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和达成教学目标.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5201090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制定和达成教学目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制定和达成教学目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制定和达成教学目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制定和达成教学目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制定和达成教学目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制定和达成教学目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制定和达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可以说是为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改变旧的教育理念,必须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设计的封闭模式,代之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开发的教学目标设计。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涵盖工具和人文的内容,认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侧重语文能力的培养。然而

2、,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常常偏离了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他们设计的语文教学目标上,常看到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了什么,了解了什么,但很少提到学生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法达到规定的目标。每个教师在设计课时目标时应有这样一种意识:这堂课应该在学生的语文能力结构中增添哪些新的内容?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为每一个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整体设计,突出语文实践性的特点,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所以我认为,首先要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如两小儿辩日这一

3、课,老师设计的课时目标其中之一是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滋味,力求熟读成诵。为达成这一课时目标,老师先让学生小组内疏通文章,将课文读懂、读通顺。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浅谈对重点词“笑”的理解,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学习,分清“辩斗”的观点后,再反复诵读,促使学生对两小儿“笑”有深入、独特的感悟,这个时候再让学生尝试性背诵,学生自然水到渠成。再如桂林山水一课,在导读中提到注重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自行寻找学习目标,确定学习重点,理解教学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应是多读多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该如何达成这个教学目标呢?

4、如何体现这个“三维”关系呢?应先从找重点词入手,从对重点词的理解去揣摩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方法,让学生去感知,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和熏陶,逐步学会欣赏,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增加文化底蕴。课下让学生以畅谈或写随记的方式来自由地表达他们读文、学文后的独特感受。可以针对文章内容来写;可以针对某一个词、句;可以针对文章的写作等方面,只要是自己的独特的认识和体会,让他们的独特感受成为他们学习欣赏课文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教师硬行规定情感目标的范围和教师施加的教育内容,由此去引导学生体验、探索 ,达到教学目标。第二,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5、如两小儿辩日这一课,老师针对“孔子不能决”这个问题,精心组织“如何看待孔子不能决”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各抒己见。从学生写出各自收获和体会这一过程中,学生用简单的符号表白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体验,这是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学生真正悟出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也体会了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一设计,无疑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顺便再说说作文教学方面。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 ,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由此,在制定作文教学目标时,应多接近学

6、生的生活,理解学生的情感。如十一册第六次作文是以“啊!我发现了”为题,这次习作是让学生写自己的发现,可以写平时观察中的发现,可以写学习中的发现,也可以写实际制作中的发现,只要是自己的发现就行。我先让学生区分“发现”和“发明”的不同含义,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我发现学生有点茫然:他们不明白自己的发现对不对,能不能写。我想起了童年的发现这一课,作者童年的发现是多么幼稚,可他却那么“振振有辞”,让人看到了一个可爱天真的孩童形象。于是我告诉学生,只要是你自己发现的,自己分析的,自己思考的,自己认为有理有据的,都可以写,无需去求证你的发现的正误。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与自

7、己的生活紧密相连而又妙趣横生。我的一个学生写出了一篇文章叫我发现了恐龙化石,初一看让我忍俊不禁,可他自以为周密的推断和有理有据的说明,表达了他天真的思想,看到了他执著的可爱!真不失为一篇好文章。第三,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但要重视知识与能力,情感价值观,还要注重过程与方式。它应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式学习铺设基石。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不能只考虑学生学什么,获得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受到什么样的思想教育,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究的余地,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再如两小儿辩日

8、这一课,老师解破课题,假以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启发学生温故知新,让学生自己悟出题意,并消除了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对学好课文充满信心。老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章之后,再从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弄懂两小儿“辩斗”的内容,又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分清了“辩斗”的观点和理由,引出两小儿“孰是孰非”的问题,大家通协合作,共同解开“辩日”之谜。又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为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因此,我设定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讨论,理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不同评价的内涵及对人体健康成

9、长的作用,体会父母的爱;自读感悟,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为达到理解两种不同评价的内涵,体会父母的爱的目的,我让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文章词、句、段的体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心里话,写下自己的点滴体会,之后与同学交流。这样深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他们谈到自己曾经对父母的误解,现在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表示要爱戴自己的父母,体谅他们,好好学习,报答父母,让人感到无比欣慰。综上所述,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奋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参照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整体提高,便是达成了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