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句间的关系(学习资料,注意保存)一、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叙说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可以分为平列式和对比式两类并列式常用的关联词,单用的有“也、又、还、同时、同样”等,成套使用的有“也A也B,又A又B,既A也B(又B)、一方面A(另)一方面B、一会儿A,一会儿B,一边A,一边B,有时A,有时B”1、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2、他一边来回走动,一边不停地叹息3、我们既要有现代化的农业,又要有现代化的工业平列式常常不用关联词,如:4、几天来,我不断地漫步山野,巡行田间对比式常用的关联词是“不是A,而是B,是A,不是B”5、不是我怕他,而是我不跟他一般见识6、人们不应该迷信古书上的道理,而应该重视客观事实对比式关联词也有单用的,也常不用:7、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二、承接关系几个分句按顺序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常用的关联词语,单用的有“就、便、才、于是、而后、然后、接着、后来”等,成套使用的有“首先A,然后B、开始A,后来B,最后C,起先A,后来B”等1、我的第一本书,最初也是经鲁迅先生介绍给一家书店,而后又由另一家拿去出版了的2、他听了这话,转身便走了。
承接关系也有不用关联词语的,如:3、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头,将银辉洒向辽阔无垠的田野三、递进关系后面分句比前一分句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递进关系的复句必须用关联词语表示常用的关联词语,单用的有“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甚至、反而、还、更”等,成套使用的有“不但(不仅、不只、不光)A,而且(还、也、又)B”、“不但A,而且B,甚至C”,“尚且A,何况(更不用说 还)B”、“别说(慢说、不要说)A,连(就是)B也C”等1、他一定会打篮球,而且打得很好2、他不但学习好,而且思想品质也好3、小个子尚且钻不进去,何况大个子4、小王不但没露出嫌少的意思,反而说了些领情的话反而”表示跟前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之外,从相反的角度将意思推进5、在沙漠里行走本来就够难的了,何况又碰上这么大的风尚且……,更(何况)”式用“何况”的分句一般是表示反问的何况”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用反问语气表示比较起来更进一层的意思,带有甲乙两事物对比的意味何况”前还可以加“更、又”等副词如:这个难题连中学生都回答不出,更何况是小学生?一个小的发明创造尚且要经过不少挫折,何况是一场政治体制的改革?“何况”的另一个作用,是表示进一步申述或追加理由,这样用的时候,“何况”也可以换成“况且”。
如:这地方本来就偏僻,何况他又是第一次来,不一定能找到他的组织能力不强,况且身体又不好,不适合当领导何况”有时也可以用“而况”,两者的用法基本相同,不过“何况”既可用于书面,也可用于口语,“而况”一般只用于书面,而且它的前头不能加“更、又”等副词四、选择关系两个或几个分句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从中选择一种选择关系可以分为三个小类:㈠商选式表示或此或彼,但也不排除第三种可能的意思,是一种商量的语言常用的关联词语,单用的有“或、或者、还是、抑或、要么”等,成套使用的有“或者(或、或是)A,或(或、或是)B”、“是A,还是B”如:1、叔叔明天来,还是后天来?2、叔叔或者明天来,或者后天来,反正要来3、或者你去,或者他去4、是妥协退让,还是团结斗争?㈡限选式表示非此即彼,二者必居其一的意思限选式排除第三种可能性,语意比较坚决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A,就是B”,“要么A,要么B”如:5、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6、要么把老虎打死,要么被老虎吃掉7、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克服掉要么A,要么B”也可表示商选式,运用时要注意如:8、要么你去,要么我去,要么我们都不去㈢决选式。
表示选定其中的一种,舍弃另一种先舍后取,常用的关联词语是“与其A,不如(无宁)B”如:9、我这个发言,与其说是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心声,无宁说是对一部巨著的期望10、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11、文章与其长而空,倒不如短而精先取后舍,常用的关联词是“宁可(宁肯)A,决不(不愿,也不)B”,如:12、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的材料拉成小说13、他宁可信其真,不愿信其假14、我们的战士宁可牺牲生命,也不放弃阵地 不能写成:宁可我们的战士牺牲生命,也不放弃阵地五、转折关系后面的分句并不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而是作一转折,说出相反或相对的意思,常用的关联词语,单用的有“但、但是、可是、可、却、偏偏、反倒、只是、就是、不过、其实”等成套使用的有“虽然(虽、虽是、虽则、虽说、尽管、固然)A,但是(但、可是、却、而、还)B”单用的关联词语转折的意味轻于成套使用的关联词语前者叫轻转式,后者叫重转式,轻转式中的“只是、就是、还、其实”等转折语气最弱如:1、鹰有时可能比鸡飞得低,但是鸡却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2、这件衣服长短很合适,就是有点肥3、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主语承前省)4、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主语承前省)5、尽管天气很冷,可是紧张的劳动使大家都出了一身汗6、虽然二诸葛说是千合适万合适,小二黑却不认帐7、夜已经很深了,他还在不停地工作着没有关联词,但前后分句之间的转折关系明确)六、因果关系两个分句,一个说出原因,一个说出结果因果关系的复句可分两类㈠说明式即把实际存在的原因和结果作一客观的说明关联词单用的有“因此、因而、故而、所以、以致、从而、因为、是因为、由于、是由于”等成套使用的有“因为A,所以(于是、故而、就、便)B”,“由于A,就(因而、因此、所以)B”,“之所以B,是因为A”等1、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2、因为下雨,所以不能去打野兔了3、散文之所以比较容易写,是因为它更接近我们口头的语言4、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不用关联词)㈡推论式由某种理由,根据,推出结论,这个结论只是一种推论,说话时尚未实现关联词单用的有“既然、可见”,成套使用的有“既然(既)A,就(那么)B”如:5、他竟然骂起人来了,可见已是黔驴技穷了6、既然不内行,我们就要从头学起7、他今天既然没有来上班,一定是家里有什么事七、假设关系前一分句假设一种情况,后一分句说出假设的结果。
假设关系的复句可以分为两类:㈠一致性假设关系结果与假设是一定的,两个分句语意相承常用的关联词语单用的有“不然、要不然、否则……的话”,成套使用的有“如果(如、假如、倘若、倘使、若、若是、要、要是)A,那么(那、就、便、则、也)B”如:1、你明天一定要来,否则,我要亲自去请2、如果把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开除,那才妥当3、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㈡非一致性假设关系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两个分句意思相背,有转折的意味常用的关联词有“即使(纵使、纵然、就是、就算、哪怕)A,也(还)B”,“再A,也B”等4、水晶就是涂上污泥,它也还是纯洁的5、他再怎么说,我们也不相信了八、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一种条件,后一分句说出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条件关系可分为以下三类:㈠充足条件式是说“有之必然,无之未必然”,充足条件式不具有排他性常用的关联词是“只要A,就B”如:只要善于观察,就会发现问题㈡必要条件式是说“有之未必然,无之必不然”,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相应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是“只有A,才B”,“除非A,才B”如: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除非我亲自去,才能劝他回来㈢无条件式前一分句表示排除一切条件,后一分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是“无论(不论、不管、任凭、任)A,都(总、总是、也)B”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有恒心宝石不管放在哪里,都晶莹夺目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无论(不论、不管)”一词出现在有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谁、怎样)或有表示选择关系的并列成分的句子里,它后面跟的词往往有选择性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或结论都不会改变如:无论是谁…… 无论是你还是他…… 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尽管”与“虽然”相当,后面跟的词不能有选择性△分句间的关系除了这八种以外,还有连锁关系、目的关系、解说关系等连锁关系可并到条件关系中去,目的、解说关系可并到承接关系中去联合复句:各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没有主要和从属之分,可分并列、承接、选择、递进四种偏正复句:各分句间意义关系有偏有正,有主有从,正句是主要意思所在,通常的排列顺序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分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四种△复句主语的省略 ①承前省略:如果我们努力学习,就能够学会许多知识②蒙后省略: 既然是国家工作人员,我们就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注意几组关联词一、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 由:介词,表凭借一个人的天性不是天生的,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决定的。
由于”改为“由”)二、对于、对、关于对于、对:凡可用“对于”的地方都能用“对”但以下两种情况只能用“对”1、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对人很热情 他对人民负责 他对我很好 他对党非常忠诚2、指出动作的对象或目标相当于“朝”、“向”他对我笑了笑 决不对困难低头对于、关于1、表示关涉、表示某种范围的,用“关于”;指出确定对象的,用“对于”关于这个问题,我跟老王联系 对于拒不投降的敌人,我们要坚决消灭他们关于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两种意思(范围、对象)都有的,“关于、对于”都可用关于(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意见但用“关于”还是偏重范围方面,用“对于”偏重对象方面2、从位置上讲,“关于……”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只用在句子主语前,“对于”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用在主语前后均可我关于这个问题没意见(×)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用“对于”要防止出现以下错误:这些话的含义对于(对)我很理解(×)我对这些话的含义很理解(√)《红楼梦》对于我很熟悉(×) 我对《红楼梦》很熟悉(√)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对)我们中学生很陌生(×)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很陌生。
√)三、不止、不只两个词有时可换用:班里不只(不止)我会画画,还有几个同学也会但二者有区别:“不只”意思相当于“不但,不仅”,是用于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止”无此用法不止”是副词,意思是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如:类似的情况不止发生一次他不止50岁了不只”没这用法98年)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不只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四、难免、未免、不免难免:不容易避免 未免:①实在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 你的顾虑未免多了一些②不免:如此教学,未免要误人子弟 不免:免不了他是新手,不免要犯错五、等:①表示列举未尽:北京、天津等大城市 张三、李四等五人(也可叠用为等等)②列举后煞尾:长江、黄河、珠江等三大河流六、未尝:①未曾:终夜未尝合眼 ②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表肯定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未尝没有缺点七、否则:如果不这样,那么就…… 首先必须把场地清理好,否则无法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