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陇中学邹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5243783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陇中学邹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梅陇中学邹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梅陇中学邹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梅陇中学邹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梅陇中学邹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梅陇中学邹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陇中学邹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思想品德 第二课第三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思想品德学科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第三框的内容,本课内容为第一教时。在学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历史任务、“分三步走”发展战略、基本路线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领会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本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1)我们已经进入小康社会,包括小康社会的内涵、总体小康的特点;(2)全面建设小康的美好蓝图。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2、标、责任。本课教学主要引导学生要从小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学习的远大志向和抱负,为共同负担起强国富民的历史责任从各方面做好准备。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小康社会的含义,分析、归纳出总体小康社会的特点,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 (2)过程和方法、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结合微视频,知道小康的含义,归纳出总体小康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辩证分析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自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共同担负起强国富民的历史责任做好充分准备。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

3、学重点:总体小康的特点、全面小康的目标。教学难点:激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九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初步具备判断正误,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以比较辩证的立场来分析、理解一些社会现象。本课的主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明白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然后通过观看微视频,以比较生活化的景象来引导他们分析、归纳我国总体小康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情景模拟来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并且激发他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更便于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三、教法分析:

4、1、分析归纳法;运用微视频技术,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将数据、现状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辩证分析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互相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与交流,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四、教学流程: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新闻采访:“我”心目中的小康(学生、老师、校长)教师:随着祖国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家庭走在了奔小康的路上。那你心目中的小康是怎样的?让我们来做个现场采访。学生:略教师:让我们再来听听老师们心目中的小康是什么样子的?【多媒体播放视频】视频:采访教师:“我”心目中的小康教师:刚刚我们听到同学、

5、老师对小康的理解,大致就是生活富裕,有保障,安居乐业,快乐多。我们所追求的小康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板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师提问:什么是小康生活?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35知识窗、P37知识窗的内容。【多媒体显示】小康社会的含义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多媒体显示】基本实现小康的系列数据教师提问:目前,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了吗?学生:略教师: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进入小康社会,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能够取得这样趋势瞩目的进步,也是中国对人类做的一次重大贡献!国际舆论曾经这样评论:中国用了一世纪的时间取得了别的国

6、家几个世纪的成就!板书:一、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教师:我们目前的小康社会是怎样的呢?有个小组在准备时政演讲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讨论了些什么内容?【多媒体播放微视频】微视频:我们的小康生活【学生活动】大家来找“茬”教师:请大家找出视频中提到的我国发展不完善的方面,同时,根据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归纳出我国目前小康社会的特点。学生归纳:略教师小结: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均衡。所以,我们现在的小康是总体小康。板书:二、我国目前的小康是总体小康教师:既然有不足,就应该在总体的基础上,建设发展水平更高、更加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那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活动】一呼

7、“我”应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认领工作部门,模拟工作小组完成任务。2、针对“百姓心声”(微视中中发现的不完善方面,主要有4个:教育、交通、环境、社保),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法。学生讨论、交流:略教师:感谢各位工作人员的积极献策,你们从多个角度想了很多解决办法。无论是教育、环境还是交通、社保,要在硬件上加以改善,都需要一个强大的后盾,那就是经济。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只有有了物质的保障,我国其他社会事业的才会顺利发展下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跟百姓相关的内容都是需要我们全力去维护的,除了我们讨论的四个方面,还需要健全的民主、完善的法律等等,这样的话

8、,人民生活才会更加殷实、幸福。当然,我们更不能忽略了落后、农村地区的发展,只有这些地区发展起来了,小康生活才能得地全面覆盖,这样才能使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得以实现!板书: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教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历史赋予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新的使命!党和政府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正不懈努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多媒体播放视频】视频:65载看中国教师:看了这一系列喜人的成绩,相信同学们内心也有所触动。现在,我们离2020年还有6年,大家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没有信心?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为了2020年的目标,我们同学也要积极树立为建设全面小康而奋斗的意志,为将来共同承担强国富民

9、的历史责任而做好准备!六、板书设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二、我国现在的小康是总体小康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七、教学设计说明(一)设计贯穿课堂的学生活动,培养多种能力我的课堂教学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设计不同的学生活动,不仅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还着力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获得理论常识,学会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和辩证思维方法,培养观察与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力求让他们在活动中悟得知识,体验成功。在这节课当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1、现场采访:我以“我”心目中的小康为话题,对学生进行现场采访,并辅以采访教师的视频,导入课题。这

10、样,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拓宽学生思路。2、大家来找“茬”:课前,师生共同合作制作了微视频。结合微视频的内容,由学生找出视频中提及的不完善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出总体小康的特点。同学在参与拍摄的过程中,主动收集材料,观察社会现象,从亲身实践中锻炼观察社会问题的能力;通过观看微视频,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总体小康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分析、归纳的能力。3、一呼“我”应:结合微视频中提及的不完善方面,让学生模拟教育、交通、环保、社保部门的工作人员,针对“百姓心声”问题,提出改进或解决的方法。在这个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

11、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了他们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应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本堂课主要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1、微视频(1)课前制作对教师采访的视频,用于导入环节,拓宽学生思路,引起学生兴趣,导出课题。 (2)师生合作,共同制作以我们的小康生活为题的微视频,主要内容是一组同学正在准备时政演讲,他们谈论了各自在国庆时的所见所闻,通过他们的交流内容将我国发展现状呈现出来,以点带面,既能引起学生共鸣,又能便于学生思考、理解。通过观看微

12、视频,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总体小康的特点。2、白板技术:学生在进行分析归纳总体小康特点的时候,我运用白板技术进行适当记录,将总体小康的特点突出呈现。3、视频处理:为进一步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历史赋予政府和人民的新的使命,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65载看中国,我主要截取视频中体现祖国飞速发展的一系列惊人的数据和变化,让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正不懈努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激发他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三)注重环节的层层推进,符合认知规律1、知识的推进:知道小康的含义知道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掌握总体小康的特点畅想全面小康的美好蓝图。2、思想的推进:学生浅谈“我”心目中的小康,形成对小康社会的初步认识掌握总体小康的特点,初步建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感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结合祖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树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上海市梅陇中学 邹维2015年11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