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推车欧规美规总结09.09.26.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5210369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推车欧规美规总结09.09.2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手推车欧规美规总结09.09.2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手推车欧规美规总结09.09.2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手推车欧规美规总结09.09.2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手推车欧规美规总结09.09.2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推车欧规美规总结09.09.2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推车欧规美规总结09.09.26.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推车美规*欧规重點總結ASTM-F833-2009版EN-1888 -2003 With (2005+A1+A2+A3)1.危险间隙: 在制造商推荐使用的位置进行检测 , 介于5.339.53mm之间的孔或间隙, 如果其厚度小于9.53mm并其深度在9.53mm之內; 那么該孔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其厚度小于9.53mm其深度大于9.53mm; 那么該孔是不可接受的.1.危险间隙:(1)车台于婴儿可接触区域内不可有介于512mm之间的开口.孔或间隙.除非其深度小于10mm.(间隙测试棒尖端为一个半球).2)车台于婴儿脚指可接触区域不可有开口介于2545mm之间的间隙.除非其深度小于10mm.

2、(其测试棒尖端要成一个圆锥体成30度角; ( 這個要求不包括束縛系統部件 )2.剪力和压力点:车台在结构设计时,必须防止零(部)件相互移动时产生5.339.53mm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小孩被意外剪伤或压伤; ( 這個要求不包括附屬件中的移動部件; (如:傘蓋,儲存插銷及菜藍等). 2.剪力和压力点: 在小孩可接触区域内不得有可闭合到介于512mm的剪力和压力点; ( 這個要求不包括成人操作移動的部件; (如:脚踏板,背靠,换向手把的调节,等). 3.同EN18883.小物体测试 :为避免小对象的摄取和吸入,零件在没有压缩及无论从任何方向都不能埋入小对象测试筒. 4.暴露的弹簧 : 当车台做静态

3、负重测试时要防止其产生大于5.33mm的间隙,否则其间隙需有保护物或被覆盖;4.无.5.保护零件: 如果小孩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或牙齿抓取到此零件 ,或两相邻的零件有至少1.0mm的间隙或可被小孩的姆指和食指或牙齿抓取到,则需过3in.lbs扭力与67N拉力测试;5.机械零件固定性:当施力90N于车辆机构零件的任何方向时,零件不得脱落 ; ( 此零件为安全操作不可少)6.停车装置:(剎车)放40lb重物或是制造商建議的最大重量(兩者中較重的)于座位中心, 使用剎车,放车台在12度倾斜面, 表面覆盖120号的砂纸。剎车轮是在倾斜面高的位置 , 并维持10秒。重复此项测试于剎车轮在倾斜面低的位置;测试

4、后车轮旋转不得超过90度;6.停车装置:1) 放荷重A(9kg)或B(15kg)于提兰(CS)或座椅,菜兰至少2kg,置车台于覆盖80号砂纸的9斜面上,咬合停车装置,使其到达平衡状态,用文件块做一记号,松开剎车装置至下一齿,达到平衡状态后,用文件块做第二记号; 量测试两点记号的距离不可大于90mm 2) 放車台垂直放于測試平台上, 按相應要求負重后, 咬合剎車踏板, 然后將平台調成9度斜台, 前輪調成車台正常行駛方向, 不用定向, 于斜台上維持1分釧, 剎車踏板不可打開, 車台不可移動.7.无7.座椅背靠:放歐規角度板在座椅上, 然后放15kg的標準法碼在座椅上, 進行測量座椅的角度.1. 背

5、靠和座椅的最小角度必须大于100度.背靠长度必须至少为380mm; 2. 背靠和座椅的最大角度如小于150度, 則此座椅不适合6個月以下嬰兒使用, 車台上要有以下警語: 警告: 此座椅不适合6個月以下小孩使用. 3. 座椅里面的绳子, 细线和其它窄的布类当施力25N其悬空长度不能超过220mm ; (此要求不适应于安全带束缚装置)8. 無8. 座椅防織部件頭靠測試無論背靠和座椅的角度大于或小于150度时, 车台之纺织部件功能要求需能通过如下测试:依制造商说明 ,封闭车台后面开口, (車篷和傘蓋的后部分) 在15度斜台上,将车台固定在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上,让车台垂直(横放)于15度斜台上,

6、将5kg重的测试圆球置于座椅中心,将车台前轮抬起15度让球体自由滚动 , 然后再车台反向测试 , 测试过程中圆球不可滚出车台.9.静态负重: 1).婴儿车放100lbf(445N)重物或2.5倍制造商建議的最大重量(兩者中較重的)於座椅上.維持60秒. 搖籃車負荷50lbs于座椅中心.如果是可轉換的搖籃車/嬰兒車則兩者都要測試.2).加Car seat时Car seat上负重50lbf (222N); 嬰兒車的脚踏板中心负重501b或1.25倍制造商建議的最大重量(兩者中較重的)且分布在3x 6x 3/4英吋厚的木块。测试后车台不得变形,翻倒;或零部件产生锐利边,尖锐点和小对象.9.无.10

7、. 無10. 提籃或座椅的釋放机构評估 提篮或座椅按制造说明固定在车架上时,表明提篮或座椅已正确地放置并锁定在车架上.提籃或座椅的釋机构须符合以下其中一项要求:a) 提篮或座椅与車架连接起来后, 其释放装置的最小力度应为50牛,或b) 至少要有两个连续的动作去释放提篮或座椅或固定装置,在执行第二个动作时必须维持第一个动作,或c) 至少要求两个同时独立的动作去释放提篮或座椅或固定装置;d) 多于两个独立的动作去释放提篮或座椅.11.稳定性测试:1).放婴儿模型于车台座椅中,用安全带正常束缚.置车台于12斜面上(背靠需在每一段都要测试).使用一档块在测试台面阻止车辆移动; 2).脚踏板调整至最低位

8、置,放车台于水平面,施力40LB(178N)于脚踏板之前边不超过1”处;测试时车台于各方向均不可翻倒;11.稳定性测试:放荷重9kg于提兰(CS)或放荷重15kg于步车上,荷重之中心点需与背靠和座椅的边接处相垂直;分别以向前,向后,向侧边放于12测试台上,轮子使用长方形档块档住;车台于各方向均不可翻倒;12.安全带要求:将测试高12英寸 , 直径5.37英寸的测试圆筒完全接触座椅靠背,调整腰带使其成一直线 ,测量以下数据:1). 腰带的固定点须在测试圆筒的2-in5-in之间; 2).胯带固定位置需被测试圆筒压住,即跨带固定点距离座椅与背靠连接线最多不能大于5.37英寸3).腰带束缚圆筒后 ,

9、 不能插入直径1英寸的测试探针.4).调整胯带至最大长度, 并将胯带拉至测试圆筒之最高点,测量腰带的最低边须在测试圆筒的4.5-in7.5-in之间;2).肩带潜在固定点的高度应在离手推车背靠及座椅的10.5in正负1in和12.5in正负1in处;当座椅设定负重大于18.1kg(40lbs)时,则应有一个处在15in正负1in处的潜在固定点;12.安全带要求 : 1). 胯带应必须和其它束缚装置一起结合使用; 2).座椅必须有安全带装置和D型环,且至少要有腰带和胯带或五点式安全带;且此安全带可调整; 3).腰带和胯带的宽度至少为20mm; 4).肩带的宽度至少为15mm; 5).安全带束缚系

10、统有效性要求:a.将背靠调整至最小角度(即直立狀態),把测试荷重块D(9kg)放置于座椅中心 ,把腰带固定在测试荷重块上,不能有任何松驰,并且要把腰带放置有腿根上面, 肩带置于最高位置,且肩带与测试荷重间需能通过30mm的立方块隔板,然后将车台向前.向后两个方向各旋转360度, 测试荷重块D不可从车台中跌落出来; b.当背靠角度大于150度时,将背靠调整至最大角度(即最傾斜位置),把测试治具鉸鏈板放置于荷重块D0(3.7kg)背后,调整腰带使之束缚在荷重块D0上,不能有任何松驰,并且要把腰带放置在腿根上面,肩带置于最高位置,且不能有任何松驰,然后抽掉测试治具, 将车台向前.向后两个方向各旋转3

11、60度,测试荷重块D0不可从车台中跌落出来; 12.安全带测试:1). 施力200N于安全带各固定点及扣具, 维持10秒.每5秒测试一次, 连續测试5次. 2) 移除任何可移开的软件. 将靠背调整至最直立的位置, 在车辆放CAMI标准II假人系牢安全带.当施力2 1bf(9N)时,安全带和假人之间的间隙至少须为1/4in (6mm).使用專用鉤测定束缚的松紧度,移除CAMI标准II假人. 保持腰帶的松緊狀況,放一个5-lb(2.2-kg)的重物于座椅中心并分布在6*6*(3/4)in的木板上.在背靠的前面建立一水平参考线(LineA)和在平面B垂直于靠背安全带固定点C .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施

12、力(1/2) lbf (2.2N)于安全带和在水平( LineA)于E点的前面量测D1.从E点施力7lbf(31N)和量测D2. D2-D1移动不可超过2英寸(51mm).3).背靠调至直立位置, 正常束缚dummy 假人于座椅, 用绳子绑住婴儿的脚, 水平施力200N, 维持10秒, 每5秒一次, 连测5次. 举起车台 , 往后旋转360,再往侧边旋转360,dummy不得掉出.测试后扣具不可分离或滑动超过1英寸 及dummy不能完全脱离.12.安全带测试 :1). 在最危险的方向,逐渐地施力150 N至安全带束缚装置的每个固定点,维持此施力1分钟。 2). 如果超过1个安全带固定在相同点或

13、在一个20 mm半径范围,150 N必须同时施力在每个安全带。 3). 施200 N的拉力于安全扣两端维持1分钟;4). 测试后扣具不可分开, 固定点不可断开 ; 4) 束缚系统调节裝置左右安全帶的有限长度约为125mm.将带子的其中一端用钳子夹住,另外一端固定到测力计的夹头上,两夹头之间的距离为200mm.在靠近夹头的边缘画记号于带子两端,以 (50010) mm/min的速度拉动夹头, 拉至100N后停止,將两夹头距离减少到150mm,接著逐渐施力拉到100N就停止,再回复两夹头间的距离到150mm,如此重复测试10次.以最初所做的记号为准,测量两个夹头间的距离,此呎寸与原始呎寸200mm

14、之间的差异就是束缚系统(安全带)滑动的距离.此滑動量不可超過20MM.13无.13.轮子强度:1) 测试前折装轮子200次.2)2)于轮子绕轴转动(拆卸)的方向施力200N,维持2分钟.测试后 , 轮子不得脱落,变形,且轮组功能必须正常;14.提籃或座椅与車架固定裝置的強度及耐久性 1) 將座椅或提籃与車架固定裝置裝拆200次后,須結构功能OK. 2) 取耐久后的車台放相應規格的法碼于座椅或提籃上, 慢慢地把附有测试荷重的车台按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旋转100, (与輪面成一條直線, 此假想的直線与地面成100度角.) 測試后, 座椅或提籃与車架的固定裝置不可脫開及分離.15.乘座者区域: 背靠若可调整至大于150之任何位置, 根据说明书及其它指示,封闭车台各个开口.使用3英吋探头配合拉/压力计,慢慢地施力 90N于乘座者区域内之任何开口并维持10秒 测试时3”探头不能通过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