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5208107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摘要:初中地理新课标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多角度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与初中地理课程进行有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多样化多方面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理教学都要运用现代代信息技术,而是根据需要进行整合优化,达到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积极性;营造气氛;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比较艰难的教学任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在小学阶段几乎没有接受专门的地理知识,缺乏地理基础知识,也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地理思维能力.中学地理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较抽象,一些地理事物是大

2、家没有见过或者是根本看不到的.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语言或图片进行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一些地理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无法实地观察或者抽象的地理事物以便形成正确的表象,对地理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初步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其形声具备,动静结合,交互性强等特点而具有的突出优势解决地理事物宏观远距离难以感知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认识地理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例

3、如,关于地球的自传和公转,一直以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都是一个重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教师教着费劲而学生学着吃力.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助flash动画演示引发学生思考:地球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假如地球不自转,平行的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会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继而演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动画。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假如地球不公转,地球上会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再演示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四季的更替画面。利用多媒体将这些复杂的变化过程,生动和直观地演示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使学生更容易融入思考和集体讨论氛围之中,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4、了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营造合作学习气氛 将信息技?g与地理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可以全面提高学生感知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地理探究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以发展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教授滔滔黄河关于黄河的含沙量知识.教师提出问题: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会带来什么结果?这些泥沙是否都随着河流流入海洋了呢?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展示“地上河”的图片。配以黄河历史决口洪水泛滥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灾害的图片.教师顺理成章解释“地上河”形成原因。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为学生营造

5、与他人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既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意识,也为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德育教育的?B透 地理课程目标的设计还在资源意识、环境意识方面给予了关注:让学生学会关心周围环境乃至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人文特征;理解人类的不同生活状况.促进应使学生懂得,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保护环境,是人类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一些环境污染等情景再现,直接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如在讲解地震、泥石流、洪水、干旱、塌方、滑坡等这些自然灾害时,我们可以利用画面展示来创设情境

6、,再现灾害现象带来的危害,例如:回放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日本大地震和海啸,舟曲泥石流,鄱阳湖的干涸再现当时的灾情,让学生分析其成因、关联性及带来的危害,引起学生对情境、事件的感知,从而引发他们的情绪情感结合在一起以强化记忆,加深印象,从而意识到认识并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讲解有关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知识时,将一些有关旅游方面的新闻片放给学生看,让他们从现实中感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合理化建议。如旅游卫视的广告:两秒钟我们就毁掉足球场大的一片树林。如果让学生结合广告联系生活中滥采滥伐、毁林开荒现象,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评价,得出保护环境、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学生既有兴趣又留

7、下深刻印象,还能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位置,具有空间观念强、数量大、分布广等特点。空间意识主要运用于学习经纬度分布、海陆分布、山地的坡向分布等,以及地理事物间的相对位置.而对于79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下子接受如此大量的地理事物名称,并且了解它们的具体分布及相对位置实属不易,难免产生畏学、厌学的心理.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把各种地理事实材料平面的和立体的、静止的地理事物图像和动态的变化过程、外部的形态和内部的结构等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例如,在讲解大洲

8、和大洋这部分内容时,利用Google Earth软件为平台,将标明七大洲四大洋的旋转的“地球”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通过鼠标任意旋转“地球”,从中找到任一大洲和大洋的位置.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不仅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还有利于学生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空间观念。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现代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之一。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常规,创新教学观念,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推进现代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途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努力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实现高效地理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斌,于波.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地理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4) 2苗振。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机整合J。信息化建设,2016,(02) 3虞安。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