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第一篇 总说明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529394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第一篇 总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路第一篇 总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路第一篇 总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路第一篇 总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第一篇 总说明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与周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情况第一篇总说明1. 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广西田阳至德保二级公路NO.20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测设工作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交 通厅关于广西田阳至德保二级公路NO.20合同段连接线初步设计的批复(交基建函2007 9号)及我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基建局签定的广西田阳至德保二级公路NO.20合同 段连接线两阶段施工图勘察设计合同进行的。测设队伍于2008年7月14日进场,2008 年8月9日完成外业勘察和调查工作,2008年9月2日通过外业验收。2. 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所经主要河流及工程概况本路段为广西田阳至德保路段,标段路线起于严家坝,终于溪背水。该公路位于

2、山岭 微丘区,为山岭微丘区二级公路,其行车速度为60 kn/,路基宽度10.0m,路面结构拟选水 泥混凝土,桥涵设计荷载为汽车一超20级,挂车一120。本合同里程桩号从K57+000至 K59+014.528,全长 2.015 km。3. 沿线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3.1. 地形、地貌路线位于广西南部,测区内地势平坦,海拔高程一般在650680米之间。路线走廊带 内地形变化不大。标段所经地区为岩层,地形起伏不大,开阔平坦,地面覆盖层厚,路线大 部分沿旱地经过,该区山丘连绵起伏,多呈馒头状,地表横坡平缓,冲沟发育,山丘上植被 发育,山丘前、山丘间谷地多为旱地、河

3、流阶地堆积区,地势平坦,地表以旱地为主,主要 种植甘蔗、香蕉等农作物。3.2. 地层岩性地形以峰丛谷地为主,地层岩性为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灰岩。山坡主要是灰岩,强风化-弱风化,基本无地下水出露;山坡间平地主要有1-3m的粘土,下面基岩为灰岩,多为旱地,水田有部分软土大概1-2m厚。山坡挖方多为软岩到次坚石,土石比例3:7-2:8。3.3. 水文地质评价公路沿线水系发育,小河溪流众多,地下水为孔隙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水体补给,以孔 隙水为主。水位迅速上涨,流水混浊。地下水为孔隙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水体补给,北 段以裂隙水为主,南段以孔隙水为主。地表水主要对跨越冲沟或河流的大中桥墩台

4、、边坡等 有冲刷作用。路线所经地域地下水以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为主,受大气降水补给, 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本路段对于挖方地段,地下水位一般埋深较深,对路基无不良 影响;对于填方地段,冲沟、溪沟附近地下水较浅,沿线特别是全风化花岗岩地区软土较多, 可能对这些地段的构筑物基础开挖不利,但一般软土厚度不大,一般小于5m,因此可采取清 除方式进行处理,并对有泉眼出露的地方适当设置暗沟,以排除路基地下水。3.4. 地震基本烈度采用及大型工程构造物区域地震基本烈度鉴定情况工程区内地震活动一般,但震级不大,一般对工程建筑危害轻微。该区域属地震烈度H 度区,一般工程可不设防。3.5. 气温、降雨

5、、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冻深等路线测区地处低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多雨,冬短无严寒,热量充足,多 年平均气温约22 C,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约29 C,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约12 C。 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510mm,其中4-9月份为雨季,降雨量约1200mm,全年总蒸发量约1430mm. 风向在冬春季(93月)东南风占主导,夏秋季(48月)东风占主导,风速随季节变化, 一般冬季风速大于夏季风速,瞬时极大风速约29m/s。4. 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1、石料场:沿线石料主要是花岗岩、石灰岩等,岩石裸露,无土覆盖层,质地坚硬, 强度较高,耐磨能力强,

6、可开采为碎(片)石。加工后的石料适用于桥梁、涵洞、路面、防 护工程等。各石料强度较好,储存量丰富,均有现成的机耕道或二级公路通往料场。2、砂料场:沿线的河流含砂量较大,已开采了多个砂场。砂的级配较好,含泥量少, 产量丰富,开采时间不限,且有现成的机耕道通往料场,交通便利。3、施工时,碎(片)石、砂等材料必须取样试验,符合标准规定后才能使用。沥青、 钢材等外购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并附有合格证书。施工条件:境内地方道路路网较发达,大部分路段施工条件较好。公路及其构造物是镶嵌在美丽大地的一道立体风景线。平纵面线形设计充分考虑了运用 技术指标的合理性,线型的连续性及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充分利用地形使公

7、路与自然环境 融为一体并达到线型自然、流畅的目的。路基挖方边坡以草皮防护为主,辅助以坡顶外植树 措施;填方边坡采用种植草皮防护,边坡上植树绿化等措施美化公路周围环境。立交范围进 行了绿化美化设计,匝道三角区内边坡进行了修整,保持坡面规则、坡脚顺适。三角区内栽植不同树种起到引导视线,诱导驾驶的作用。6.新技术的采用和计算机应用等情况采用航空遥感摄影完成1:2000带状地形图,保证了选线、定线及优化方案的需要。外 业测量中线及横断面由全站仪与计算机配合、以极坐标法敷设;内业设计引进了交通部第二 公路勘察设计院开发的BID-Road路线CAD集成系统,在路线、路基及排水设计中广泛使用, 同时全线的设计图全部采用AutoCAD. Word及Excel出版,较大程度提高了设计进度和设计 文件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