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1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527351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1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1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1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1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1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1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新课标.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1.说教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所小学不幸倒塌,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哭喊过后,绝望地离开了。而其中一位父亲他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营救,因为他曾经向儿子承诺过: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解和阻拦,日以继夜地挖了38个小时,直至救出儿子和其他13位小朋友。本单元的训练主题是父母之爱。这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承担了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沟通的任务。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

2、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本文是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但是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应该力求通过情境创设,极力烘托情感,让学生在研读、合作、反复吟诵中领悟文本中的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2.说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多种研读方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3.说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3.2 教学难点:理解“了不起”的含义及“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说教法

3、、学法。本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引导法、点播法等教学方法。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以读自悟、读文悟情为主,并辅以小组合作研究。5.说教学设计。5.1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新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本文发生在地震后的一片废墟上,这样的特定场景学生没有亲身体验,但是5.12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留下的震撼还让人心有余悸。所以我在上课伊始播放了一段大地震的录像,并通过音乐的渲染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看后让学生谈感受。这样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开了个好头。5.2 初读全文,整体感知。小学语文课

4、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学生先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对这对父子的评价是什么?学生不难答出,作者对这对父子的评价是“了不起”。5.3 精品细读,感悟父子的了不起。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细读课文,画出表现父子“了不起”的词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5.4 品词析句,以训练促人文。语文教学应体现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学习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解析之外。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汇报中抓住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词语反复读,细细品,在体会父亲了不

5、起的同时让理性的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深深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在品味阿曼达的了不起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父亲在废墟外挖了38个小时,阿曼达在废墟下也等了38个小时,那么此时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展开想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从而多渠道、多角度地理解了文章的精髓。5.5 以读为本,感悟父子之爱的力量源泉。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读是关键,读是悟的基础,读既是实践,又是训练。于是,我设计了多种方式的读,有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引读,力求将每个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并在老师的引领下很快找到文章的中心线索,也是支撑父子战胜困难的信念,即:不论发生

6、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5.6 对比感悟,升华父爱的伟大。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找出了描写其他父母言行的词句,并与这位父亲的言行进行对比。从他们“匆匆赶来,大声哭喊,绝望地离开”等词语可以体会到这些父母也很爱他们的孩子,但是文中这位父亲的爱更加不寻常,他的爱更执着、更深厚,充分体现出“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的真谛。这位父亲用他的爱创作出了奇迹。5.7 回归整体,拓展阅读。“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实践中体验语言的魅力,品味亲情的幸福,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才是树立大语文观的宗旨。因此,我在这部分补充了一篇朱自清的背影,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父爱,懂得轰轰烈烈是父爱,平平淡淡也是父

7、爱,他们一样伟大。然后给学生一组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的阅读材料:点亮一盏灯、游子吟、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等,目的是让学生的阅读从课堂走到课外。最后在成龙演唱的生死不离这首歌曲中结束本课,同学们伴着歌声离开教室。6.板书设计: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