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5196126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共和国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等。”这些建设项目的新建A.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B。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C. 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D。 工业生产出现了冒进倾向【答案】B【解析】【详解】结

2、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和国“汽车厂、飞机制造厂”等项目的新建与国家开展一五计划有关,在此期间,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故选B。“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指的是三大改造,与材料这些建设项目的新建没有关联,排除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出于共和国的基本国情的正确考量,不存在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说法,排除C;材料提到了共和国的日新月异,说明发展较快,这与生产过程中的冒进倾向没有关联,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成就,学生联系所学一五计划的成就即可作出判断。2.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中写道:“小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不能使用

3、机器,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把小社合并为大社.”这表明,我国正在推进A。 农业合作化B. 人民公社化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1955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三大改造,在农村实行农业生产合作化,故选A.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改革开放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D。【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改造,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时间。3。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所有制构成示意图。据此判断,该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 向社会主义过渡

4、时期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 十年“文革时期D.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实行三大改造,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的比例逐步扩大,而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则逐步被消灭,这符合饼状图中各种经济形式的数据比例,故选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十年“文革时期,中国都只有唯一的公有制经济,排除BC;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比例不可能这么小,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处理分析能力,学生需要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历史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对材料有一准确的理解。

5、4.1961年中央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据表中信息推断最合理的是时间会议主要议题和会议成果1961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1961年8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点是工业问题,其次是粮食问题;通过工业七十条,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1961年10月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专门讨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问题A. 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B。 农业合作化造成严重后果C.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D。 中央已着手调整国民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1961年“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等信息可知,中国在经历三年经济困难之后,已经意

6、识到了人民公社体制带来的某些问题,并开始着手去调整国民经济,故选D。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工业化的具体成就,排除A;材料中会议的召开是在解决问题,它并涉及对农业合作化的后果进行分析,排除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到1965年才基本完成,排除C。5。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说明A。 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社会共识B。 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发展C。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D。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历程艰难【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社

7、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等信息可知,中共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入,而这种认识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深入的,故选B。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才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市场经济体制在80年代不可能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排除A;C项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排除;材料并未表现出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排除D。6。下图中序号标注的地区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其中,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窗口在A. 处B. 处C. 处D. 处【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别是深圳、上

8、海、武汉、北京,其中深圳被设为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窗口,故选A。BCD均不符合“最早”的设定,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对外开放及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在复习这一章节时要对照地图按“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顺序依次记忆。7.邓小平晚年曾遗憾地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以下对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表述正确的是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新发展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浦东的开放,是中共中央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

9、着眼,做出的重大决策,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其在开放后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了拉动上海和长江流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故正确,选C。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内地沿江沿边城市的开发和开放,而不是浦东,故错误,排除ABD。8.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民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急剧上升,在1929年之前达到顶峰,此时超过50%的国民收入为前10%的人群占有。该现象A. 加速了经济危机的到来B。 暴露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C。 反映社会生产能力不足D。 刺激了国民消费能力的增长【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收入不平等程度急剧上升“超过50的国民收入为前10%的人群占有”可知,20世纪

10、20年代的美国贫富分化严重,广大民众想买的却没钱买,财富集中在少数寡头手里,这导致了商品的相对过剩,从而加速了经济危机的到来,故选A。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奉行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排除B;经济危机的发生是因为生产相对过剩,排除C;财富日益集中于少数人手里,国民消费能力下降,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学生依据材料“收入不平等程度急剧上升”“超过50的国民收入为前10的人群占有的描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相应推理即可。9.被赞誉为“沙漠之钻”的胡佛大坝于1931年3月开工,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这表明,胡佛政府A. 放弃自由放任的

11、政策B。 开始部分干预经济C。 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D. 奉行“凯恩斯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可知,胡佛总统面对经济危机,试图通过修建向胡佛大坝这样的建设工程来解决部分的失业问题,这表明胡佛开始对经济进行部分干预,故选B。胡佛坚信资本主义制度的自行调节能力,总体上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排除A;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奉行“凯恩斯主义”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排除CD.10。1935年4月,美国成立了工程振兴局,该局雇佣工人的工资每月大约50美元,相当于失业救济金的两倍。这一举措A。 标志着美国福利制度的建立B. 消除了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C。 有利于提高

12、人们的就业热情D。 限制了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该局雇佣工人的工资每月大约50美元,相当于失业救济金的两倍”可知,这一举措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就业热情,毕竟收入比领救济金高多了,故选C.美国政府这一举措旨引导人们去积极就业,而不是让人们躺着数钱,不能体现美国福利制度的建立,排除A;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不可能消除,排除B;材料并未对企业的产量做出明确的限制,无法确知这是否会限制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排除D。11。1938年2月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规定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该立法的

13、目的主要是A. 提高农产品价格B.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C. 刺激农产品出口D. 缓解农村就业压力【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可知,美国政府对农业实行减耕减产的政策,这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提高,故选A.政府对减耕减产的农民给予补贴,这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排除B;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不利于农产品的出口,排除C;减耕减产即意味着不需要那么多的农业工人帮忙干活,这显然没有缓解农村的就业压力,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减耕减产”的含义对选项作出合理的推断。12。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欧各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

14、找政府”的消费心态日益膨胀,一度使得西欧各国储蓄率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经济危机的爆发B。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C。 “新经济”的出现D。 “福利国家”的建立【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找政府”“西欧各国储蓄率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可知,这一时期的西欧人普遍不愿储蓄,因为政府会为他们的生活买单,这得益于西欧“福利国家”的建立,故选D。如果是经济危机爆发,则政府也无力为这种消费心态买单,排除A;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则无需仰仗政府救济,排除B;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排除C.【点睛】本题考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生根据

15、材料提供的时间信息和当时西欧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找政府的消费心态即可作出判断。13.撒切尔夫人(19791990担任英国首相)上台后,将20家大型国企私有化,包括捷豹汽车、英国电讯、英国石油及工厂和港口等。这一举措A。 加大了国家干预的力度B。 是“凯恩斯主义的运用C。 全面恢复自由放任政策D. 推动“混合经济的出现【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混合经济的特征是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这与撒切尔夫人“将20家大型国企私有化”的做法一致,故选D。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的做法减少了国家对政府的干预,他们放弃了凯恩斯主义,改行货币主义政策,故AB错误,排除;英国并没有就此完全放弃国家在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全面恢复自由放任政策”的说法属于过度解读,排除C。14.“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材料描述的政策A。 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