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心理效应的协同教育解读.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521526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大心理效应的协同教育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十大心理效应的协同教育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十大心理效应的协同教育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十大心理效应的协同教育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十大心理效应的协同教育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大心理效应的协同教育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大心理效应的协同教育解读.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协同教育点评: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

2、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协同教育点评: 条件1.评价者是专家。周边的人都尊重他,他的话表现出权威; 条件2.对评价者深信不疑,对权威的评价深信不疑; 条件3.一切活动都是非常自然地进行。孩子是在无意中获得权威的评价信息; 条件4.在此后的生活中,不要让孩子知道所谓罗森塔尔效应。因此,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带孩子多接触名流人士,让孩子听到这些权威者对孩子“无意”流露的评价。这些评价,都会有罗森塔尔效应产生的。因为这些名流一般都是孩子心中的权威,他们的话孩子都会认可,而这些名流当面一定讲的是正面的评价。多接触,就不会让孩子认为是有意的安排,多安排,孩子也有个选择的机会,不是每一个家长认

3、为的专家孩子都一定认可的。 罗森塔尔效应必须满足以上所有条件才可能发生。家庭教育如果刻意地安排这样符合条件的机会比较难,但尽可能多地带孩子与成功人士接触、交流,如有名人的讲座、演出等活动,带孩子不要完了就走,要尽力寻找机会与这些名人再交流一下,如果他们能对孩子说上一句鼓励的话,比家长一箩筐的赏识教育的话都有效。让孩子保持兴趣做家长希望做的事情协同教育点评:超限效应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

4、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协同教育点评: 条件1.一开始孩子对一件事充满好感,决定要去学习;条件2.家长对这件事反复强调学习的好处,无视孩子的情绪变化;条件3.孩子已经表现出反感了,但他无法阻止家长的继续强调;条件4.家长越发觉孩子没有听进自己的话,得需要进一步强调才会让孩子接受。 孩子的许多学习兴趣、求知欲都是在这个效应中丧失的。学生厌学,何尝不是如此产生!任何时情都有个度,比如做作业、看书、学乐器、画画等等,孩子开始肯定都是当作好事,充满好感的。但如何保持这个

5、好感,绝不是家长反复唠叨、督促、“赏识”所能做到的,而是孩子自己在反复念叨这个事情,督促家长要守约提供孩子学习的条件,是孩子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常常表示出“赏识”。家长做什么能?顺应孩子就可以了。偶尔表示些“不屑一顾”,“不太赞赏”也未尚不可。这是一个鲜活的案例初三女生因被逼学习割腕自杀:我不是学习机器教育新闻东北新闻网 微博 2014-05-17 07:36 “他非要我学,我偏不学,我不是学习机器!”13日晚,招远一名初三女生因父母逼迫学习,感觉家里缺少关爱,于是偷偷割腕自杀,幸好被家人及时发现。14日早上,女孩在医院心理咨询室接受了疏导。13日晚上,一名女孩被众人急匆匆送到毓璜顶医院急诊室

6、,女孩的腕口不停地滴血,医生诊断女孩的手腕肌腱被割断。据了解,这名女孩是招远一所中学的初三学生,因为家长逼迫学习,女孩选择割腕自杀。经过手术,女孩已经脱离危险。14日上午,这名女孩和父亲一起来到医院三楼的心理咨询室,女孩的情绪依然很激动。“高考(微博)高考高考,除了高考什么都没有,天天就是学习,他们一点都不关心我,每天就让我学习,把我当成学习机器,我偏不学。”女孩说,有时候自己不学,父母还责骂她,她感觉在家里缺少关爱。 医生询问女孩不想学习的原因,女孩说:“我喜欢去动物保护协会关爱小动物,喜欢去孤儿院看望孤儿,也可以去敬老院照顾老人,就是不愿意去学校学习。”女孩希望把关爱送给其他需要关爱的人。

7、女孩的父亲面对手腕裹着厚厚纱布的女儿,胸口一阵阵难受,他说,没想到一切为了孩子好的举动,竟然让孩子做出这么偏激的事情。“现在过来咨询的病人每天能有20多个,三分之一都是考试的学生。”毓璜顶医院心理咨询师苏医生介绍,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周边县区高中上来的实验班尖子生,这部分学生承受的压力更大。应对考前焦虑不能搞“特殊化”大考来临,有些家长往往表现得比孩子还要焦虑,如何才能既不增加考生压力,还能恰到好处地关心孩子呢?“不要给孩子定具体的目标,家长每天问今天学习怎么样了,这块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了,问东问西,无形当中给孩子带来一种压力,这不是真的关心孩子。”苏医生建议,学生每天回家以后,别把他当成特殊保护动

8、物大熊猫,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正常对待就可以,千万不能搞特殊。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王慧萍说,家长再着急也不能替孩子考试,如果家长不停催促、监督,孩子会感到厌烦,这些情绪泛化到学习上将适得其反。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出现波动,家长也不能和孩子一起沉浸在负面情绪中。王慧萍建议,如果心理焦虑通过沟通还是无法解决,可以进行必要的辅助治疗。帮助孩子克服一个不良爱好协同教育点评:德西效应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

9、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协同教育点评:条件1.孩子痴迷于一件事;条件2.用孩子也喜欢的东西奖励孩子做这件事;条件3.孩子做这件事转化为为得到奖励做这件事;条件4.如何奖励可以明显量化。 家庭教育中常常会有需要帮助孩子克服一个不良爱好,就

10、可以将这种不良爱好与另一个相对有益于孩子的活动联系起来,并且有益的活动作为奖励。比如孩子痴迷于上网玩一种积分游戏,达到一个积分量,给孩子奖励他看喜欢的动画片。逐步有意识每次奖励看动画片前,都要孩子去上网游戏达到这个积分。再慢慢地要求孩子有更多的积分才可以看动画片。总有那一次,孩子不再为看动画片玩这种积分游戏了。让孩子自觉做一件可以做到的事情协同教育点评:南风效应“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

11、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协同教育点评:条件1.要孩子自觉做一件可以做到的事情;条件2.命令、强制、说教都不能让孩子接受;条件3.有一些孩子非常喜欢的东西与这件事紧密相关;条件4.让孩子非常自然地获得与这件事紧密相关的非常喜欢的东西。比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要求孩子完成作业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孩子喜欢吃妈妈做的一个小吃,或者一种果品,那么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妈妈一定是在为孩子做这个小吃,或者这

12、个果品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就已经放在孩子的旁边了。孩子做作业犹如吃妈妈做的小吃或自己最爱的果品,南风效应自然产生了。 不要急于加长孩子的短板协同教育点评:木桶效应“木桶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来的,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盛水量的多少,决定因素是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较长的其他木板。这一理论最广泛地运用于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许多管理学家将其作为科学依据,强调企业管理中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并且必须特别关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要及时修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教育界的一些专家,将“木桶理论”移植到教育领域,并把其作为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佐证。一个人必须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个人的素质状况

13、是由多方面素质组成的素质结构,其中有优势素质,也有劣势素质;而一个人素质水平的高低,是由劣势素质决定的,所以,一个人必须克服缺点,不能有缺点,不能有短处。结论是:教育重在补短!协同教育点评:条件1.孩子的学习有学得很好的科目;条件2.孩子也有学得很不好的科目;条件3.家长有能力提供孩子课外学习;条件4.孩子愿意接受家长的课外学习安排。引用木桶理论要问的五个“什么”。一个理论有五个“W”,即“what,when,where,who,why”,即针对什么类型事件、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什么对象与什么原因。只有这五个“什么”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够准确地确定一个理论的应用。木桶理论是针对多要素组合的事物如

14、何发挥整体功能最大化这类事件的。个体学生的个性发展,说到底是九种智力要素的协同发展。优势智力要素(长板)与弱势智力要素(短板)组成整体的智力结构(木桶)。人的个性整体功能发挥不是长板决定的,而是短板决定的。舟舟的短板就是智障,所以决定了只能将音乐的理解与指挥的模仿达到现在的水平。如果智障的短板高一些,音乐的理解与指挥的模仿一定会更水平。人的智力结构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形成与被发现的过程,贸然地断定长板与短板是不利于未成年人最优化成长的。因此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不适宜应用木桶理论的长短版来给学生下定论。原因是长短板还在变化之中。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消灭人的生命差异,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恨不

15、得把千人教成一面。其实孩子有一个类似于爱迪生或者乔布斯那样的“喜欢的正是自己的长板”,那么这个孩子肯定是幸福的,快乐的,而且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生命中的辉煌成就。而补短得到的应试分数,只能够说明孩子痛苦过了。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发泄协同教育点评:霍桑效应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们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之为“霍桑效应”。 有人用到教育,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