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实践.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529265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茶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茶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茶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茶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茶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实践.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实践摘要:中国是茶的故土,历史悠久,因茶形成的茶文化已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与灵魂。小学语文是母语教学,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是培养孩子综合素养,形成独立品格、完美人格的重要学科。茶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二者的融合,将产生1+12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也将得到质的飞跃。关键词:茶文化;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国是茶叶大国,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几千年前就有种植茶树的经验了。茶叶也随着丝绸之路输送到世界各地,所以中国也是茶叶的故土。茶文化形成由文字记载和传承,已渗入中国人的灵魂,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它的种茶、采茶、做茶、饮茶、品茶之道即为做人之道。小学语文是母

2、语教学,奠定了一个人学习文化的根底。宋朝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指出“文以载道,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从小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学科。茶文化和小学语文教学都离不开“道,即做人之道,这是它们天然具有的共同点,为茶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扫清了障碍。而小学生在学习和传承茶文化过程中,必经了解、学习、实践种茶、采茶、做茶、饮茶、品茶等过程,这弥补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性单薄之缺,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与生机。1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中国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从百度百科上查到“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应该从西汉算起,王褒?僮约中“烹荼尽具,“武阳买

3、荼的记载,充沛证明了当时饮茶风俗的形成和茶叶市场的存在。被尊为茶圣的唐朝陆羽在公元780年著有?茶经,为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前的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开展作出了卓越奉献。?茶经记载表明了隋、唐百姓普遍饮茶成风,也标志着茶文化始于隋、形成于唐。茶文化是一种“中介文化,以茶为载体,以能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人文精神为宗旨,包括有关茶的礼仪、风俗、茶法、茶规、茶技、茶艺、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以及文学艺术、辞曲歌赋等。饮茶不仅在古代中国,直到现在,现代社会是非常普遍的,中国各族同胞都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单饮茶就形成了饮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里面蕴藏着中国

4、文化内涵,即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注重礼节。茶文化的价值突出奉献在于茶礼。“礼是中国人的道德标准和生活准那么,对中国人的精神涵养起了至关重要作用。家里来了客人,为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不可短少的环节。茶文化的内涵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具有中华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呈现出来的。2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2008年版在界定语文学科性质时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现实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性是最为单薄的。尤其是现在学校、社会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舍不得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践学习知识。学校、家长更愿意把学生

5、框于校园,课堂中,以题海战术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外表上看提高功效快,但这都是一些短视之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很弱。2008版语文课程规范在“教学倡议中指出“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充沛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发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可见学习语文是在实践中学习的,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的。3茶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价值茶文化中的种茶、采茶、做茶、饮茶、品茶之道,实践性强。茶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加强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性学习,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茶文化中的茶礼,展现的是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风范,古语说:人无“礼无以

6、成“人。小学语文的“文以载道,就是培养学生成长为一个有“礼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小学语文教学就要小学生接受茶文化的熏陶,传承和发扬茶文化中具有丰盛内涵的礼仪教育。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融合,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陆羽在?茶经也提出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勤俭美德,这些都是茶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之所在。4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的具体实践措施中国是茶叶大国,示例福建驰名茶叶就有武夷山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等,而其他各省市名茶也举不胜举。小学语文教学融入茶文化有其实践操作的土壤和现实性,很多学校开设了茶艺课程就是个例证。当然,茶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自然要彰显显著的地域茶

7、叶特征。下面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谈谈茶文化和小学语文教学二者融合的具体实践措施:4.1学校配置有茶文化教学中所需要的教学设施当小学语文教学要融入茶文化时,要把学生带到茶艺教室上课。这间教室环境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气氛,有多媒体、花草、字画等,配有一个学生的座位,有中式茶桌、茶椅、饮水机、各种茶具、各种茶叶等。示例,教“茶这个字,感受汉字文化时,学生一边品着茶,一边看多媒体演示汉字结构。茶字是象形文字,茶字有十笔划,让学生写一写。接着教学生仔细察看字形构成:上部为廿,像茶的芽叶;中部是人,像树冠;下部为木,代表树干,是木本植物。由字形让学生联想象征意义:人应该根植于大地,就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然后直

8、接告知学生,茶字有长寿之意。学生会问为什么?再让学生把茶字分解成三局部:上部为廿,中部为八,下为十八。最后问学生发现了茶字的生命寓意没有?原来廿加八十八,合计为一百零八岁。寓意:人常喝茶健康长寿,可以活到108岁。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怎么不喜欢?茶文化悄然无声也深入学生心灵。4.2走出校园,让学生身临其境,到茶山、茶厂等动手实践当你跟学生讲解茶的栽培与管理和茶的采摘与炒制等根本知识时,你在课堂上讲解是无意义的。就像教学生游泳,你讲了无数遍的游泳动作分解和步骤,没让学生下水游,学生永远学不会游泳。茶的栽培、采摘、炒制,就是要学生上茶山,入茶厂去动手实践操作,学生一学就会,而且兴趣盎然。回校后,你让他

9、们把过程写下来,那是易如反掌,写作再也没有畏难情绪了。4.3茶文化和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创新点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茶文化博大精深,从何入手去学习感受?选择教学内容不贪求多,可从种茶、采茶、做茶、饮茶、品茶等某一方面入手去击破,做深做透。示例“饮茶内容,可先让学生了解茶叶的成效,然后动手实践泡茶、沏茶、饮茶、品茶,结合为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示范,让学生查一查、说一说、议一议、写一写这与蕴藏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关联,在“知茶、赏茶、喝茶、品茶中养成良好的敬茶礼仪和健康饮茶习惯。4.4开设各种与茶文化有关的小学语文课型低年级可以开设?说茶口语交际课,认识“茶字的书法写字课;中年级?陆羽茶经诵读诵读课,开

10、设?茶韵乡情习作课;高年级老舍?茶馆阅读观赏课,开设?中国茶文化的研究语文综合实践课,写一份调查报告等等。就是高年级学生学古文,也可从?茶经入手。陆羽在?茶经中的名句随处可见“啜苦咽干,茶也“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春来欲作独醒人,自汲寒泉煮茗新“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要解口渴,就喝汤水;要排忧解闷,就喝酒;要清醒头脑,就喝茶等。学这样的文言文,使学生化难为易。各种课型,进一步推动了茶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5结束语茶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了二者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继承和发扬茶文化精神。同时,茶文化深刻的精神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茶文化丰盛的课程资源,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开展。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李翠英,余有本,周天山,等.基于素质教育的茶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08(9):173-1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