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长在工业经济表彰会致辞.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5193462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市长在工业经济表彰会致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市长在工业经济表彰会致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市长在工业经济表彰会致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市长在工业经济表彰会致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年市长在工业经济表彰会致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市长在工业经济表彰会致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市长在工业经济表彰会致辞.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长在工业经济表彰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22年度工业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发动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决信心,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刚刚,葛生副秘书长宣读了表彰决定,会上对2022年度工业经济先进县区、10强企业、上台阶企业、创业明星、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优秀乡镇、工业经济和全民创业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4家单位分别作了典型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各地结合实际,互相学习借鉴,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决加快工业发展的信心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

2、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全面实施125工业振兴计划,不断增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竞争力,全市工业经济呈现速度加快、总量跃升、质量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为跨越赶超、加速崛起作出了重要奉献。 一工业总量持续攀升,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2022年,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04.5亿元,同比增长22.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达53%,工业化率达32.6%,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1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居全省第2位;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6.7: 37.4: 35.9调整为26.2: 39.6: 34.2,工业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2

3、个百分点,初步实现由农业为主体向工业为主导的转变。 二125振兴计划顺利推进,成效较为明显。规模企业数量稳步增加,全市新增规模企业150户,规模企业总数到达400家。两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白酒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02.4亿元和201.4亿元,分别增长44.3%和70.7%。各类工业园区蓬勃发展,五个省级开发区全年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52亿元,同比增长68.7%;33个乡镇工业功能区新增根底设施建设投资8.85亿元,新增工业性投入43亿元,新入区项目261个,乡镇工业功能区已经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企业效益全面提升,规模不断壮大。2022年,全市规模工业

4、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3.38%,同比提高67.6个百分点;规模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45.4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利税50.6亿元,增长86.2%;利润29.1亿元,增长104.8%。销售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达110家,比上年净增26家。其中,10亿元以上5家,古井集团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 四经济活力日益增强,后劲持续积聚。2022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1.19万家,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14万家,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107.2%;全市中小企业发展到1.01万家,全年新增中小企业3286家,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164.3%;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51.74亿元,同比增长68.2%。瑞福祥

5、公司年处理20万吨小麦精深加工项目、良夫集团粮食产业科技园项目、雨润集团年产3万吨休闲牛肉食品生产线项目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投产。 五药业经济迅猛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2022年,全市共有中医药生产企业120家,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102.36亿元,同比增长44.3%;中药工业增加值33.09亿元,同比增长27%。中药饮片生产、中药提取、中成药制造等行业快速成长,大中药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二、把握形势,充分认识工业强市的极端重要性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工业化连接一产和三产,兼系着农业文明和现代文明,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也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更谈不上发展现代效劳业。我市

6、工业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兴旺地区相比,与全省平均水平和兄弟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工业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企业数量少,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不足。我们一定要把放到全省、全国发展的大局中来审视,充分认识到加快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发展中奋力赶超。 一加快工业化进程,是我市优化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我市农业比重较大,工业化率较低,产业结构很不合理。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看,我市高于沿江地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从规模企业数量来看,2022年底,我市规模企业数量400家,只占全省的3.6%,分别只有宿州、阜阳的50%和80%;累计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61亿元,只占全省的2

7、.3%,分别只有宿州、阜阳的56.3%和55.4%;利税总额50.6亿元,只占全省的2.2%,分别只有宿州、阜阳的80%和37%。2022年底,全市工业化率仅有32.6%,与全省46.2%相差13.6个百分点,与阜阳相差1.9个百分点,与宿州相差2.9个百分点。实践证明,没有工业的快速推进,就很难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二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迫切需要。我市610万人口,有120多万外出务工人员,但就地创业、外乡就业比重不高,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较低。202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9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3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95元。

8、只有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增加收入,才能尽快实现富民强市。 三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争先进位、跨越赶超的迫切需要。2022年,我市一二三产增长5%、20.2%、11%,增幅分别居全省第2、第3、第3位。但因工业化程度低,经济结构不优,经综合测算,gdp仅增长12.9%,低于全省0.6个百分点,增幅仅居全省第9位。如果全市工业化率超过40%以上,到达全省平均水平,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2%的情况下,全市gdp增速要比现在高出许多,可能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将会大大提高。 四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没有工业化就没有人口的聚集,没有产业就没有城市,产城一体是

9、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快工业化进程,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也只有让农村转移人口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户、安居乐业,才能使城镇化率得以稳固提升。 总之,工业兴那么兴,工业快那么发展快,工业强那么强。如何在传统的农业地区趟出一条工业跨越发展之路,对于在座的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位企业家来说,都是重大的考验。我们既要看到诸多有利条件,坚决发展的信心,更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把困难和问题估计得充分一些,做好应对更大困难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确保每年以不低于2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的大发展促进结构的不断优化,实现经济总量

10、的较快突破。 三、开拓创新,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的任务目标是。全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0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新增规模企业150家,药业企业到达150家以上,新增2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完成工业投资220亿元,增长40%以上;新增个体工商户20220家,新增中小企业3000家;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30个乡镇工业功能区入区项目100个。 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发展的内生性。去年,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利税总额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入库税金占全市全部入库税金的41%。这说明全市

11、工业运行状态良好,盈利能力较强。但也必须看到工业经济产业层次低、管理水平低、创新能力低,有些企业家视野还不够宽、思想还不够解放。各级党委、政府要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通过内部挖潜改造,减少本钱上涨带来的压力;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加强与上市企业、知名企业合作,通过攀龙附凤,实现做大做强。 二着力培育主导产业,优化工业经济结构。目前,传统产业仍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现代中药、白酒及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生产、能源化工、劳动密集型等五大主导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奉献率达72.3%。为此,一方面要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发挥中华药都品牌优势

12、,依托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引进知名药企,延伸产业链条,推进技术创新,确保年内医药企业到达150家以上,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加快白酒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力争古井集团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到达350亿元;挖掘煤炭资源潜力,确保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年销售收入突破65亿元;以江淮安驰年产15万辆微车项目为重点,加快皖北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提升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引进培育。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培育电子、生物医药、绿色照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led灯、秸秆发电、垃圾发电等在建项目建设。 三着力建设产业园区,提升工业承载

13、能力。就市本级而言,要坚持四区联动:一要加快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园,省政府已经批准作为市经济开发区的区中园对接,享受省级开发区相关政策;二要加快建设亳芜现代产业园,省政府、XX市、我市每年各投资2亿元,另申报国家农发行9亿元贷款额度,一年投资15亿,一定会产生明显效果;三要加快建设古井产业园和配套产业园;四要加快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就县区而言,一要继续推进省级开发区扩区,今年每个省级开发区再扩区3平方公里;二要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加快建设杉杉服饰产业园、安驰汽车产业园、雨润食品工业园和丝网纱门产业园;三要积极发展乡镇工业功能区,力争全市33个乡镇工业功能区新入区项目超过100个以上。 四着力加

14、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项目是投资的前提,投资是发展的根底。一要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加强项目谋划,确保年内谋划储藏项目1000个、总投资2500亿元,谋划一批投资超10亿元、30亿元、50亿元的大项目;要抓住机遇,向上争取项目,力争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要实行工业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建立工业项目推进督查调度制度,确保工业投资超过220亿元、增长40%以上。二要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推进年活动。要集中精力引进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要主动瞄准全国药企前20强、农产品加工前20强、大企业、大企业集团,主动对接,上门招商。各县区和南部XX县区工业区年内要各新引

15、进2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要放手与央企、省企合作,放胆与名企、外商、台商对接,放开全民创业门槛。要认真研究省文件精神,落实优惠政策;要学习借鉴外地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效劳业发展资金等做法,助推产业发展。三要在企业技术改造上下功夫。将企业技术改造贯穿于自主创新、产品研发、淘汰落后、节能降耗、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关键环节,走内涵提升扩大再生产道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低端产业提升层次、潜力产业做大做强。 五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强省级技术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健全企业技术创新的鼓励机制。确保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有4个项产品或技术通过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支持协和成药业公司建立国家级中药材检测中心。二要引导企业强化质量意识。积极开展管理创新示范企业试点工作,鼓励企业不断改良管理方法,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三要努力推进企业上市。对上市企业逐户进行调研,加强与证监部门和中介机构的联系沟通,不断提高企业对上市工作的认识,激发上市热情,调动上市企业的积极性。力争实现1家企业上报申报材料并成功过会,2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3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10家企业上市工作有重大进展的目标。 六合理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