结合学生及教师自身风格特点、学校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得法的教法,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软肋,特别是农村学校,在师资和教学设备条件的限制下,这个缺陷尤为突出。我以为,要突破这个困难,第一要义在于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我很赞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教师是内因,教师只有提高素质修养,才能明察课堂,才能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而才能让“人人受适合的教育”、“提供人人有选择的教育”、“创造生生有个性的教育”、“建立个个能成功的教

11、育”。再次是评价体系难合理。当前,升学率与考分是评价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一纸定英雄”,手段就是考试。考试成了教师的指挥棒,上面怎么考老师就怎么教。素质教育换汤不换药,依旧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依旧是高分低能的学生。很多专家也认为,标准化的考试与素质教育相悖,“答题卡”式的标准化考试,对孩子的思想、个性发展、创造性培养等都是一种钳制。所以,如何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使每个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成长得到全面、公正、客观、积极的认可和促进很重要。素质教育评价制度必须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标准,建立系统的、动态的教育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应包括知识的考核和创造力的考核;在评价方

12、式上,应将知识的考核和创造力的考核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应采用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随时间的变化对评价制度做相应的调整;评价教育效果时,既要纵向比较,又要横向比较,把日常学习的表现以合理的比例纳入最终成绩。这样,放开评价的尺度,避免了规范过死板、过单一和死记硬背的消极性,让学生的本性充分的发挥,体现出素质教育的人性化和个性化,也以此避免教师“上课、作业、考试、排名”的高压政策。教师既知人又善教,且以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作监督,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达到“人尽其才”,使其成为“三百六十行中的状元”。参考书目:论语公冶长论语为政现代化进程中的校长使命(陶西平)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调研组.学有所教J.教育研究,2009,(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