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5255259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课教学设计 鱼游到纸上来了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 题】:鱼游到纸上来了【课 型】:精读课【总 课 时】:2课时【教材分析】: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一丝不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4、学习聋哑青年忘我的学习态度,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

2、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学习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设计理念】: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第一课时认识生字、理解新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力求体现以读为主、自读自悟的教学理念,通过作者对聋哑青年看鱼、画鱼的描写,感悟青年勤于观察、刻苦练习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悟表达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时我从整体入手,了解内容;紧扣课题,理清主线题目;精讲重点词句,长文短教体会作者感情变化;把握时机,有机渗透写法;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要像作者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用心去发现,善于发现,并把观察的事物记录下来,注意积累,那么作文时就有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材料

3、。【评价方案】:1、教学设计中,由魔术引入,由此产生疑问,启发学生针对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会纷纷提出:鱼应该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是谁使鱼游到纸上来的?他是怎样使鱼游到纸上来的?通过对课题的质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通过鱼“游到纸上”,“游到心里”的原因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3、站在学生的视角,思考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在此基础上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将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的“内核”部分,这些内核往往居于牵一发而动

4、全身的关键处,它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语段、一个情感点。我抓的是题眼“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 课堂上就将此做为教学的切入点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着力点,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深入研读,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创新点、发展。当然这一课特殊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不止一处,还可以抓“举止特别”“忘我的境界”“融为一体”,这些点,都能够引出本文的重点词句,但不管抓哪一个,目的就是提炼教材精华,使教学内容更简约。4、抓重点词,经选训练点,在训练中得到发展。教学中,我抓住了表现青年人看鱼时的神情“呆呆地”“静静地”进行语文字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感受到青年人的专注和忘我,又感悟到这样的词在表情

5、达意方面的作用。不仅读出词语表面的意思,还读懂了词语背后蕴含的东西。在这样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实现了三个维度的整体推进。5、抓重点句,挖掘生成点,在体验中受到熏陶。青年人精湛、高超的绘画技艺引来了围观的人,人们赞叹着、议论着,可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我抓住“人们赞叹着、议论着”教材这一生成点,利用文中插图,播放背景音乐、创设情景,由一个小女孩惊奇的叫起来为引子,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不同人物角色,与文中主人公零距离对话,达到师、生、文本、作者的情感共鸣。本节课孩子学习兴趣很浓,回答也很积极但细节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对于学生的评价还不够准确丰富,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进行朗读方面还未很好地体

6、现出人物的情感。还需激励学生在思考上逐层深入。在这一点上要继续努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正文孩子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神奇的魔术,咱们一块来欣赏2011年春晚傅琰东给我们带来的年年有鱼。(魔术展示) 魔术师真厉害,把纸上的金鱼变活了,它们游到了鱼缸里。今天,咱们也要去见一位厉害的魔术师,他能够让鱼游到纸上。他是谁呀?出示课题“鱼游到了纸上”,齐读。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质疑提问:假设1)鱼都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假设2)应该说:鱼“画”到了纸上,才对呀?假设3)鱼是怎样游到了纸上的?假设4)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师:同学

7、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就请同学们赶快读读课文吧,读读课文,你的疑问就解决了。【设计意图:读题目导入新课,让学生提出质疑,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急切的阅读文本,迅速地进入课文的情境,入境生情。】二、合作交流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词语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花港 厂徽 聋哑 绣花 鱼缸 一壶茶一丝不苟 赏心悦目 清澈见底 挥笔细描(1)指名读,(2)齐读。(3)说说难写的生字:“一壶茶”的“壶”注意平宝盖下面是“业,“徽” 不要和“微”搞错,“澈”也较难写,学生自己把这三个生字在练习本中

8、端端正正地写两遍。3、交流读文的情况: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游到了纸上”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做练习,理清课文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作者在()观鱼时,发现了一位()的青年,他()看得非常专心()画得活灵活现。【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意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第二课时一、品读体验(一)认识聋哑青年。1、师:文中的青年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描写青年的语句,读一读。(学生读文,划出相关语句。)汇报交流:描写青年外貌的句子:“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教师出示该语句)2、有感情的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生:

9、青年虽然是个聋哑人,但他长的帅气、灵秀,心灵纯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憧憬。)【设计意图】:通过品读描写青年外貌的语句,让学生对文中人物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学习下文,感悟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做好铺垫。】(二)、品读“鱼游到了纸上”。1、谁现在已经明白课题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是的,这个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仿佛鱼已经游到了他的纸上。课文的哪一个小节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呢?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七小节,画出特别能体现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仿佛鱼已经游到了他的纸上的词语和句子,并且把你的感受写在边上。【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批注文本,是落实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形式,也有助于

10、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看问题,从而保证学生“个性化的阅读”3、谁先来交流,谈谈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说明鱼已经游到了青年的纸上(课件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什么叫工笔细描,什么叫挥笔速写?再请你读读这段话,找到能帮助你理解的语句来体会。(工笔细描时的样子和绣花的姑娘作比较。谁见过姑娘绣花?能给咱们介绍介绍吗?结合前后句子,体会一丝不苟)4、是啊,这位青年画的鱼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难怪一个看画的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1)谁来读

11、?谁再来读?齐读。(2)体会句中好词妙用: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直接体现出金鱼画得好?师:这个词好在哪里呢?咱们来用一用就知道了。如果说一个画家鸟儿画得好,你怎么说呢?小猫画得好呢?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即学即用。这里“游”“飞”“跳”等动词把画画得好表现得很生动、形象。5、四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发出了赞叹练说:可以任意挑选一句来说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连连点头赞叹道:“( )。”一位漂亮的姑娘赞叹道:“( )。”6、小女孩的惊呼也好,围观人们的称赞也罢,这都表现了青年的鱼已经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让我们再一次好好品位鱼游到了纸上那一幕。一起读。【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12、以读为本,读悟交融,读进来,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语言,体会用词的准确,感受人物的形象。二研读文本,深化认识1、读到这里,老师心里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青年画鱼能这么传神,鱼为什么会游到他的纸上?别急着回答,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青年看鱼专心,鱼已经游到了他心里的语句。2、你找到了哪些句子,能和我们一起来交流吗?句一: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1)、你觉得哪个词,最能读出他的专心?老是(特别)、呆呆(入迷)、静静从来不说一句话。(认真)读出来(2)、青年这样安静,这样认真。他出神地望着水面,看到了什么呢?青年看鱼

13、真是专心呐!(3)、读出青年的这份专心。谁能将青年忘我的那种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句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忘我的境界是怎样的?(1)、任何反应老师有个问题,青年没有任何反应是因为他是个聋哑人,听不到,不能说话吗?看来,青年看鱼画鱼这样认真投入,才是他没有任何反应的原因。(2)、融为一体仿佛游鱼就是那个青年,青年就是那条在水里游动的鱼(3)、能把青年和游鱼融为一体的感觉读出来吗?句三: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1)、太阳快下

14、山整整一天(2)、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这段话,请你们顺着老师的话读下去。句四: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1)、每个星期天、一整天、忘了忘了(2)、春雨绵绵、夏日炎炎、冬雪纷飞的日子里,青年忘记了(),忘记了()。(3)、是的,正如课文所写的,青年看鱼画鱼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回家,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一起来读好这段话。从你们抓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知道,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让我们也一齐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忘我的境界吧【设计意图】:反复地阅读作者平实、直白的描写,寥寥数笔勾画出青年观鱼成癖,画鱼如生的人物

15、特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作手法:通过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并总结出青年为什么能让鱼游到心里、游到纸上。三、把握中心、揭示写作特点1、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当作者把小女孩说的话写给他时,他是怎么“回答”的?(媒体出示)“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这句话的意思是( )a他心里老想着鱼。b他很喜欢鱼。c他对鱼的特点非常了解,在心中已经形成了金鱼清晰、准确的形象。2、运用:同学们听说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吧,它讲的是宋朝画家文与可画竹的故事,谁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说说它的意思?3、鱼游到了心里,鱼到了纸上这两句话有什么联系呢?(课件出示)老师找到了一些词语,请你们选择一组,用它们将句子连起来,可以加上一些字,使句子更加通顺。因为所以只有才先然后4、我们对这位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青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位-的青年师小结:这位青年虽然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