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word完整版)年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docx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9.66KB
约18页
文档ID:555288138
(word完整版)年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docx_第1页
1/18

世界卫生组织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近20年以来,国际上对糖尿病病因以及并发症方面研究取得了大量成就,加深了对糖尿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于1996年和1997年先后提出了对现行WHO1980~1985年的诊断和分型的修改WHO1999年咨询报告和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区 (IDF-WPR)委员会正式认可了这些修改中华糖尿病学会也于1999年正式采用这一新的诊断标准和分型,并于当年开始实施在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中降低了空腹血糖的指标,并提出了空腹血糖损伤(IFG)概念降低空腹血糖标准是美国糖尿病协会1997年提出的,他们发现空腹血糖 7.8mmol/L时,餐后2小时血糖多在12.8~13.9mmol/L之间,与原来餐后2小时的血糖标准(11.1mmol/L)不能吻合修改后的 血糖标准使空腹和餐后2小时得到了统一同时也有利于及时发现糖尿病这里特别说明的是IFG和糖耐量损伤(IGT)都是介于糖尿病人和正常人之间的一种状况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类别血浆全血静脉毛细血管静脉毛细血管(糖尿病)空腹>=7.0>=7.0>=6.1>=6.1餐后2小时>=11.0>=12.2>=10.0>=11.1(糖耐量损伤)空腹6.1-6.96.1-6.95.6-6.05.6-6.0餐后2小时7.8-11.08.9-12.16.7-9.97.8-11.0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为糖尿病患者。

空腹血糖(FPG)<6.11mmol/L并且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为正常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时为糖耐量损伤(IGT),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6.99mmo/L时为空腹血糖损伤(IFG)在我国医生在作出诊断时往往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考虑,如果有症状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达到上述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可以判定为糖尿病如果完全沒有糖尿病症状,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达到上述标准,才可以判为糖尿病世界卫生组织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1980年及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有糖尿病症状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①空腹血糖≥7.8mmol/L;② 一日中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③空腹血糖<7.8mmol/L,但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2)无糖尿病症状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①两次空腹血糖≥7.8mmol/L ;②第一次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1及2小时血糖均≥11.1mmol/L,重复一次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重复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

  (3)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8mmol/L,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 之间者  妊娠糖尿病诊断参照上述标准  另外,1979年美国卫生实验院糖尿病资料组(NDPG)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WHO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  其一,NDPG强调,不论是糖尿病还是糖耐量减低除服糖后2小时血糖值超过诊断标准外,还须在空腹及服糖后2小时之间即服糖0.5小时、1小时或1.5小时血糖数值中有一个≥11.1mmol/L才能诊断  其二,NDPG诊断妊娠糖尿病的标准不同于WHO的标准目前世界各国已广泛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国家糖尿病资料组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便于与世界各国交流及具有国际间的可比性,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于1982年建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什么是糖尿病?糖 尿 病 ▲ 血糖高过正常水平就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为持续的高血糖,这种高血糖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或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的▲ 糖尿病2000年前就有糖尿病并不是一种刚刚被发现的疾病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将其称为“消渴病”。

两干多年前中国《黄帝内经》已有关于糖尿病的记载我国隋代发现糖尿病尿甜,并有水果气味的现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糖尿病尿甜、有水果气味的文字记载,比西医发现糖尿病尿甜早一千多年▲ 糖尿病一词来自西医糖尿病一词来自西医,他的英文全称为Diabetes and mellitus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医生Aretaeus 观察到某些病人有多饮多尿的现象,当时他形象地将这种现象命名为DiabetesDiabetes意思是说患者多饮,尿频得如同液体在一个虹吸弯管中不停地流动,比喻人体就 象管子一样,一头吸水,另一头放水,水在他身体不停地流过1675年英国医生ThomasWillis发现糖尿病尿甜,并使用mellitus这个术语,意思是说“甜如蜜”18世纪末英国人John Rollo和德国人Johan Peter Frank在世界上首次在医学论文中使用mellitus来描述尿甜,并把mellitus这一词语和Diabetes放到了一起,形成Diabetes and mellitus(糖尿病)的病名概念从此,以多饮多尿、尿有甜味为主诉的糖尿病病名产生了,并一直沿用至今▲ “三多一少”为典型症状一般情况下糖尿病人还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

並不是每个糖尿病人都会表现出“三多一少”症状,研究发现大约只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人才有症状糖尿病长期不能很好的控制将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睛、肾脏、神经、心脏及血管等受到损伤,最终导致功能缺陷和衰竭等并发症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时人体往往会表现多种多样的症状,如皮肤骚痒、神经疼痛、多汗、腹胀、便秘、水肿、阳萎、月经失调等等▲ 尿糖高不等于有糖尿病对于糖尿病,人们存在许多错误认识,比较典型的就是认为尿里有糖就称为糖尿病,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检测尿糖一般采用尿糖试纸进行,根据试纸颜色深浅来判断尿中糖含量的高低但是在很多种情况下,用尿糖试纸检测的结果是不准确的因为尿中有不少物质具有还原性,如尿酸、维生素C或从尿中排出的药物比如水杨酸盐(如阿司匹林)、异烟肼、青霉素、强心甙、噻嗪类利尿剂等等,当他们在尿中浓度升高时,都可能造成尿糖定性实验得出假阳性结论  另外,少数正常人在摄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糖水.米饭等)后,由于小肠吸收过快而负荷过重,可出现临时性尿糖;还有一种叫肾性尿糖,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疾病,这类患者无论何时尿中都有糖分,但是血糖並不高;某些正常孕妇在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尿中可能有乳糖出现,也可能引起尿糖阳性。

还有许多类似的情况,所以不能以尿糖作为衡量是否患有糖尿病的标准判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就是高血糖     血糖、尿糖和胰岛素▲ 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值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健康人的空腹血糖应该在3.3-6.1毫摩尔/升,而餐后2小时血糖不应超过7.8毫摩尔/升,一个人的血糖随时随地都在这个正常范围内变化着,每一个时刻测试到的血糖都不完全相同▲ 血糖代表单位有两种  血糖的代表单位有两种表示方法,意义都是一样的一种是毫摩尔/升(mmol/L),另一种是毫克/分升(mg/dl)两种表示方法之间是可以换算的:    所求毫克/分升=已知毫摩尔/升×18    所求毫摩尔/升=已知毫克/分升×0.056  比如一个人的血糖为6.8毫摩尔/升,要换算成时成毫克/分升时,可以这样计算:6.8毫摩尔/升×18=122.4毫克/分升▲ 血糖是身体的主要能源  血糖是身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他驱动人体完成每件事从走路、吃饭、工作到呼吸,甚至消化食物都离不开能量换句话说,葡萄糖是人体生物"汽油",他是保证人体各个器官正常运转的基本物资▲ 血糖主要来源于食物  血糖主要来源于食物,食物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我们吃的米、面、薯类、糖、水果、馒头等这些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转化,最终会变为葡萄糖,并吸收入血,成为血糖食入的蛋白质、脂肪在代谢过程中分别有58%和10%也会转变成葡萄糖(血糖)由此糖尿病人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控制饮食在治疗糖尿病中的重要性  另外,肝糖原的分解、肝中糖异生作用也能提供一部分血糖▲ 影响血糖升高的因素多  影响血糖的因素很多,比如 糖尿病病情恶化、进食过多、吃油腻性食物过多、吃零食、运动量减少、腹泻、感冒、发热、感染、情绪波动、创伤、天灾、人祸等意外事件以及疲劳过度,生活、工作压力过大,经常有应酬,喜欢刺激性夜生活等等这些因素都会使血糖升高知道这些因素对血糖有影响,那么平时生活就会科学的安排生活,从而保持健康的身体,减少高血糖对身体的侵害▲ 尿糖是指尿中的葡萄糖  尿糖是指尿中的葡萄糖正常人每天可从尿中排出微量的葡萄糖,约32~93mg,一般尿糖常规检验不能测出每天尿中排出葡萄糖超过150毫克,则尿糖试验阳性一般情况下,血糖和尿糖之间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血糖越高,尿糖也高,自然尿糖试纸上的加号也越多血糖和尿糖之间的关系如下:血 糖:(mmol/L)<9.729.7 ~11.111.1~13.913.9~16.716.7~19.4>19.4尿糖加号-±++++++++++  上述这种关系并不适合每一个糖尿病人,特别是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这些人的肾糖阈可能升高,也就是血糖虽然已经超过11.1毫摩尔/升,但尿糖还可能是阴性的。

有关尿糖与糖尿病的关系前面已经有介绍,这里不再繁诉▲ 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是人体唯一具有降低血糖功能的激素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和作用可以使血糖维持在正常的范围  胰岛素由人体胰脏中胰岛β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正常人时刻都有胰岛素的分泌,每小时基础分泌量为0.5~1.0单位正常人吃饭后,血糖升高,胰岛素的分泌量也相应增加5~10倍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以使我们进餐后吸收的血糖,被身体利用没有胰岛素或胰岛素的功能不好,糖就不能进入细胞,糖不能进入细胞便滞留在血液中,造成血糖升高高血糖就意味着葡萄糖滞留在血液中,转化不了人体需要的能量,并且侵害人体健康,包括心脏、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  另外,胰岛素在促进氨基酸和脂肪酸在体内的代谢和贮存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胰岛素有特殊的调节血糖机理  胰岛素是一种特殊的激素,他不能直接发挥作用,必须和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紧密结合,并形成胰岛素——受体复合物后,才能产生生理效应  胰岛素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主要分布在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的细胞膜上,它对胰岛素特别敏感,而且识别性极强人们常常把胰岛素比喻为钥匙,把胰岛素受体比喻成一把锁,只有胰岛素的钥匙才能打开胰岛素受体这把锁。

胰岛素发挥降血糖的过程就好象用钥匙打开锁,使细胞的大门打开,血流中的葡萄糖迅速进入细胞内并被利用,血糖随之下降的过程  在相同数量胰岛素情况下,胰岛索受体数量越多,结合的胰岛素就越多,胰岛素降血糖的能力就越强胰岛素和受体结合的越紧密,我们说它亲和力强,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就强如果胰岛索受体数量减少或亲和力降低,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就会减弱,正常量的胰岛素不能完全发挥降血糖的作用,临床上称为胰岛素抵抗  科学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人体内缺乏GTF后就会导致胰岛索受体数量减少或亲和力降低目前,胰岛素抵抗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糖尿病诊断和分型▲ 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已经启动  近20年以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