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充分准备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519294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好充分准备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做好充分准备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做好充分准备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做好充分准备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做好充分准备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好充分准备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好充分准备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好充分准备,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孩子读小学一年级了,当孩子站在人生重要的起跑线上,带给家长的除了一份目睹孩子成长的快乐,恐怕更多的是担心,是紧张。作为家长,怎样让孩子开学后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家长和孩子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成功往往只属于有准备的人。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准备:(一)物质准备所谓的物质准备就是科学购置学习用品。我们小学生所使用的学习用品,要根据年龄特点,有所选择。选择的原则是“有利于学习,使用方便,不影响生长发育。”1、书包。建议家长选择大小合适,背着舒适的书包。2、铅笔、橡皮与转笔刀。铅笔的一端总是印有、这些不同的字母,这些字母是铅芯软硬程度的代

2、号。表示硬铅芯。表示软铅芯。我们应该选择标有HB字样的,这样的笔芯软硬适中,写出的字颜色也合适。同时,我建议家长们选择有棱角的铅笔,孩子握着舒适、稳妥,不易滚落到地面上摔断笔芯。铅笔的数量最好是5枝左右,在每天完成家庭作业之后让孩子把它削好。橡皮最好选择绘图橡皮,这种橡皮擦得更干净,可孩子往往喜欢奇形怪状的,如蘑菇形、汽车形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注意力本身就不集中,这些小东西只会让他在课堂上分心,建议家长们再这点上要注意引导孩子。转笔刀要选带有小盒子的,可以暂时装下铅笔屑,避免弄得桌上、地上到处都是。3、文具盒。文具盒不要太花哨太复杂,最好选择布料或者塑料文具盒。铁皮的文具盒,边缘锋利,容易伤

3、着孩子,掉在地上还会发出较大的响声,影响上课。4.课外书籍。孩子的书包里除了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之外,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两本课外书。为了落到实处,每周星期三中午是全校阅读课外书的时间,老师们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往往都有布置读20到30分钟的课外书这一作业。(二)孩子的心理准备 孩子刚刚进入小学,陌生的学校,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年幼的他们还不能马上适应,或许他们会哭,会闹,会吵着不肯上学。那怎样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呢?首先,家长要与孩子多进行交流,向孩子表示祝贺,让孩子知道上小学是一件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情,家长可以用赞叹、喜悦的语气和孩子谈上学的话题。如:“宝宝长大了,马上就要成一年级小学生了!”

4、 “这些好听的故事都写在书里,等你上学认识了字,就能自己看了,还能从书里知道很多爸爸妈妈不知道的更好听的故事呢!” 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成长的自豪,从而增强自信心,内心产生羡慕小学生、想当小学生的愿望。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你再不听话,让学校的老师管你。”“学校的老师可厉害了。”家长这种恐吓的话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心理压力。其次,家长可以在今天回家或者明天上学的路上,主动和其他家长谈话,让孩子做个自我介绍,交个朋友.也可以让孩子和小区里的哥哥姐姐玩儿,聊聊学校,聊聊老师,这样孩子的内心就不会觉得孤单。会后,你还可以带着孩子熟悉校园,知道教室、厕

5、所、老师办公室的位置,让他慢慢熟悉环境。(三)学习习惯的准备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一年级正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呢?1、培养注意力集中的习惯因为小学老师讲话的速度普遍要比幼儿园的老师快,教材内容增加了,传授知识的次数也会相应减少,不会一遍遍的重复;同时,小学生的座位有前后的顺序,班级人数增加了,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离老师较远的孩子容易分心;所以40分钟的上课时间,对孩子注意力的要求提高了。那么如何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呢?总的要求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要求孩子专注,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

6、情后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下面,我就以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为例。首先,时间安排:我建议孩子进家门后,先喝点水,吃点水果,再开始完成家庭作业。这样孩子会有10到20分钟的休息时间,一会儿完成作业时就没有借口吃东西、喝水、上厕所了。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按照上级要求,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所以一年级的家庭作业以认、读、说为主,有时还要动手画一画、摆一摆、做一做,这些作业大都需要家长从旁指导。同时,帮助孩子安排好作业顺序,先完成什么再完成什么,培养孩子有条不紊的做事情。随着孩子识字量的增多,做作业的时候,让他单独在书房学习,不要打扰他。当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家长千万不要马上回答他。如果,孩子一会

7、儿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写啊?”一会儿又问:“爸爸,这道题怎样做呢?”这时告诉孩子,不懂就问是个好孩子,但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孩子更能干。等作业做到最后,实在不会的时候,家长才去帮助他。这样可以让他养成思考的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在培养他的注意力。 再次,创造舒适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硬件环境,即要为孩子准备好一个完成作业的空间。包括充足的光线,安静的、无噪音的房间,干净整洁的书桌,软硬、高低适度的椅子,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文具、工具书、书本等。另一个是软件环境,即在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家长要少干预,少打扰。如果常常把一些朋友约到家里喝酒,聊天,打麻将,搞得闹哄哄的,孩

8、子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更别说认真完成作业了。2.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今天的孩子,每一个都是家庭的中心,家庭中常常是大人围着孩子转。因此,很多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没有人对他提出倾听这一要求。这就造成孩子内心对倾听缺少足够的认识。而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注意力和判断能力;使我们的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培养孩子认真倾听有哪些具体要求呢?请告诉孩子,听的时候要做到:(1)细心。要仔细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要能够从头到尾听完整。听的时候还要把他们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思考有什么不同,我还要作哪些补充。(2)耐心。老师讲话或同学发言时,不要打断或插话,也就

9、是告诉孩子不要接嘴,因为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也不能把别人的意思听明白。要耐心听老师、同学说完,再提出自己的观点。(3)虚心。现在的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没发言以前,想方设法争取机会表明自己的观点,发言过后,一般就不能再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我们要告诉孩子一定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想法,这样才能产生思维的碰撞,激发灵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同时,在生活中要营造良好的倾听环境和氛围。与孩子交谈时尽量把周围噪音降到最低,给孩子一个无干扰的环境,让孩子定下神来。跟孩子说话时要尽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等孩子来到面前看着你的时候再说,或者你走到孩子身边慢慢说。告诉孩子聆听时必须看着对方的眼睛。3、培养每天阅

10、读的习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多次提到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他说:“30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唐代大诗人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说起读书,很多家长都感到苦恼,孩子喜欢看电视,喜欢玩儿游戏,就是不爱看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件快乐的事,真正地使学生爱读、乐读,继而形成习惯。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这里,我有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1)让孩子自己选择书籍绝大多数家长喜欢给孩子买书,但买什么样的书却有分岐。其实,只要孩子喜欢,如果他选的书没什么危害,是健康的,家长都应该支持。如果硬性的规

11、定,只会适得其反,只会扼杀孩子刚刚滋长的阅读兴趣。(2)和孩子一起读书,让书香充盈家庭美国前总统布什的母亲也极力鼓舞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她说:“我总是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们一起读书,有时我也让他们读给我听。我的一些孩子直到长大后,还保持着与我共同读书的习惯。当他们放假或有空闲的时候,我们就会轮流地读一本名著。有时,还会就精彩的部分进行讨论。”我建议家长每天至少用十五分钟的时间陪孩子读书,可以一起大声朗读,可以一人读一段,可以分角色读,还可以边读边讲,也可以各读各的,但是要坐在一起读,在家里形成读书的氛围。(3)巧妙营造读书时机在孩子的床头,做作业的书桌上,客厅的沙发上,前面提到的放在书包里,这样随

12、意的放一些适合孩子看的儿童读物,让孩子能随时看到、拿到书籍。您还可以在吃晚饭时,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有趣的科学知识,在他特别感兴趣时,您可以不讲了,同时告诉孩子你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然后鼓励孩子自己去看。这样,孩子就会自己找书看,慢慢地,对书就会产生兴趣。(四)行为习惯的准备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意思是说,在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影响孩子一生。我们应逐渐培养孩子孩子哪些行为习惯呢?(1)培养讲文明、有礼貌的习惯让孩子知道想获得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对别人有礼貌。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好,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共汽车上碰到

13、老、弱、病、残、孕要主动让座。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生活中,家长不仅要做孩子的好榜样,还要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如:接过奶奶削的苹果,要说:“谢谢奶奶。”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主动拿拖鞋、倒水等。当孩子做到这些时,家长别忘了奖励孩子,一句表扬的话、一个温暖的拥抱,都会让孩子继续努力。(2)培养讲卫生的习惯培养孩子养成爱卫生的习惯,首先要教育孩子搞好个人卫生,勤洗头,勤洗澡,早晚要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衣着干净整洁等等。同时还要教育孩子懂得保持环境卫生,如不乱扔垃圾,不在墙上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在学校吃完饭要自己洗碗、擦桌椅,让他们体会到要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是不容易的,

14、要保持这种环境、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必须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3)培养爱劳动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看来,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不仅是在培养一种习惯,还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我们希望得到家长们的支持,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要明白,劳动是在锻炼孩子动手、动脑、是在培养他的自理能力,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不当小皇帝、小公主。我认为,爱劳动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要让孩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自己背书包,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等。在学校里,吃完午饭让孩子自己洗碗,老师还将引导他们积极参加集体劳动,如扫地、拖地、拉桌椅、倒垃圾等;在家里,家长要多让孩

15、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叠衣服、叠被子、洗水果、拿碗筷等。这样从学校、家庭两方面共同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孩子会进步得很快。(五)家长的准备俗话说:“土地不种荒一年,子女不教误一生。”三字经中也说:“子不教,父之过。”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您的言行对6、7岁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和家长交流:(1)放松心情,端正心态。孩子入学,家长们心里绝对不轻松,不想让孩子输在这第一起跑线上,一系列的高压政策或许就要出炉了。但作为过来人,我的孩子马上读三年级了,我建议对孩子的要求要用“握沙”的哲学。轻轻捧在手里的沙子没有流失,没有撒落。若用力将手握紧,沙子立刻会从你

16、的指缝中撒落下来。对孩子的要求应细水长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给孩子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2)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准备安全是孩子上学最须注意的事项,近年来校园事故的频繁发生表明:及早对孩子进行学校安全教育是入学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游戏安全。小学校园大,活动范围广,场地硬、学生多,老师也不可能随时呵护在学生左右,所以一定要及早教育孩子课间活动时守秩序,不推挤,不疯跑,不玩危险游戏等。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孩子不买小摊上的食品,不在路上边走边吃;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只用自己的杯子喝水;孩子的饭盒中午洗过之后家长可以用开水烫过再装好。 同时要求孩子记住父母、老师的电话号码,有事及时联系大人。另外,家长要交给孩子一些预防疾病的知识,如果孩子有特殊病史,要及时告诉班主任。我喜欢著名作家冰心的一句话:“爱在左,情在右,在道路的两旁,我们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使一路上穿枝拂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