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批评多点“绿色素”.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519247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批评多点“绿色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让批评多点“绿色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让批评多点“绿色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让批评多点“绿色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让批评多点“绿色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批评多点“绿色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批评多点“绿色素”.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批评多点“绿色素”畅家巷小学 姬爱军过去是教不严,师之惰,现在是教得严,师之错。”用这样的几句话描述近年来出现的教育困局。一、教师“批评权”的中国式困局困境一:学生缺乏挫折教育,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的不理解。目前入校的学生95是独生子女。这些独生子女从小就被当做家里的掌上明珠,长辈们对他们宠爱有加。在温室般的教育下,少了必要的磨难教育,形成了敏感脆弱娇嫩的心理,听不得批评,受不得委屈。这些独生子女往往入学后突出的表现是对学校的各种纪律约束的不适应、不服从,有的孩子更表现出强烈反弹。面对老师的批评,他们轻则与老师分庭对抗,重则做出厌学、甚至厌世的极端行为。 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和纵容是导致老师批评

2、教育学生遭遇困境的内在因素。一旦对老师或学校的批评处罚不满,就说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将老师告到校长那里或由家长将学校告到教育主管部门,甚至以到媒体报料或上网发帖为要挟。一旦就出现这种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一般会问责于老师。此时,老师成了弱势群体,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自尝苦果。更有一些家长,往往只要自己的孩子回家说今天老师批评了自己或说了一些某某老师对自己不好的话,就不问青红皂白,轻则跑到学校大骂一通,重则大打出手为孩子“保驾护航”。加之我们的媒体的导向性的问题,让老师这个行业成为高危行业。困境二:批评教育的方式和尺度难以把握学生是鲜活的个体,只有在不断的犯错,不断进行总结教训中,才能朝着健

3、康的方向发展。但面对不断出错的学生,老师们陷入迷茫,不去教育显然不成,学生连最基本的规矩都不遵守。轻了,学生感觉无所谓,不当一回事,还给其他类似学生起了坏的示范作用;重了,怕学生告状、怕家长闹事、怕领导责怪,怕出事情。尤其是在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有些学生一旦受到批评就会自尊心受挫,或因严重抵触情绪而仇恨老师进而做出报复、自虐自残、逃学之类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酿成生命悲剧。这个教育尺度如何把握?困境三:批评教育的结果令人生畏老师批评教育学生本来是为了学生学好,促使其改正缺点,取得进步。但是现实中,不少学生听不得批评,对教师的批评教育非但不感恩,反而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如果老师的批评方式

4、中带有一定的惩戒手段,还有可能导致学生的暴力倾向,酿成恶果。在百度上键入相关关键词,会发现多起因“批评”而引发的教育悲剧早已见诸报端。因悲于教师批评,先有枝江女孩跳湖,后有武汉男生跳楼;因愤于教师批评,先有昭通鲁甸一中某初三学生将怀孕教师打致流产,后有北京十一培训学校男生因不满女教师批评而对其连扇耳光。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不排除部分老师批评教育学生不妥或方法不当。所以很多老师在批评学生之前往往“三思而后行”,唯恐产生不良后果。 在提倡素质教育和鼓励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在家长的溺爱中,老师面对学生,究竟该如何教育就显得错综复杂,举步维艰了。在这样的困局中,我们需要最佳的教育方式。二、最受欢迎的教育

5、方式(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选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一个工作机构在日本东京组织了一次国际中小学教师、学生联欢活动,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410位教师、学生参加,其中教师208人,学生202人。我国从北京、西安、上海等地选派了9名学生参加这次活动。联欢活动历时6天,先后开展了五项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是评选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主持者设计了一个问题,要求所有教师都做简单回答。故事:“15岁的杰克兄弟家住30公里外,上学很远。父亲为此买一辆车供他们上学用。但由于没有养成时间观念,上学老是迟到。 一次,老师告诉他们明天考试,并再三叮咛不能迟到。杰克兄弟满口应允,并作出保证。但结果还是

6、迟到了20分钟,说是路上汽车爆胎。考试后,老师独自查看并没有那么回事。对于杰克兄弟的撒谎行为,各国教师提出各自不同的处理方式。 中国老师:严厉批评,责令作检查;请家长来校配合教育;取消三好学生评选资格。 日本老师:分别询问,直至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韩国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并决定怎么办。 新加坡老师:少废话,让他们自打耳光。 美国老师:如果今天不是考试而是橄榄球赛,你们还会迟到吗? 俄罗斯老师:带动办公室,先讲说谎有害的故事,后启发他们今天有没有说谎行为。 埃及老师:回家后每人给真主写一封信,将今天路上发生的事情告诉真主,信的内容不用告诉老师。 英国式的处理方法是:小事一件,置之不理。韩国式的处

7、理方法是:把真相告诉家长和全体学生,请家长对孩子严加监督,让全班学生讨论,引以为戒。巴西老师:查明你们撒谎,必须接受惩罚,半年内不得在学校球场踢球。 以色列老师:考试后每人加试,题目是:1、哪一个轮子爆胎?2、在哪一家店子补的?3、共花了多少钱?老师微笑而不作声地凝视着两人作答。 活动主持者把25种处理方式翻译成几种语言文字,分送给参加活动的学生,请学生们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处理方式。结果,91的学生选择了以色列的处理方式。主持人说,绝大部分学生喜欢的方式,就是批评教育的最好方式:以色列的方式为什么受欢迎?因为它的批评教育带有游戏性质,学生不怕、不难堪其实,各国国情不同,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与教育

8、方式,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可一朝废弃。教育的很多问题不是一下子能够解决的。再举一例(二)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在校长室挨训了,陶行知先生却掏出了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的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砸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

9、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的说:“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的笑了,说:“你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怀揣着糖果离开校长室的王友,此时此刻的心情不难想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批评教育是在浓浓的情感中实施的,是对孩子心灵深处的触动。在这种温情的批评中,孩子通常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套用现在时髦的说法,笔者把这种能震撼心灵却又不伤害心灵的批评

10、称为无痕批评,套用时髦的话叫“绿色”批评。“绿色”批评不仅能消除直接批评给孩子带来的抵触情绪,还能令孩子十分感动。三、倡导绿色的批评在整个社会环境下,作为“高危”行业的老师们,应该如何批评学生,怎样适当掌握“批评权”呢.我认为在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除了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权利外,渗透更多的“绿色素”,即多些理解、关爱、宽容、包容,在批评的时候让学生感到安全、安慰和温暖,希望与自信,反思与改正错误的机会。批评教育就会更有成效,就会成为受欢迎的教育方式,我们和学生就能够更和谐共处。 这就是今天我们谈到的所谓的绿色批评。首先界定绿色批评的慨念。(一)绿色批评的含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

11、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不满的时候,他也应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这就是绿色批评。 “绿色批评”就是批评时要讲究艺术,做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让孩子既能接受,又利于改正。“绿色批评”体现的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它倡导以人为本,提倡理解、关爱、宽容和尊重学生。它侧重在学生“犯错误”过程中把不利、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情合理的因素。(二)“绿色批评”的原则1、绿色批评注重差异对开朗直率的学生直来直去的公开式批评 对倔强刚毅的学生甜言蜜语的柔软式批评 对自尊心强的学生点到为止的点化式批评 对温和顺从的学生和风细雨的温和式批评 对毛手毛脚的学生警钟

12、长鸣的提醒式批评 对粗暴急躁的学生避开锋芒的疏导式批评 特点;这类学生热情有活力,进取心强但无持久性。遇事后不能冷静,常常有言语冲撞,暴力倾向的现象。如果采用合理的批评方式,会能接受意见并主动改错,也会很快淡忘这件事情,不会留下阴影。措施;首先采用先退后进的迂回战术。在学生急躁时冷处理,做老师应该劈开锋芒的不能与他对着干。因为一方面,这样不仅不能把事情处理好,使老师下不了台,而且会让他觉得老师拿她没办法,以后的教育就会更加困难;另一方面,老师如果表现得很冲动,又怎能用平和的心态去感染她,使他渐渐学会心平气和地去处理问题呢?接着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讲道理,效果会更好。典型案例:十一二岁的孩子,

13、到了青春期的早期,他们往往为了一件小事和家长顶嘴,和同学打架,有些甚至做出出格的事情。这时候需要教师能在细节之处运用教学的艺术化解矛盾,平息孩子心中的怒火。一日下课,学生们急匆匆跑到办公室告诉我班上两名同学打架。我赶到操场将二人分开,把其中一个执拗的孩子带到了办公室。此时这个孩子满脸通红、气喘吁吁,并不住的捏着拳头,大声地对我嚷着不公平。我让他坐到我的旁边,只告诉他我不喜欢盛怒下的语言,让他冷静冷静后再说,我便不动声色地批改起作业。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孩子的呼吸逐渐平稳下来,脸色也恢复了正常,激动的情绪也有了稍许平稳。这时我拉着他的手,让他告诉我事情的原委,并帮助他分析在这件事上他的对与错及

14、处理事情的莽撞之处。后来他主动地和打架的同学握手言和。看来平息孩子的激动情绪,真正让他们认识到错误,决不能靠老师的威严简单的处理,而应在情绪平稳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千万别忽视这个细节,这是解决矛盾,进行冷处理的最好时机。班上有一女孩,因为家庭的极端特殊性,造成她性格的怪异,她常常破罐子破摔。在她离家出走后的第三天,她回到了学校。我没有指责她,而是搂着她的肩头,告诉她我很心疼她,我很担心她,我想让她保护好自己,别伤害爱自己的亲人,她搂着我哇哇大哭,告诉了我心里的委屈。不久,她在课堂上又和英语老师说粗话,并拎着书包回家了。得知真相后,我来到她家,和她一分为二的讨论这个问题,孩子羞涩的告诉我,她

15、不该这样无力粗野的对待老师,愿意用实际行动向老师道歉。遇到孩子们情绪紧张、暴躁时,教师更应走进他们的心灵,和他们平静的交流,让他们相信你是信任他的,你是他的好朋友,相信他们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对沉默寡言的学生避开指责的说理式批评 特点:这类学生不善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己,不善言辞,但善于思维,内心敏感,自尊心强。如批评教育方式不对,往往轻则会带给他们终身阴影,重则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策略;首先寻找找共同话题,打开学生心扉,使学生情感能和你相融。接着教育中用显微镜发现其缺点,用放大镜发现其优点。在谈话时先肯定他们,先提出表扬,这样让学生心里能接受,也能让我们的最后的批评能忠言顺耳。最后,摆事实讲

16、道理,入情入理,以理服人,要正面引导,应多用肯定、启发、开导的语言和语气,最好不用或少用“不准”、“不对”、“不能”、“不要”等否定式语言,不能讽刺挖苦、随意责骂。对傲慢自负的学生示败揭短的严肃式批评 特点:傲慢自大可以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健康心理,许多有专长或智力超群的学生都易染上这种心理疾病。这种学生常常“目中无人”,觉得自己的智力水平已超出了同龄人,就没必要与同龄人处于同一“档次”上了,他已有资格发号施令,决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往往是不必考虑后果的。策略:面对这样的学生,在教育自负的学生时,老师要注意千万不要被学生的自负言行激怒,因为自负的学生个性比较强,除了不轻易认错外,自我维护的理由还很“嚣张”,很容易触犯老师的尊严,激怒老师。如果老师不理解这类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