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与教学案例区别心得体会(共6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523505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例与教学案例区别心得体会(共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课例与教学案例区别心得体会(共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课例与教学案例区别心得体会(共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课例与教学案例区别心得体会(共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课例与教学案例区别心得体会(共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例与教学案例区别心得体会(共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例与教学案例区别心得体会(共6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例与教学案例区别心得体会(共6篇) 第1篇:课例心得体会课例心得体会通过学_,使我有很多收获,使我认识到家庭是实施学校的基础,学校要与家庭互动,只有家校互动才能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现在的事业发展迅速,模式也多样化,这给家庭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怎样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不断地提高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并以实际行动来做好家庭工作。 通过学_,我总结出了一些孩子的方法如下:一、树立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孩子做人要有人生价值,要学会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做人要有一个人生计划和目标,不能稀里糊涂过日子,到老一事无成,为了

2、这个人生的计划和目标,那就要好好学_,因为只有通过不断学_和进步,获取更多知识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二、孩子凡事要从点点滴滴做起。首先自己就要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关心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问题,比如生活和学_情况,身体和思想情况,如果孩子在学_上遇到困难,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解决,家长还要在家中准备一些书籍和学_资料,不仅自己可以学_,还可以作为孩子的参考资料。总之,自己有能力解答就解答,没能力解答,就翻资料为孩子解答。三、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比如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是否好好上课,能否按时完成作业,有没有什么压力等等。每次孩子回家,家长要和孩子聊聊在校的情况。如发现新的情况或有什么疑问

3、,就能及时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确保这样那样的问题能及时并督促孩子加以纠正。四、抓好平时学_外,还要帮助孩子做好阶段总结工作。尤其是每次考试之后,要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哪方面有问题,就说明哪方面知识掌握不够,通过考试后检查分析,对的要加以巩固,不足之处要采取补救措施,一般方法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找到问题。另外安排同类型参考资料进行强化训练。五、给孩子足够空间,让他自由发展。在完成必要作业后,其他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而不是让他学这个,学那个,一般孩子会做一些他感兴趣的,比如做手工、画画,骑自行车,看儿童节目,只要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活动不干涉。学_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把孩子锁在一定范围内,身心得

4、不到休息和调整,就有可能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丧失对学_的兴趣和信心。 六、在孩子时,我们要学会用童心来观察孩子的内心世界,作为家长有时可以是严厉的父母,有时还可以是良师益友,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用平和宽广的耐心,沉着冷静地去对待孩子做的事情,成功了不要喜形于色,只要适当表现和鼓励就可以了,失败了也不要气馁,只要帮助孩子寻找和分析原因就可以了,不赞成不要大呼小叫,这样会挫伤自尊心和自信心。 孩子没有一个固定模式,为了孩子应当不断探索学_,这对提高家庭质量是很有益的。第2篇:教学课例 调研案例教学课例1一块面包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堂实录于永正 执教 杨晶 整理 张庆 评析 年级:

5、徐州市鼓楼小学五年级一班 时间:两课时师:今天早上,我发现我们四年级的小朋友把一块吃剩下的面包扔进了垃圾箱。(出示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你们说,这事应该如何处理说自己的心里话。评:于老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搬到说写训练的题材,使学生感到这种训练既亲切又实用。由此可见:训练题材何处找请大家接着说。生:我将把这件事告诉校长,并请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告诉大家要爱惜粮食。师:浪费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人都要爱惜粮食,是吗小诚,你准备怎样处理 生:(齐答)劝告。师:这件事,当面劝告一下比较好,当然,写稿子,报告老师或校长也不失为好办法。不过,当面劝告,(板书:劝告)不能耍态度,要以理服人。(板书:以理服人)评

6、:怎么劝告人对了,有人告诉我,这位扔面包的同学姓李。咱们就叫他晓理吧。(板书:晓理)你准备讲什么,先列个提纲。这叫发言提纲。(生写,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列的提纲请你自己考虑。生:把换成告诉。师:对了。评: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教师随时指出其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他们选用准确的词语,这是最切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之一。这是第一条。还要告诉他,把粮食加工成面粉到做成面包,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工序,不知有多少人做师:不知经过多少人的手。生:第二条,告诉晓理,粮食的用途很大,谁能离开粮食知道吗好多药品都是用粮食做的。我们吃的味精也是从粮食中提炼出来的。总之,没有粮食,人类就无法生存

7、。生:我请晓理算一笔账,每个同学每天扔掉一块面包,那全国将浪费多少粮食那位小红军就是因为没有粮食吃而饿死的!还记得他干粮袋里那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吗(师戴红领市)我是谁 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师:我是四(1)班的,叫于晓理。 生:晓理同学,你扔面包是不对的。师: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众笑。婧一时语塞。师指出:对别人做的事发表意见,应从自己这个角度说,坚持我的说法,而且态度要诚恳,要这样说:晓理同学,你把面包扔了我感到大可惜了。如果直接指责对方,就会顶牛,激发矛盾。) 生:于晓理同学,我觉得把好好的面包扔了太可惜了。(师插话:这样说,对方就不至于抬扛了。)评:劝说别人是一种语

8、言艺术。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除了态度诚恳外,还要说得委婉,让人容易接受,于老师的这一点拨是非常重要的。你想想,你妈妈在工厂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分一分地挣钱,你妈妈知道了会怎么想) 生:于晓理同学,你知道吗,粮食可来之不易呀!农民辛辛苦苦地耕地,播种,施肥,浇水收割.(师插话:脱粒,晒干。)付出了多少汗水呀!咱们上一年级学过一首古诗锄禾),你还记得吗(一生插话:如果我们一人扔一块面包,全国会浪费多少面包呀!) 师:(拿起桌子上的面包)小姐姐,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帮助,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我错了。(说完低下了头。笑声。) 师:(取下红领巾)我现在不是于晓理了。(笑声)于婧态度好,讲得好,

9、同学插话补充得也好。师:同学们,浪费粮食的现象较普遍,不光是晓理一个人。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想写篇稿子,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我认为很有必要。这样吧,咱们给全校同学写一封公开信,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认识粮食的作用,都能珍惜粮食,怎么样 生:让全校同学认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是宝中宝,(师插话:粮食的作用)都来爱惜粮食。师: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在信中就必须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的作用写清楚,这是重点。格式和一般书信一样,为了区别于其他书信,第一行可写上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生:以谁的名义写 师:可以。让市长在世界粮食日那天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全市人民爱惜粮食。(生写草稿,师巡视,个别

10、辅导。多数学生写好之后,教师当面评改了两篇草稿,下面是评改其中耿臻一篇的实录。) 生:(读草稿)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师插话:这是个题目。)亲爱的同学们:上星期的一个上午,我校四年级的晓理同学把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扔了。(师插话在公开信里不要点同学的名。)五年级一班的于婧同学见了,挺身而出,进行劝告。(师插话:虽然制止这种不良行为需要有点勇气,但还不是和坏人作斗争,用挺身而出不合适。可以改为诚恳地提出了批评。)评:这又是帮助学生推敲词语的一个精彩的例子。用词贵在恰如其分,不到位不行,过了头也不行。其实,这种浪费现象很普遍。在我们学校的垃圾箱里经常可以看到发霉的馒头、包子、点心我们应该大声疾呼

11、:不要浪费粮食!同学们,粮食是宝中宝。民以食为天。我们一天三顿饭,哪一顿能少了粮食!再说,粮食来之不易呀!它是用农民的血汗换来的。(师插话:你没有把粮食的作用讲全,它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饲料呢!读完后补充上去。)咱们一年级就学过一首古诗,(师插话:这一句应这样说:还记得我们一年级学过的那首流传千百年的古诗吗(师插话:有些电视节目应当看,耿臻同学看了,不仅受到了,而且在作文中用上了,很有说服力。)同学们,也许有人会说,馒头我是用自己的钱买的,我扔了与别人没有关系。不对!父母挣钱容易吗我以为,于老师的一块面包说写训练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说

12、写训练材料。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淡薄了,尤其是乱扔面包等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抓住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的。二是寓思想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让小学生自己自己。三是教师不光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还注意抓学生非智力因素,以形成其良好的心理品质。(资料来源:中国基础网语文教学素材)这篇教学课例是由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组成的。其中的课堂实录是全息地记录师生的对话,并把相关的教学活动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对课堂实录的评析并不是上课教师本人的分析与反思,而是由听课者进行的分析与评论。这样的写作方式也可以算是行动研究的成果。因为行动研究的一种形式是由教师与理论工作者合作进行的

13、研究,其研究目的当然也是以改进行动为旨归的。 这篇教学课例在课堂实录方面是非常翔实的,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上加上记录者的简要描述,基本上呈现了这堂课的整体面貌。评析的语言夹杂在课堂实录之中,使得评析的针对性很强。这篇教学课例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缺少教师本人的反思。听课者的评析毕竟是外在的,难以反映出教师本人在当时情境下的心理活动。教师本人反思的缺少,使得读者难以知晓授课者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了有没有达到我原先的设想、我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问题的答案。另外,评析部分都是肯定教师的做法,评析的都是教师做得到位的地方,而没有对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加以分析。这样一来,固然有助于上课教师本人继续发扬做得好的方

14、面,有助于其他教师学_其做得到位的地方,但是,对教师本人而言,可能会忽视其不足方面的改进。总之,实例呈现了教学课例的写作方式之一,即课堂实录+他人的评析。 教学课例2 交换律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学_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_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数学教学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亲历性,落实教学主体性,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一、课堂实录 (一)情境、质疑1.课前谈话:在数学学_中,观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今天上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交换位臵 3.质疑: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数学

15、知识中有没有呢 (二)探究、发现1.汇报,整理算式。请每一个同学独立地举出数学知识中交换位臵、结果不变的例子。(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7 + 121 = 121 + 47 9 4 = 4 9 1210 = lO12 100 + 200 = 200 + 100 326 + 623 = 623 + 326 76 + 32 = 32 + 76 32 2 = 2 32 75 30 = 30 75 2.观察,发现规律。(力求体现自主发现、独立学_的探究过程。) (1)师:上面8个算式你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8个算式分类,第一组:加法算式,第二组:乘法算式。) (2)观

16、察第一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臵,和不变。 (3)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用刚才观察的方法来观察第二组乘法算式,你能用一句话把第二组算式的特点概括出来吗我们每人编了一道题,全班编出了许多道题,两个数相加(乘),交换加数(因数)的位臵,它们的和(积)不变,这条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谁能给这两条规律取个名字 31 + 25 = 25 + 31 (三)巩固、应用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空,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20 45 = ( ) 20 ( ) +165 = 165 + 35 1013 + 214= ( ) + ( ) 48 + ( ) = 72 + (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