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5194486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新人教版一、 教学目标1、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中的重要人物和史事; 春秋战国纷争的历史影响2、分析:齐国、晋国得以称霸的原因 3、比较: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的不同特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齐、晋称霸难点: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由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导入西周灭亡及东周开始 (二)、授新课: 1、学习目标2、教师讲述东周的分期3、春秋争霸(第一课时)(1)自主学习(5分钟)(2)教师设问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春秋时期会出现诸侯争霸? 通过东西周实力对比表引导学生归纳周王室的衰微;通过

2、“温故知新”,由图示引导学生分析分封制的弊端,归纳出分封制导致的弊端,以及王室衰微与争霸之间的因果关系 (3)通过图片简介春秋五霸 (4)齐恒公最先称霸的原因 通过地图,让学生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齐国的地利,得出齐国称霸的环境资源; 通过讲述改革内容,引导学生讨论改革措施的作用,明确改革与强国之间的关系; 教师补充,并由学生归纳出齐恒公最先称霸的原因。 (5)晋文公称霸的原因 通过讲述改革内容,引导学生讨论改革措施的作用 通过“看图说史”,让学生看图讲述“城濮之战”,并了解“退避三舍”的典故 动脑筋:齐恒公、晋文公能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导出:改革是强国之路 (6)吴越争霸:教师做补充,

3、并让学生讲述“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的典故 (7)动脑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你是怎么看的?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并归纳春秋争霸的影响 4、战国七雄(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5分钟)(3)教师简单讲述“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的故事,导出战国七雄的形成 (4)通过口诀与方位图,让学生形成战国七雄的时空观 (5)自学检测:战争表格填充 (6)教师通过动态图讲述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的经过及当中的典故,播放桂陵之战视频 (7)引导学生归纳影响 5、探究: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的不同特点 6、小结 (四)、当堂训练1.历史朝代顺序歌中有“东周分两段”

4、这样一句。这里的“东周”开始的时间是:A.公元前770年 B.公元前476年 C.公元前475年 D.公元前2212.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连丧葬费都筹集不出。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A.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 B.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 C.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D.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3.历史兴趣小组在讨论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时形成以下观点,你认为下列不属于齐桓公称霸原因的是: 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管仲的改革壮大了力量4.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

5、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5.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为了称霸,努力发展本国实力,都很重视:训练军队 发展生产改革内政远交近攻 A. B. C. D.6.对春秋时期各国的争霸战争,评价正确的是:争霸给人民带来了种种灾难小国被灭,出现了一些大国,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争霸进一步削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A. B. C. D.7.有一个国家,既是西周初年分封的主要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这个国家是:A.齐国 B.秦国 C.楚国 D.赵国8.下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马小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齐国的位置应是:9.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 “战国”因战争众多,交战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牧野之战 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