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地区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5225859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地区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地区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地区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地区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地区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地区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地区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B+2C+6D+82

2、已知NiFe2O4中Ni为+2价,则Fe的化合价为A+1B+2C+3D+4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4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B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物理性质相同D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5科学家通过测定古生遗

3、骸中碳-14的含量来推断古城的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子数为6B质子数为6C核外电子数为6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6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 B花生油 C面粉 D冰块7下列有关微粒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离子一定不能再分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物质中粒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82019年11月13日14时35分,我国在太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将宁夏一号卫星发射升空。运载火

4、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与氧化剂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AC6H7NBN2H4CCH4DC2H8N29英国化学家戴维将光气与氨作用合成尿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l2 + 4NH3 =2X + CO(NH2)2 ,其中X的化学式为AH2BHClCNH4ClDCl 210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关于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的体积变小D通过气味辨别SO2与CO2气体分子不断运动、不

5、同分子性质不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氖气_;(2)3个铁原子_;(3)-2价的氧元素_;(4)2个氢氧根离子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实验室提供以下所示的常见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 B、_ D_H_。(2)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O2时,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填序号),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为_。(3)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实验室

6、采用该反应来制取O2,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双氧水,则气体发生装置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填序号)。(4)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固体NH4Cl和固体Ca(OH)2加热制得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制取和收集NH3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填序号)。(5)若直接使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O2,O2由_进入;若在装置中充满水,则O2应由_口进入(填编号)。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3月22日一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L

7、eaving no one behind”(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我国纪念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填序号)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2)用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组成的。(3)中国水资源不丰富,且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的方法来消毒及将硬水软化;自来水经常会出现浑浊现象,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14水和水溶液与人类的生活、生

8、产关系密切。(1)某自来水厂生产的主要步骤为: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加一氯胺)净水。这一过程中加明矾的作用是_。一氯胺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请你写出一氯胺的分子式NH2C1所表示的意义。宏观:_,_;微观:_,_。(2)分离混合物,首先要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如:过滤是分离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蒸馏是分离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3)如图是水发生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甲、乙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甲”或“乙”)_,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物理变化的依据是_。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填“吸收”

9、或“释放”)_能量。图中的化学变化是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华同学为了寻找含碳酸钙质量分数超过85%的石灰石,对一样品进行了如下的定量实验: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稀盐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1)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g。(2)试通过计算推断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3)若碳酸钙质量分数超过85%的石灰石其含钙的质量分数为a%,则a的取值范围是_(石灰石样品杂质中不含钙)。16化学小组同学欲测定铜锌合金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1)甲方案:取10 g合

10、金粉末,加入少量稀硫酸后,收集到0.1 g氢气,计算合金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5%。老师指出其测定结果不准确,原因是 。(2)乙方案:取10 g合金粉末,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固体质量为9.9 g。计算合金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详解】硫酸根的化合价-2价,设硫元素化合价为x,则x+(-2)4=-2,故x=+6,故选:C。2、C【详解】已知NiFe2O4中Ni元素为+2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2x+(-2)4=0,则x=+

11、3价。故选:C。3、D【解析】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不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而是形成保护层,错误;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燃烧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火焰也就越高,错误;C、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错误;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变小,正确。故选D。4、C【详解】A、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B、煤不完全燃烧能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所以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说法正确。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它们的物理性质

12、差别很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5、A【解析】试题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6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碳-14的中子数=14-6=8 。故选A。考点:原子的结构6、A【解析】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B、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错误;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错误;D、冰块与水混合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错误。故选A。7、A【详解】A、在化学反应中,离子可

13、以再分,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酸根离子()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意;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物质的粒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不符合题意;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8、D【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C2H8N2。故选D。9、C【详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左边有1个C原子,1个O原子,2个Cl原子,4个N

14、原子和12个H原子;方程式右边有1个C原子,1个O原子,2个N原子,4个H原子和2X;故2X中含有2个N原子,2个Cl原子和8个H原子,故X中含有1个N原子,4个H原子和1个Cl原子,X的化学式为NH4Cl,故选C。10、C【详解】A、自然界中水的循坏,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氧分子,氢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不符合题意;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间隔变小,不是分子体积变小,符合题意;D、通过气味辨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首先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我们能闻到气味,再者是因为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组成,故两种气味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Ne 3Fe 2OH- 【详解】(1)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稀有气体的化学式就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氖气是稀有气体,其化学式为:Ne;(2)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