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澄泥砚的传说.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5210534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澄泥砚的传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黄河澄泥砚的传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黄河澄泥砚的传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黄河澄泥砚的传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黄河澄泥砚的传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河澄泥砚的传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澄泥砚的传说.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澄泥砚与一般石雕砚台所不同的是,澄泥砚是用黄河的泥沙烧制而成。工作室设在窑洞内,既阴凉又防灰尘。和泥不仅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采回的泥沙,要经过细致的筛选、澄清,然后晾干,才能使用。精雕细刻制作澄泥砚所用泥土,是黄河中下游独特的地理环境沉积千年的泥沙。王玲研制的澄泥砚可与古砚媲美作品 哺育砚寓意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作品炎黄二帝砚表现炎黄文化与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工作室鸦雀无声,雕刻师全神贯注。新华网河南频道6月15日讯大河网-大河报报道:砚在古代又称“研”,是用来研磨颜料或墨,作书、绘画必备的文具。澄泥砚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三石一陶”,盛于唐。

2、宋代李之彦砚谱记载:“黄河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今人罕用。”澄泥砚的工艺十分讲究,古法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蜡烧制而成。宋元以后,澄泥砚的地位与端砚相比,已相形见绌,至清乾隆以后,便湮没消失了。除了众多客观原因外,根本原因是其制作技术失传。王玲,原籍安徽太和县,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她着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已故丈夫张存生经过艰辛磨砺,重新研制出已失传几百年的黄河澄泥砚。一般的砚台都是石头雕刻而成的,只有澄泥砚,不仅为泥所制,而且是用黄河的

3、泥沙烧制而成。这,当然更有创意。王玲在保留古法土窑烧制的基础上,选取黄河中下游独特的地理环境中沉积千年的泥沙,大胆创作,更新观念而不失传统,将“泥与火”凝聚成最为简单的语言形式。选泥、采泥、沉溺、澄泥、晾晒、和泥、雕刻、烧制经过诸多繁、杂、奇、特工序之后,当代黄河澄泥砚坚润宜墨,触若童肌,扣若金声,贮墨夏不腐冬不枯,作出字画虫不蛀,加之窑变之因,使得一胎十案,一砚百变,宛如神笔仙手之作,堪称砚中一绝。若置于桌畔案头,既是文房中实用的四宝之一,又是供观赏的艺术珍品。1994年,时任澳大利亚悉尼市市长的曾小龙到郑州的黄河风景名胜区参观,获赠王玲亲手制作的一方黄河澄泥砚。2002年11月,王玲作为中

4、国民间艺术家赴澳大利亚参加中澳建交30周年庆祝活动,已成为上议员的曾小龙在悉尼市的文化交流大会上,拿出珍藏多年的那方黄河澄泥砚向公众推介。黄河澄泥砚由黄河成功走向世界,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更广泛的文化交流。一次,一位马来西亚的华裔老板对王玲说:“来我这里合作开发,现在请你来吧!”王玲摇了摇头:“黄河是我的根,艺术是我的命,离开了黄河我的艺术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张存生简介:张存生(1969-2000),雕塑家,美术家,中国民间工艺大师。安徽界首人,黄河澄泥砚、金沙泥茶具发明人,大型砖雕红楼梦三国演义创作者。生前已为高级工艺美术师。生前曾被评为郑州十大杰出青年

5、,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生前曾担任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郑州市政协委员。 张存生年表:1972年,三岁,开始随作为民间艺人的父亲学习泥艺。 1974-1982年,在学校美术成绩突出,绘画雕塑作品屡获奖励。 1983年,中学毕业,专业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和哥哥在家乡创办乡村工艺美术厂,担任技师。 1984-1986年,县工艺美术厂。 1986年,作为艺术人才被特招到郑州黄河游览区工作。 19861989,独立完成100平米大型砖雕西游记的设计创作。30多家报刊报道,列入中央电视台“神舟风采”栏目内容西游记砖雕小样被新加坡南洋艺术博物馆收藏两版。开展

6、大型砖雕三国演义、红楼梦的创作工作。 1990年,主持发掘中国四大名砚之一“黄河澄泥砚”并获得成功,近乎失传的古代名砚重获新生,获得国家专利。 河南省第三届艺术美术作品展一等奖。作品四件 1991年,黄河澄泥砚系列作品获河南省第二届艺术节精品展一等奖,作品四件被河南省博物馆收藏。 1991年6月,三国演义套砚两件,被新加坡南洋艺苑博物馆收藏。 1992年,黄河澄泥砚系列作品在中国郑州少林武术节中原文化大观园展演优秀作品奖及旅游产品金奖。 1992年,黄河澄泥砚系列作品被国家旅游局、商业部、轻工部、纺织工业部审定为天马金奖。 1992年8月在中国民间美术家协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发表对文化艺术与市场

7、经济的思考并获奖。 1992年9月,张存生与东南大学教授齐康先生合作设计的大型泥塑“南京大屠杀”完成,现陈列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1993年,论文雕刻艺术中的困惑浅谈在河南省民间美术学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发表并荣获一等奖。 1993年9月15日,参加文化部在兰州举办的黄河流域文化艺术精品展,作品佛龛砚,仿汉竹简砚或优秀作品奖。 1993年,被选入国家级科研成果研制功臣名录第二辑,被郑州市评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94年,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一等奖。 1994年,张存生携夫人王玲赴澳大利亚进行学术交流会,并举办作品展览。 1996年5月25日,论文现代意识共享意识空间也是谈当代雕塑

8、综合性艺术特征被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优秀论文集一书采用。 1997年,张存生携夫人王玲赴美国、比利时进行学术交流会,并举办作品展览。获美国爱因斯坦科技贡献金奖杯。获46届尤里卡世界发明金奖、铜奖。 1997年,第六届中国发明专利金奖。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 1998年,黄河金沙泥茶具获第七届中国新技术特别金奖。 1998年,张存生携夫人王玲赴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讲学,并举办作品展览。 1998年10月,被授予“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98年底,被授予“郑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入选年度“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1998年,首届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槐花

9、杯环境雕塑大赛获槐花奖。 1998年,设计创作的砖雕红楼梦三国演义获中国首届民间艺术节金奖,政府颁发最高奖山花奖。 1999年2月16日被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 1999年,张存生设计的作品“九龙晷”被河南省选为迎澳门回归赠送礼品。并获得创意一等奖。 张存生艺术主张:张存生认为,中国砖雕艺术应该是独立成科的大型陶版雕塑艺术,这是砖雕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必然趋势。传统的砖雕只能雕凿在一些烧制好的砖块上,从而限制了砖雕“语言”的丰富性,表现内容的空间也小,制约了艺术家思维方式。 张存生的大型砖雕艺术,首先在“大器”上做文章。他一改传统砖雕的小块雕凿为大型陶版泥塑后再烧制的工艺,随着制陶工艺的不断

10、改进与摸索,张存生还发现了黄河泥沙制出的陶器具有中国钧瓷独特的“窑变”艺术效果,从而增添了砖雕、砚台、茶酒具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圆浮雕以突出画面的主要人物及故事,高浮雕、浅浮雕以表现画面的质感和层次感,阴阳刻线以处理人物背景和故事环境。张存生的砖雕艺术注重表现手法多样化,审美思维多元化,既有传统国画的线条艺术,又有西方油画的质感、厚重感、光彩感;既有中国雕塑艺术的圆润、写实,又有西方雕塑艺术的抽象、夸张与想象。尤其是他的后期作品故事选材精练,人物少,场面大,立意深刻,工笔、写意兼而有之,使画面更具有动态感。可以说,他的砖雕、砚台、茶具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圆熟境界。他说:“传统艺术的落日时,即是

11、突破传统的创新时,人生境界,在圆周上只是一个起点,永无终点。 张存生轶事:砚台研制历经苦难,趁洪水季节到黄河中取泥,捞泥巴的人,自然身上少不了泥巴。当张存生拉着泥巴向回运时,郑州黄河游览区不少游客看到他们脸上、身上的泥浆,不了解实情的人,认为是犯“神经”。 潮湿而又狭窄的斗室里,一张简易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台坯。晚上的游览区失去了白天的喧闹,而台前的灯光却显得更加明亮。一丝不苟的张存生感到疲倦时,东方已发白了。为了研制出高水平的澄泥砚。多少个不这夜,在他工作的地方,只有无声的汗水不停地滴落在泥土里,只有黄河在不息地流着,只在那台小录音机,在他困倦时,为他送上一曲振奋的歌。采访时,看到那台

12、录音机留下的无数个泥指印。不难想到这台录音机在“头悬梁,锥剌骨”中尽的力。 夏天,蚊虫呆咬已习以为常。冬天,手上裂了口,贴上橡皮膏继续干,澄泥砚的制作相当讲究。选好泥,制作出砚坯后,首先是阴干,然后再烧。烧时用黄牛粪和稻糠温火慢慢加温。掌握不好为候,就全泡汤。砚出窑后,还要用墨蜡,米醋和多种名贵草药蒸薰多次。 张存生艺术贡献:一、发掘开发四大名砚之一黄河澄泥砚 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澄泥砚的工艺十分讲究,一般是用丝绢陶泥沉淀所得的极细的泥料经处理后制作而成,也可利用河水自然沉积于绢袋中的细泥制作。然后把河泥晒的微干,加入黄丹等料,再放在泥模中,泥压紧成坯,用竹刀刻成砚的大

13、体形状,然后再用金属刻刀进行精雕细琢,在日光下曝晒干燥,加麦糠等入窑中烧成陶质,取出后加墨蜡、米醋上笼蒸一下,这样就最终制成,其质地坚硬细密,发墨而不伤笔头,前人多有赞誉,明代高濂赞其曰:澄泥砚品砚以为第一,因其质细如石,其坚如玉故耳。其性能有:一匙之水,经旬不涸,一洼之墨,盛暑不干。历来为文人雅士之赏物,澄泥砚的质量可以从颜色上加以鉴别,鳝鱼黄为最佳,绿头青次之,玫瑰红又次之,黄颜色上如有斑点的叫砂斑点,斑点大的叫豆瓣砂,小的称绿豆砂,如有大、小两种斑点的更好。 澄泥砚的雕刻造型也很多,有山水、人物、花卉、飞禽走兽、书法、印章等,也能根据诗意进行创意造型,如举杯邀月、独钓寒江、红杏出墙、孤帆

14、远影、明月松石等。 澄泥砚一度绝迹,张存生携夫人王玲为恢复传统工艺进行艰苦的澄泥砚研制,后试制成功,在品质上与古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制作的澄泥砚造型优雅细腻,重若金石,叩之铿然有金石之声。1991年获得国家专利,并荣获国家旅游局、商业部组织评比的天马奖。 黄河澄泥砚是以黄河沉积泥土为原料,经多种名贵草药熏蒸后,通过繁、杂、奇特工艺,人工雕刻烧制而成。黄河澄泥砚质地坚硬细腻,含津益墨,磨墨细腻,贮墨夏不腐冬不枯,作出字画虫不蛀,故其不仅倍受文人墨客的钟爱,而且成为收藏家的珍品,堪称华夏文化的瑰宝,中国艺术的奇苑,是一种集实用性、鉴赏性为一体的新型砚台。黄河澄泥砚出于陶,而胜于瓷,华于玉,触若童

15、肌,扣若镏金声,视之光彩照人,日光下呈现出的鲤鱼黄、蟹壳灰、绿豆青、玫瑰红等艳丽色彩相映成辉,争奇斗艳的窑变图案使黄河澄泥砚一胎十案,一砚百变,虽神笔仙手亦自叹。黄河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齐名,被世人列为中国四大名砚。 张存生烧制的澄泥砚工艺考究,造型独特,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现代审美风范。砚出窑后,还要用墨蜡、米醋和多种名贵草药蒸薰数次。经过诸多繁杂工艺制作而成的黄河澄泥砚,坚而柔、细而润、呵之泽、扣似金、赛似玉、且因窑变而色彩纷呈,或豆青、或鳝黄、或蟹壳灰、或玫瑰红,同一砚出现黑白交融、黄灰相间的自然图案。上好的黄河澄泥砚积墨不腐,冬不冻,夏不枯,写字作画清香四溢。 主要有: 龙砚:黄河澄泥砚中极具传统文化和收藏价值的作品,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文化象征,以金沙工艺体现出来黄河文化的神韵,从而演绎出古今文房珍宝的艺术赏奥。此砚工艺复杂,有雕有塑,窑变效果明显,艺术风格成熟,光彩华表,为当代文人的钟爱。 南瓜砚:乃砚中珍品,造型绝伦,虚静祥和,层次丰富,纤毫毕现,妙似天然,显大家风范,定为文房奇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