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529169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1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理解压强概念和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结合生活实际明确改变压强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 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压强概念。 【 教学难点 】理解压强概念及公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 出示

2、图片,提问:啄木鸟的嘴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啄木鸟的嘴又尖又细?有什么作用? 引出课题:压强 学生观察回答二、认识压力 引导;要认识压强,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压力。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几幅图片。 小结: 小孩垂直压在地面上的力,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的力,这些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垂直作用在物体的表面。这样的力就叫做压力。给出压力的概念。 学生观察分析:小孩对地面的力垂直于地面,图钉对墙面的力垂直于墙面,木块对斜面的力垂直于斜面。 提问:压力的方向如何?总结:压力(的方向)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表面。 学生观察、讨论: 压力垂直于被压物体;压力指向被压物体。 学生完成练习,加深对压力

3、方向的理解。提问:压力和以前学过的重力容易混淆,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将练习中各物体受到的重力画出,进行对比。学生完成“试一试”,进一步认识压力的大小。 三、 建立压强概念 带领学生做图中的小实验,让学生描述手指的感觉。 学生回答:“摁住笔尖的手指比较疼。”提问:为什么摁住笔尖的手指比较疼?越用力手指感觉怎样?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积极猜想 演示实验: 将矿泉水瓶放在一块厚海绵上,要求学生观察海绵的变化,并简单回答产生变化的原因。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回答:海绵被压得凹下去了。这是矿泉水瓶给它的压力的作用效果。 边做实验边提问: (1)改变矿泉水瓶的质量,海绵有变化吗?怎么变?

4、(往瓶中加沙) (2)质量一定的矿泉水瓶,改变它的放置方式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原来竖放的矿泉水瓶横放。横放时稍微转动一下,观察海绵的变化;再把瓶子口朝下竖放)? (3)除了海绵,我们还能用什么来显现压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猜测: (1)改变矿泉水瓶质量,作用效果会发生变化; (2)改变矿泉水瓶的放置方式,海绵形变可能会变; (3)用沙盘或者橡皮泥也能达到目的。而且在拿走瓶子后,橡皮泥和沙盘还能保留作用效果。 指导各小组选择合适的材料,自行探究上述问题,记录实验步骤、现象,写出结论。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提升: (1)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有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

5、大小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在物理学中,引入了“压强”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学生分组设计、实验。 明确: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 压力作用效果与各个因素的基本关系;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要同时考虑压力和接触面积两个因素,可以控制一个,比较另一个。这是“控制变量法”。 给出压强的概念: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建立压强的概念。 三、压强公式、单位及应用 结合定义引出压强公式: p=F/S ; 给出压强的国际单位帕斯卡,单位符号Pa。 理解压强公式,了解压强单位 要求学生根据公式找出帕斯卡与力和面积国际单位的关系。 在公式基础上指出,帕是很小的单位。一颗瓜子平放在手心里对手

6、的压强就有 20Pa 。给出常用的压强单位。 由公式得出 1Pa=1N/m2 。 出示例题。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分析评价。 学生独立分析完成。估算自己对地的压强。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估算能力四、改变压强的方法 设想每人穿一双底面积 1m 2 的大鞋子,让学生计算此时他对地的压强。与上面结果比较。得出结论:压力不变时改变受力面积能改变压强。 学生计算新的压强,进行比较。 提问: 我们能通过改变哪些物理量来改变压强?通常是改变哪些量? 改变压强可以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改变受力面积比较常见。 对照图分析它们各自是需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主要是通过改变什么量来实现的?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控制压强的

7、例子? 教师总结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结合图示分析书中事例。明确增大压强要减小受力面积;反之要增大受力面积。 举出生活中控制压强的例子。和教师一起逐一分析。 带领学生讨论“发展空间”中自我评价的第1题。 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改变压强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1)理解压强概念、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估算; (2)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控制压强。讨论交流:如何自救? 由学生完成。六、课后练习 让学生完成“发展空间”中自我评价的第2、3题。【 教学反馈 】 压强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本节课的设计,突出压强概念的建立,坚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在首位。引导学生自己实验,总结得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和压强的概念。 本节课通过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通过讨论交流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意识不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激发这些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