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5239557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时教学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樊贤美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我和祖父的园子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表情的词句,用心体会祖孙之间的亲情,以及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的无情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教学难点:抓住文中的趣事,通过词句品读、想象画面、再现情境,用心体会祖孙之间的亲情,以及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的无情乐趣。教学资源教材开发:文中插图直观地展现了充满生机的菜园子和“我”抢过祖父浇水的瓢拼尽力气把水

2、扬往天空的情景,可以充分利用。相关材料:萧红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迺莹,曾用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县人。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市第一女中读书,开始爱好文学和绘画。1930年,为反对封建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开始过流浪生活。1932年到达上海,与鲁迅相识,来往密切。1933年写了跋涉、旋风等短篇。1935年她的代表作中篇小说生死场出版,这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它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1936年去日本养病,写了短篇小说 牛车上、家族以外的人、孤独的生活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回国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写了散文集

3、旷野里的呼喊。后应李公朴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她于1940年去香港,抱病勤奋写作,完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作品。1942年因患肺病逝世于香港。她的作品还有马伯乐、小城三月,短篇集牛车上、朦胧的期待等。1958年出版了萧红选集。呼兰河传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作品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忆,以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和戕害,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时,对旧风俗、旧习惯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

4、风格,是萧红又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的完成,标志着萧红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预习设计1自学生字新词,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完成习字册。2读读下面体会三组词串,你们发现规律了吗?蜂子 蝴蝶 蜻蜓 蚂蚱韭菜 谷穗 倭瓜 黄瓜(谎花)栽花 拔草 下种 铲地 浇水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顺文中的长句,难读的段落多读几遍。4搜集萧红的有关资料,结合阅读文后的“作家卡片萧红”。5在感受深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做上记号。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进课文(3分钟)1读原著中的句子。2读课题。3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萧

5、红的资料。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1分钟)预习作业11展示习字册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3练写一至二遍。4同桌点评。预习作业31指名朗读展示。2在教师指导下练读。3自由练读。预习作业2(1)朗读展示。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的说法),黄瓜开谎花就是开假花不结瓜。(2)答案预设:第一组:动物(昆虫)第二组:植物(谷穗是粮食)第三组:农活第一、二组:园子里有什么。第三组: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3)再读三组词语。第三板块:整体感知(9分钟)【学习单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园子?哪几个自然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根据课文的主线园子、我和祖父给文章分三段。用文题扩展的方法,说

6、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时间:3分钟1自主学习。(3分钟)2合作探究。(2分钟)3展示。(3分钟)答案预设:(1)分段和段意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描写园子里的蜂子、蝴蝶 蜻蜓、蚂蚱。第二段(第三至十二自然段):写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我”也学着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耍。第三段(第十三至十四自然段):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中,祖父的园子里一切鲜活的,都是自由的。(2)主要内容:课文主要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充满生机和自由的园子里边干活边玩耍的情景,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第四板块:走进“园子”,感受趣事(16分钟)【学习单2】默读课文第二段,你觉得哪件事情最有趣,使你看着看着就

7、想笑了?画出有关语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边读边想象一下有趣的画面。自学时间:6分钟1自主学习。(6分钟)2展示。(10分钟)预设: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1)观察插图,感受我好像是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相映成趣。(2)品味语言:用绕口令般的重复语言来叙述故事。齐读。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1)议一议,读一读自己的调皮捣蛋。(2)想象画面,再读有趣的画面。 其实哪里是铲

8、,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朗读,感受我简直就在帮倒忙。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了。黄瓜还没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预设:“我”“见异思迁”,是“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 “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等等。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1)了解我和祖父浇水的不

9、同。(2)我仿佛看到了漫天的雨雾,丝丝凉意顿时扑在的我的脸上、身上。我仿佛看到她和祖父的头发都还在滴着水,可她却看着祖父傻傻地大笑呢,这哪是在干活,分明是拼尽了力气在玩呢!(2)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3)感情朗读。你边读边想象她的动作,神情。3学习反思:(1分钟)答案预设:作者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表情的词句,表现了祖孙之间的亲情,以及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的无情乐趣。 第五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原著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2引出课题。这是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下的心声。在呼兰河传里

10、,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3(板书课题)读课题。4通过课前预习,说说你对萧红的了解。第二板块:预习导学预习作业1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2导学。教师示范写“穗”和“帽”。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的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预习作业31抽组号为“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2导学注意句子中“种”、“溜”的读音。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

11、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预习作业2蜂子 蝴蝶 蜻蜓 蚂蚱韭菜 谷穗 倭瓜 黄瓜(谎花)栽花 拔草 下种 铲地 浇水 草帽 瞎闹 抛给(1)读,正音。了解倭瓜和谎花的意思。(2)前面三组词串有规律,你们发现了吗?(3)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小黄瓜、大倭瓜、栽花、拔草这一景一物一事构成了“我”的快乐空间,让人难以忘怀。再读三组词语。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过渡:读读词串,你们就发现了课文的两条主线园子、我和祖父;抓住直接写园子的两段,你们就理清了课文的段落。这就是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2任务驱动【出示学习单】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4巡视,参与小组合

12、作探究。5导学。(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2)根据“园子、我和祖父、园子”的顺序给课文分三段。(3)选择一名学生作例子,指导如何抓住文章的题目,概括主要内容。第四板块:走进“园子”,感受趣事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非常可爱的小女孩,读着读着就被她逗得想笑了。2任务驱动【出示学习单】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4导学。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出示插图)(1)作者这样写,让你有什么感觉?(2)品味语言:萧红喜欢用绕口令般的重复语言来叙述故事,这一语言风格充满着独特的“萧红味”。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

13、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1)议: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读:谁愿意当当文中的小女孩,来读读自己的调皮捣蛋。(2)想象着小女孩东一脚西一脚踢飞种子时的调皮相,再来读读这有趣的画面。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我是在怎样铲地的?哪里是在铲地的呀?这简直就在帮倒忙。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了。黄瓜还没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了

14、。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1)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哪些词说明我和祖父是不一样的?(2)把水往天空里一扬,这一扬,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3)这一大瓢水冲下来,你浑身湿淋淋的,像只落汤鸡,你的心里呢?把你内心的自由畅快读出来。5组织反思:作者是如何写出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的无穷乐趣?6引发期待: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在“我”心中,园子是快乐的:“我”在园子里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水。这个小女孩在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调皮,祖父又是什么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