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阅读与写作基础期末复习研讨.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5257558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阅读与写作基础期末复习研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阅读与写作基础期末复习研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阅读与写作基础期末复习研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阅读与写作基础期末复习研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阅读与写作基础期末复习研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阅读与写作基础期末复习研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阅读与写作基础期末复习研讨.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12.10)阅读与写作基础(2)期末复习研讨(文本)陆亚萍:各位好,晚上好,欢迎参与今晚的实时期末复习讨论。我是上海电大的陆亚萍,今晚的主题是关于期末复习的交流探讨。今年的复习意见,请参考复习。阅读与写作基础(2)复习指导(2023.12)一、课程考核有关说明1. 启用时间:本课程考核大纲启用的时间为2023月3月。2. 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现代文员专业的专科学生。3. 考核目的:本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为教材中的语文知识、阅读与分析和作文。A.语文知识:涉及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三方面内容。(均以教材中介绍为准)。语言知识涉及了文言散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的古今及不同

2、环境中的应用,文言文中的某些特殊语法现象。B.阅读与分析:(1)规定理解并识记所学文章的内容。(2)归纳所学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论点、分论点)、并概括重要的段落层次的主旨。(3)结合文体(文章类别:说理、叙事、抒情),辨认其重要的写作方法及特点。(4)辨认文章中采用的修辞方法及特点。(5)综合以上所列点,结合具体段落材料及现实,参阅文后的评点、思考分析并联系全文展开分析。C.作文: 作文为材料作文。重要考核学生对的分析材料、合理应用材料、抓住材料的重要矛盾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知识与素质的综合考核。规定能结合所给材料作文,内容对的充实、中心明确突出,思绪、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言

3、清通,文面规范清楚。4. 考核依据:本课程“阅读与写作基础(1)”课程教学大纲及主教材阅读与写作 (陆亚萍 骆自强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3年8月版)、辅助教材阅读与写作基础学习指导书 (陆亚萍 鲍鹏山编写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年9月版)是该课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5.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为阅读与写作基础(1)形成性考核练习册和考勤,终结性考试为全国统一命题。6. 计分方法:形成性考核是涉及各章节内容、各种题型的书面作业,是整个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对于消化课程内容至关紧要,同期末复习、考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成

4、性考核:阅读与写作基础(1)形成性考核练习册80%+考勤20%二项共以20%的比例计入总分。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分的80%。课程综合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可以获得课程学分。不参与双及格规定。二、考试说明终结性考试采用笔试、半开卷的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三、考核内容和规定(一)、本课程的考核规定分为了解、掌握、分析三个层次:(1)“了解”规定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作一般性的回答。(2)“掌握”规定学生对教材中涉及的问题做进一步的回答,并具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3)“分析”规定学生能较进一步地分析教材的重点作品(见大纲),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结合具体材料及现实,参阅文后的

5、评点、思考分析并联系全文展开分析。 (二)、考核内容与目的阅读与写作基础(2)的教学内容:第三、第四及第六单元。第三单元 唐宋文学了解1.一般了解唐宋的文学状况及选文作家的文学地位与创作成就。2.韩愈的文学地位、创作成就。送李愿归盘古序的内容、特点。3.柳宗元的文学地位、创作成就。钴鉧潭西小丘记的基本内容和写作手法。4.皮日休的文学地位、创作成就。皮子文薮二则的基本内容和写作手法。5.欧阳修的文学地位、创作成就。纵囚论的内容及论辩艺术手法。 6.曾巩的文学地位及文章特点。曾巩李白诗集后叙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特点。7.苏轼的文学地位、创作成就。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的基本内容和写作手法。8.苏辙的文学地位

6、和成就。上枢密韩太尉书的内容和写作手法。9.朱熹的思想和治学态度。朱熹语录的内容。10禅宗语录的内容。体会禅宗感受世界的方式。掌握1.皮子文薮二则的写作特点、现实批判精神和犀利的文风。2.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 “注旨在此,立言在彼”的写作手法和文中为文与养气之论。分析1.钴鉧潭西小丘记 文章的主旨、写作线索与写作特点。2.前赤壁赋 作者的人生态度、特定心境和文章的写作特色。3后赤壁赋 与前赤壁赋的写法与心境追求的异同。第四单元 明清文学了解1.明清的文学状况、晚明小品文及通俗文学的成就。2.刘基的创作成就。司马季主论卜一文的内容、中心思想及论述方法。3.归有光的创作成就。项脊轩志一文的内容。4.

7、李贽的创作成就。童心说一文的重要内容。5.袁宏道的创作成就。徐文长传一文的重要内容。6.张岱的创作成就。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的重要内容。文中作者的情绪,文章的艺术特点。7.黄宗羲的创作成就。原君一文的重要内容。文中作者的重要观点及文章的论述方法。8.顾炎武的创作成就。与友人论学书一文的重要内容。文中作者的观点及写作特点。9.侯方域的创作成就、地位。李姬传一文的重要内容。10.郑燮的创作成就。板桥题画三则的内容。掌握1.项脊轩志的取材、结构特点,作者的情感体现。2.童心说一文中作者的观点及作者提倡“童心说”的目的和意义。3.郑燮板桥题画三则中作者的艺术主张。分析1.徐文长传的结构、人物描写的艺

8、术,联系全文体会作者对徐文长命运的见解。2.西湖七月半中作者的“看月”与别人有何不同,文章的描写艺术,作者的审美情趣,张岱小品文的特点。3.李姬传中人物描写特点及前后文的照应关系。第六单元 当代文学了解1中国当代文学的状况及大体分段,特别是第二阶段的文学状况。2巴金的创作成就。文革博物馆的重要内容、主题。巴金文章的特点。3杨绛的创作成就。误传记妄一文的内容、主题及文章的写作特点。4汪曾祺的创作成就。故乡的食物的表达手法。汪曾祺文章的风格特点。5余光中的创作成就。听听那冷雨的情感脉络及文章的重要修辞手法。6余秋雨的创作成就。风雨天一阁的重要内容、主题。了解余秋雨文章的特点。7张承志的创作成就。汉

9、家寨的重要内容。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8贾平凹的创作成就。秦腔的写作特点。9史铁生的创作成就。墙下短记(节选)的重要内容和写作特点。10王小波的创作成就。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内容。文章的表达手法。掌握1听听那冷雨的主题、情感脉络。2风雨天一阁一文中作者的感情与思考及写作特点。3张承志汉家寨一文中“坚守”的含义。4秦腔的主题与写作特色。5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作者对特立独行的感慨与思考。分析1文革博物馆 体会作者的“忏悔”与“呼唤”,构想建立“文革”博物馆的必要性。2故乡的食物 文中故乡食物的特点及描写中的感情色彩。文章的写作特点和作者的审美趣味。3秦腔 文中场面描写的特点。文章的表达艺术。4墙下短记(

10、节选) 作者有关生命的体悟与理性思考。文中 “墙”的多重象征意义。史铁生文章的特点。四、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本课程试题类型:单项选择(20%),多项选择(10%),阅读与分析(涉及解释词义、翻译句子、文段分析)(30%)及作文(40%)。规范解答举例:1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韩愈和柳宗元等提倡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从文体角度来说,重要是指 ( D )A、文言文 B、骈文 C、韵文 D、散句之文钴鉧潭西小丘记中,以牛马和熊罴形容的对象是 ( D )A、钴鉧潭 B、小丘 C、小丘之土 D、小丘之石秦腔在描写上最为精彩的是( )A、语言描写 B、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场面描写2多项选择(

11、每题2分,共10分):郑板桥的“三绝”是( ADE )A、诗 B、词 C、赋 D、书 E、画秦腔中被认为秦人的五大生命要素,除了秦腔外,尚有( ABCD )、西凤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咸菜茨菇汤选择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有关作家的代表作及重要作品,作家与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中的重要人物、作品的主题、意义、写作手法、影响等。以教材中的作家小传、单元导读、选文内容及文章评点为准,解答规定准确,无错别字。3、阅读与分析(30分):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邪?古邪?”周望曰

12、:“此余乡徐文长先生书也。”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童仆睡者皆惊起。盖不佞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徐文长传1)解释下列选段中的词义(每词2分,共10分) 楮:树皮、纸 就: 靠近 不佞:不才 以: 把 于:在2)翻译划线句子(5分 )因而把在越地的人中所传闻的(有关徐文长的事情),略做了整理,做(写)了徐文长传。3)结合选文说明作者的写作缘由是什么?(5分)写作缘由是无意中发现徐文长的文稿,为文长的旷世才情所折服,而怀着对其敬仰之心撰写此传。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雩、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13、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钴鉧潭西小丘记1)解释下列选段中的词语(每词2分,共10分)贵: 今: 弃: 陋: 贾:2)翻译划线句子(5分)3)作者最后何以要“贺”小丘?(5分)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

14、。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1)解释下列选段中的词语(每词2分,共10分)止: 箫: 肉: 旋: 或:2)翻译划线句子(5分)3)作者写了几类看月之人?请归纳。(5分)终于台上锣鼓停了,大幕拉开,角色出场。但不管男的女的,出来偏不面对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同样,台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哟!是男的就摇那帽翎,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绝了,绝了!等到那角色儿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豁啷啷直从人们头顶碾过,全场一个冷颤,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儿,每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