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专项测试题——古诗词赏析.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5286155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专项测试题——古诗词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专项测试题——古诗词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专项测试题——古诗词赏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专项测试题——古诗词赏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专项测试题——古诗词赏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专项测试题——古诗词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专项测试题——古诗词赏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专项测试题古诗词赏析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一)过零丁洋(7分)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请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做简要赏析。(4分)_2.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着深挚沉痛的感情,极具艺术感染力。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起到了震撼人

2、心的艺术效果。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是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二)行路难(其一)(7分)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3分)_2.简要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4分)_(三)(2018衢州)(8分)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

3、,凫雁满回塘。实景赏析前三联写眼前的景,行人的足迹、板桥上的白霜、山路上的落叶和明灭的花,构成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虚景赏析尾联想象故乡的景,池塘里满是自在戏水的禽鸟,一派生机,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无限向往之情。三衢道中马上口占宋程宿短亭疏柳映秋千,马上人家谷雨前。几树枪旗茶霍靡,一溪鳞甲水潺湲。 莺期别后闻余弄,蚕候归来见小眠。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注程宿:衢州开化人,宋朝状元。霍:疾速的样子。弄:小曲。参照示例,根据提示,赏析本诗。(8分霍:实景赏析_虚景赏析_(四)(2018金华)遣意(6分)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渐喜交游绝

4、,幽居不用名。注选自杜诗详注。遣,抒发。酿黍:酿酒。移橙:栽橙。1. 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1)“_”字看出。颔联中的(2)“_”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2分)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4分)_(五)(2018白银)公子行(7分)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1.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_”,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_”,结果“_”。(3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六)(2018江西)临江仙(6分

5、)宋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注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济源:地名,今属河南。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喻“荷花”,“翠盖”喻“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C.“江山如画

6、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C.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七)(2018南充)浣溪沙(9分)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

7、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上阕描写_(季节)的景色,表现该季节特征的景物有_。(4分)2.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5分)_参考答案(一)1.这两句诗用工整的对偶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2.B(二)1.运用典故(或:借用典故)抒情言志。2.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定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三)实景赏析前三联写眼前的景,短亭与疏柳,茶树与溪水莺韵与蚕眠,这些景象充满

8、亲切闲适的生活气息。虚景赏析尾联想象西湖夜景,湖水空寂,月圆人缺,寄托着诗人对西湖的眷念之情。(四)1.泛 野花落2.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五)1.锦(或:红)衣 春游 踏烂麦青青(或:骄骢踏烂麦青青)2.表达了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六)1.D 2.D(七)1.春天(或:春季) 兰芽、子规2.借溪水西流,表现作者老当益壮、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请以“秋天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充实,贴近生活;字数不少于700字。【答案】秋天的故事因为有火,冰才会融化;因为有爱,世界才会充满温暖;因为有你,我的生命里才会出现阳

9、光。题记瑟瑟秋风吹过,和着风儿,一滴晶莹饱满的泪珠从她的脸颊划过,滴落在枫叶上,将叶片打湿,快速地落向泥土。同学们的话好像一双无知的手,把她的一颗看似坚强的玻璃心摔得粉碎,碎片也跟着枫叶一起,掉向无尽的深渊。承受不了的刺激让她再次坠入黑暗,再次回想起五年前的那次意外。那个秋日,她才六岁,刚来到这个大城市里,欣赏着各种新奇的东西,忘记了与父母过马路一声巨响,血溅在她的脸上,她惊呆了,她从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泪珠混合着鲜红的血液,“滴答”,“滴答”,落在几乎铺满落叶的泥土。后来,泪水让她变得坚强,她学会了独立。到学校后,她以优异的成绩夺得奖学金,生活才有了着落。可现在同学们不相信她的努力,来指责她

10、,怀疑她“卑劣的手段”。想着想着,痛苦的滋味又涌上心头,忽然感觉背后有人拍她,猛地一转身,竟然是老师。“想什么呢?”老师温柔的声音响在耳旁,她慌忙地抹了抹眼角的泪花:“没什么,没什么。”“或许你可以和这片树叶一样融入这个世界。”老师终于离开,她松了一口气。已是深秋,树叶普遍开始变黄。一棵金黄,不,应该是一棵几乎金黄的树上,长着一片半绿半黄的树叶,显得与众不同。一片碧绿的树叶,为了秋天的到来,让自己努力地变成黄色。“或许你可以和这片树叶一样融入这个世界。”老师的话回响在耳边。也许我可以吧。她开始试着帮助别人;试着关心别人;更重要的是,她,终于开始尝试着挤出笑容,哪怕是假的;每天,一定会看见她面带

11、笑容上学,哪怕她不愿意。很快,同学们发现,她仿佛包装过一样,与之前完全不同。从冷漠,不讨人喜欢,到热情,喜欢帮助别人。这之间的秘密,只有她自己知道。一个月后,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仿佛是她之前的影子,同样内向、冷漠。她想到了什么,看看老师,老师竟然也在看着她,对她眨眨眼,示意她快去。她鼓起了勇气,走上前去:“你好,我是林夕,我们可以做好朋友吗?”那女孩吃了一惊,仿佛从来没有人对她这样。“老师,您说的没错,我们果然成了好朋友!”她笑了,真正的笑了,像极了阳光照耀下的那片半绿半黄的秋叶。她身后,那个女孩跟着她一起,害羞的笑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命题作文,题目要求以“秋天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

12、叙文,内容充实,贴近生活。写作时首先要注意理解标题的中心词是“故事”,修饰语是“秋天的”,要抓住关键词“秋天”,然后再构思写作,要注意文体是记叙文。点睛:命题作文注意点:(1)要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觅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觅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请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