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地形与地势教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5193824 上传时间:2024-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明—地形与地势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张明—地形与地势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张明—地形与地势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张明—地形与地势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张明—地形与地势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明—地形与地势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明—地形与地势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山中学 2017 - 2018 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案主备人: 张明 副备人: 周次星期班级课题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课时1学习目标1.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 2. 读图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海拔和主要地形。3. 理解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及水能的影响。重点内容解决措施、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并记忆我国的地势特征。、读图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海拔和主要的地形类型。预习自学,概念对比,读图识图,小组合作等。难点 1、理解分析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流向、交通及水能资源的影响。分项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等。教学方法归纳

2、总结、概念对比,读图分析,小组合作等。课前准备多媒体情境导入 教师:大家来一起看这几首诗,意思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学生:它们都说出了河流向东。教师:我国河流大多都向东流,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河流东流的原因。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读诗文,了解我国河流东流,引导学生思考原因,引入本节内容。二 展示学习目标。、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并记忆我国的地势特征。(重点 )、读图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海拔和主要的地形类型。(重点 )、理解分析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流向、交通及水能资源的影响。(难点)让学生通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

3、自主学习的效率。三 齐读课文,自主学习。通读学习目标后,让学生齐读课文一遍,带着学习目标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书中划出重难点内容,并找学生完成多媒体课件中相关填空题。四 新知学习。引导学生完成填空题,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后,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过程。首先进行概念对比,分析地形和地势两个概念,二者学生容易混淆,不能很好地区分二者的区别,通过两个概念的对比,同时举例回顾所学旧知识:我国的五种主要地形类和亚洲的地势特点,把知识有效的串联起来,通过对比分析,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其次,通过展示我国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和课本中的地形剖面图,让学生理解我国地势的西高东低的特点。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引导学生读图分

4、析,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分布状况,通过图例,了解不同地区的大概高度,引导学生得出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同时,通过新图地势阶梯图,让学生判断我国地势的特点,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让学生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接下来,展示我国地势阶梯划分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势阶梯的具体划分,了解第一,第二级阶梯和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引导学生思考,三界阶梯的划分依据是什么?通过地图不同高度,引导学生得出我国地势阶梯划分依据是平均海拔高度。在此之后,结合课本P28页活动一,让学生加强对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理解记忆,由学生自由填写,并找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进入下一环节,学习三级地势阶梯的

5、海拔及主要高度。让学生结合课本P27页,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及文字说明,了解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海拔和主要地形。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地势三级阶梯的海拔和主要地形,结合地势阶梯分界线完成相关表格,以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小结完成之后,结合课本结合课本P28页活动二,让学生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本表格,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之后,抽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一起验证对错,以加强学生知识联系和应用能力。完成表格之后,进入本节的难点内容,我国地势特点的影响。让学生分组,分组讨论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流向、交通和水能的影响。由学生小组先结合课本进行讨论,讨论之后,进行引导学习。展示我国地势阶梯的模

6、拟图,看海洋风吹来的方向,思考对气候与河流的影响。模拟我国地势东高西低,会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得出我国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思考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后,引导学生思考地势特征对交通的影响,再此要让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思考地势对交通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好处是河流便于沟通东西,不利是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的阻碍。最后,展示我国水能资源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读图,了解我国水能分布情况,指出我国水能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思考该地区位于什么地方。得出我国地势对水能资源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完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流向、交通和水能的影响,进行总结,系统的条理性的分析地势特征的影响。结合课本P29页课本活动三,分析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与地势的关系。展示我国水电站分布情况,让学生思考水电站的分布特点,并试着分析归纳其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我国水电站的分布特点:地势阶梯交界处和河流的上游。引导学生思考水电站分布原因,从地势和流速两方面思考,从而得出我国水电站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五 课堂小结。以上是本节的主要内容,学完进行总结,展示本节内容的知识脉络,我国的地势,地势的特点,具体划分及其影响,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脉络梳理,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记忆。 六 习题检测。最后进行习题检测,用习题检测学生学习成果,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