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525371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 对“小雨”在工读学校成长经历的解剖 石 军 石军,广州市新穗学校教师,教育学硕士,广东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国工读教育、中小学德育。 (广东省广州市新穗学校,510315)摘要:在工读学校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了“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法,即第一阶段:相识于彷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阶段:相知中“顿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阶段:“相爱”后重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本文是通过“小雨”同学的一个“个案”来解说的。关键词: 教育转化 ; 问题学生 ; 三阶段 工读学校是对品行

2、偏常及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教育和挽救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很多学生都有行为偏差和心理偏常,学校一般都是“择差录取”的,打架、斗殴、勒索、抢劫、旷课、扰乱课堂纪律、离家出走、顶撞老师和父母等,皆是这些孩子的家常便饭,并且他们大多法制观念淡薄、文化基础差、缺乏爱心,而这就是工读教育的施教对象。 如何教育引导他们?这成为我日常工作要思考的问题。对人的教育转化是一个过程,尤其是那种一对一的教育,这犹如同谈恋爱一般,是对一颗“桀骜不驯”的心的俘获过程,要经历一个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追求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则经历了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说的人生“三重境界”:昨夜

3、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我与我们的这些孩子们也同样经历了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和孩子们相识于“彷徨”,相知于24小时的守望和关爱,“相爱”于彼此的真心相融。 第一阶段:和工读生的相识,是在开学的那一天,很多学生是被家长“骗”过来的,有的甚至是被警车送过来的,很少是自愿过来的。看到学生们发型怪异,精神迷茫,孤独无依,进退失据,他们对生活,对人生充满了“彷徨”,对这些学生而言,面对的正是人生的十字路口。此时此刻,他们不知“工读学校”为何物,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方?作为工读教师,在相识阶段,要认真了解

4、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好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为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做好铺垫。一、相识于“彷徨” 2010年9月1日是我和小雨的相识的第一天,也是新生开学的第一天,和其他新生相比,他的出场与众不同,因为他是由警车“押送”过来的。见到他时,只见他披头散发,蓬头垢面,满脸疲惫,充满愤怒之感,看似很麻木,很绝望,当我们给他检查随时物品之时,小雨立马呈现抗拒情绪,虽无傲慢无礼之行为,但却有“非暴力不合作”之态度,所有的一切外显特征都无法掩饰其内在的情绪内心情绪在挣扎。他安静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用他那充满深邃而仇视的眼睛审视着周围的一切,只是审视,却从不说话。 那夜正好是我值班,在工读学校,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

5、例行“静站”仪式。每个学生都非常标准地做好“静站”姿态,唯独小雨一副吊儿郎当的摸样,我走到他身边,对他说保持好“静站”姿态,他没有理我,一副傲慢无礼的表情,用那双“凶神恶煞”般的眼神盯着我,让我又一次深刻地领教了他那“凶神恶煞”的眼神,我无法忘记小雨眼中所透露出的这种怪异的眼神,他仿佛在告诉我,你算什么,凭什么让我听你的。 这就是我的学生, 我真的难以想象,一个十五岁的孩子的眼中,为何透露如此凶狠的眼神,那一夜,我彻夜未眠。他那“凶神恶煞”般的眼神一直出现在我的脑海,如何让这孩子的眼神变的澄清,如何让这孩子回归正常人的心态?我一直在思考,却很难给上答案,经验和直觉告诉我,他那“凶神恶煞”的眼神

6、背后一定蕴含着特别的经历,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之后,我开始对他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开始了寻找和他有关的资料。调查的结果让我吃了一惊。 第二阶段:通过第一部分“相识”,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之后,第二部分重点是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成长故事,主要是学生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上的成长过程。通过真情沟通,让学生对自己敞开心扉,自由表达,真正意义上达到“相知”的境遇,在相知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瞬间的开悟,达到豁然开朗的境地,以对事物、对生活、对人生、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二、相知中“顿悟” 小雨,170cm,父亡随母,经常与“损友”来往,与母亲关系极差,性格顽固、偏执、

7、有严重旷课、夜不归宿、打机成瘾、说谎、偷盗、离家出走等不良行为。父亡随母,又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进一步的了解使我非常震惊,这个家庭的破碎,不是由于父母的离婚造成的,而是由于他的父亲不久前在一场车祸中丧生,父亲的不幸离去,直接导致了一个家庭的破碎,对一个只有14岁的孩子而言,产生的影响更是致命的打击。 生军训期的那一夜,小雨哭了,哭得一塌糊涂。从前在原校一年中被他一度抗拒的课桌椅,在此时竟然坐的如此舒适,这一切完全归功于白天在烈日下七个小时的军训。小雨滔滔不绝的流泪,从前在同龄人中的看的比命还重的“面子”,此刻再也不要了,只想像一个孩子一样大声的哭,悔恨,愧疚,霎时间充满他的内心。 小雨在校第

8、二天的日记中写到“只有十三四岁的我们,犯下的孽早已超出一个正常的学生了,有的简直就是犯罪份子,只不过年龄不够罢了。最可恨的是,在我们身边的人总是第一个受伤害,暴力、欺骗、野蛮和残忍这些能够做到的,我们都做过。现在也许就是上天让我们偿还的时候了,没有一个人能逃得过,也没有人会是无辜的,毕竟,只要是出来混过,迟早都是要偿还的。唯一的区别就是监狱和工读学校的不同了,可以说这也是我们唯一比别人幸运的了。” 小雨开始了在新穗工读学校的生活,在接下来的1个月里面,在日常的值班管理的过程中,对待小雨,我更加关注,关注他的一言一行,关注他微妙的情绪变化。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漠和偏执,从来不听我们的任何建议,自己

9、觉得自己很有主见。父亲的离去,让这个原本就很冷漠的孩子变得更加冷漠。 因此,针对小雨的实际情况,我们办公室四位老师坐下来一起商量对小雨的教育转化方案,最后确定了“人文关怀、行为训练、激励教育、学业辅导、挖掘亮点”的整体教育策略。即在学习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细节上多加关注,给予他尽可能多的关爱;遇到挫折及时给予鼓励;行为上进行相应的规范教育和行为训练;注意挖掘他身上的亮点,并进行相应的放大。 对于小雨,我对其倾注着许多无私的关注和关爱,希望可以更多地了解他内心的情感需求,试图来抚慰他心灵中最敏感的创伤,帮助克服生活和学习的困难,把关注点逐步转移到学校生活中来,走出过去的阴影,我相信他也会和其

10、他学生一样会过得更快乐一点。教育是心心相印的互动过程,唯独从内心发出,真真切切,才能触及学生内在的心灵深处,经过我们一个多月的努力,小雨才敞开心扉告诉了我们他那惊人的过去。他畅说了他的过去: 二月开学后,开始了疯狂的旷课,严重荒废了学业,沉迷于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任原校班主任怎么劝都劝不回来。四月份,更是一意孤行,连续七天的逃学上网创造了全级的旷课记录,老师到处奔波找我,最后被通缉归校,班主任老师一次次语重心长的谈话和宽容,让小雨留了下来,但是还是没有改变小雨的命运。五月、六月就这样在学校“安分”的昏昏欲睡,身在学校中,心在学校外。一睁眼,一闭眼,就是一个上午,再一睁眼,一闭眼,就是一天。这

11、样的日子对一个“网虫”来说还真是无趣。七八月份的暑假,小雨决定不再做个普通的“网虫”,开始要玩大的!和母亲嘴里经常说的损友一起去上网,一去就是半个月,直到开学才被“逮捕”归案。见到警察后小雨就开始后悔了,但也无济于事。 小雨告诉我,在警察局,他像犯人一样被审问,最后警察给了他两个选择,两个令他到现在还后悔的选择。一是去新穗工读学校就读,二是像犯人一样被“拘留”在警务厅。他熬了一晚上,彻夜未眠,最后决定去新穗,虽然他不知道“工读学校”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知那地方和少管所差不了多少,但是总比警察局好,他想去尝试。就这样,九月初小雨被警车送往新穗工读学校,也就有了开学的那一幕。其实,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12、,我深信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充满了生命的灵性和欲求,正如马克思曾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沉睡的狮子”,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通过体验一点一滴的成功,激发他们内心沉睡已久的自信心,引导他们认清自己,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作为工读教师,我始终深信,一次简短的谈话、一次及时的鼓励、一部触及心灵震撼的影片、都有可能让小雨豁然开朗,从“蒙昧”中醒来。一个沉睡的灵魂一旦被“唤醒”,一个人的命运也会因此而改变。 为此,我手把手的教他自己洗衣服,晚上睡觉帮他压好蚊帐,鼓励他参加班干部的竞选,把他的优秀日记作为优秀日记在学校橱窗内展览,鼓励他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利用周末的时间带他去看看电影,教他下象棋和围棋等等。

13、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小雨变的开朗了很多,也开始积极的融入集体,和同学们有说有笑,变成班上一名学习积极分子,相对于过去,小雨的心态有了很大的改变。 第三阶段:在与学生相识,相知的基础上,无私的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爱,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我会和学生谈心,聊天,深入了解,让彼此“相识”、“相知”、乃至“相爱”,达到“相爱”的境界,这才是教育转化的关键所在。因为唯有“相爱”,才能真正地进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意义上触及“问题学生”的“人性”,内心的交融,彼此的信任才能彻底改变一个孩子。三、“相爱”后重生 接下来的时间里,每次值班我都会找时间与他闲聊,一次在与小雨的闲聊过

14、程中,小雨告诉我对周杰伦的狂喜,他说每次听到周杰伦的歌曲,他都会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我立马抓住周杰伦也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的例子,对小雨进行了激励。我告诉小雨,周杰伦的音乐有他自身的特质,他的很多歌曲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里面,作为他的歌迷,这点你应该比我更清楚。但是你是否知道周杰伦曾经也是一个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通过自己不懈努力闯出了一片天得。小雨听后,很惊讶地说:“我可没有他那么厉害,我不危害人类已经算不错的了。虽然他是我的偶像,但是我真的不知道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知道他在单亲家庭的环境中成长的这么好,真觉得他的成功来之不易,我会向他学习的,虽然我不可能

15、有他那么有出息,但是至少我可以不做一个危害社会的人。” 这次,我抓住了偶像型“重要他人”对小雨进行了教育,偶像型“重要他人”一般是社会知名人物,并非学生的直接互动对象,是学生单项选择的结果,主要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影响往往又是突发的,短暂的,但又是刻苦铭心的。小雨性格倔强,一般不容易听从别人的建议,但是对自己的偶像型“重要他人”一向是非常崇拜的,偶像性“重要他人”的经历和遭遇同样也容易得到小雨的认同和接纳。 2010年元旦前夕,小雨跑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我问你一件事情,一直以来老师您每次都叫我小雨,全班只有我一个人享受如此高的待遇,为什么啊?我朝他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反问了一句,你说

16、呢?小雨傻傻地发出了久违的笑容,我觉得那里面包含着老师您对我特别的关爱。我听后很开心,小雨也不是没有良心的嘛,这就是我们的“问题孩子”,他们缺乏持久的关注、关心与关爱,他们内心世界很久都没有涌现出感动,其实他们太需要这样的洗礼了。 现在小雨已经完全适应了工读学校学习与生活了,他那“凶神恶煞”般的眼神已经越来越少看到了,小雨基本上能够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此之外,小雨还有一个闪光的“亮点”,就是其实小雨的文笔很好,写作水平在全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他的每一篇记录自己生活的日记写得都非常精彩和深刻。一天我和他说,小雨,你的日记写得很好啊,好好写,用心地去记录生活,记录2年,我帮你整理整理,就可以出一本小书了,书的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