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5185446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四年级(1)班 数学科一、班级情况分析四年级(1)班有学生55人,刚接这个班,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经过几天的观察,其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 ,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没有写作业,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本班学生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

2、能力。二、教学要求(一)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试商和调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能判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几位数,能估计商的最高位是几。(二)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乘法与加减法、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初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脱式计算两步运算的式题。(三)经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这些运算律,会运用这些运算 律进行一些加法和乘法的简便运算。(四)初步认识射线和直线,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体会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五)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表示角的符号和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

3、,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的角 。 (六)进一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平角和周角,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周角的大小关系。 (七)根据实际需要对数据分段整理,填写统计表,能对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八)在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进行有关的口算、估算的过程中,发展类比迁移能力、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九)在认识射线和直线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像能力;在研究角的度数,认识平角、周角 ,认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

4、,初步学习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说明。(十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地与同伴合作,或者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或者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交流,体会合作的益处,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十二)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初步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十三)在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理性精神。(十四)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敢于提出疑问,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下,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三、教学重点(一)正确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进行笔算;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位是几。(二)运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三)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四)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的学习过程。四、教学难点(一)利用间隔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有关问题。(二)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作出正确的分析。(三)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四)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分析、判断、创新等能力进行培养。五、教学措施1.学期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2.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知识。3

6、.加强补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不落人后。4.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六、具体安排 全册教材总目的与要求 (思想教育、知识、智力、能力) 1.精心安排数的认识和计算。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水平。 3.承前启后安排空间与图形。 4.稳步推进统计与概率的学习。 5.重视数学文化的传承 第 一 单 元教学目标1.目标拟定,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算法探究,根植已有的知识经验。 3.联系设计,注重提高质量效益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会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及试商、调商的过程; 3.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课时:21课时

7、9月1日 -9月27日 在教学第13页第5题时可对学生进行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教育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操作与想象、交流、思维、估计相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1.使学生经历观擦、画图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直到线段。 2.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3.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4.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10课时 9月28日 -10月15日 在教学第16页射线时可对学生进行减少光污染教育。教学第27页你知道吗时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教育。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1.利用现实情境,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 2.利用生活经验,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3.以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4.

8、以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对运算顺序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1.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混合运算两步试题。 2.使学生学会表达混合运算两步试题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0课时 10月16日 -10月29日 在教学第33页第6题时可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教育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1.丰富的感性认识是空间观念形成的基石。 2.丰富的数学活动是空间观念形成的前提。 3.丰富的拓展应用使空间观念发展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 2.通过据哦与合作交流平行线和垂线。 3.深刻感受直线间的位置关系。 4.对图形产生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

9、趣味性。 6课时 10月30日 -11月6日 在教学第47页第7题时可对学生进行节约材料教育 第五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具体情景中发现规律。 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个性化地表述发现的规律。 3.注意适当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 4.在应用中深化理解,体验价值。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发展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6课时 11月9日 -11月16日 在教学第49页第3题、第51页第2题时可对学生进行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教育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1.以已有

10、经验支撑螺旋上升的数学思考。 2.以问题结果的多样与唯一启迪初步的辩证思维。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富有实效的活动。 4.以直观操作的体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 2.能根据看到的物体某个面的形状,以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来。 3.体会物体与它相对应平面图形的转换与联系。 4.体验“空间与图形”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3课时 11月17日 -11月19日 在教学第55页第3题时可对学生进行节约材料教育 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1.结构化的问题情境,在猜想中诱导模型。 2.开放性的自主探索,在研究中构建模型。 3.多角度的活动设计,在应用中深化模型。 教学重难点1.

11、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地交换律、结合律,并会应用这些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7课时 11月20日 -11月30日 在教学第60页第4、5题、第64页第4、题时可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教育 第八单元教学目标1.创设鲜活的情境,激发寻求策略的需求。 2.立足自主探索,关注形成策略的过程。 3.注重及时反思,把我提升策略的契机。教学重难点1.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

12、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 3.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6课时 12月1日 -12月8日 在教学第68页例题、第69页第3题时可对学生进行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教育 第九单元教学目标1.注重情景创设,让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是有吸引力的。 2.促进自主学习,让学生感觉学习过程是具有挑战性的。 3.用好教材资源,让学生感受学习活动是有意义的。 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体验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主动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据,并能分析统计结果。 3.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

13、与人合作的态度。 6课时 12月9日 -12月16日 在教学第72页例题、第73页你知道吗时可对学生进行减少废气排放保护环境教育 第十单元 教学目标1.紧密结合现实环境,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 2.努力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体验和理解数。 3.认真组织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和理解数。 教学重难点1.认识万级和亿级的数。 2.掌握千亿内的数位顺序表。 3.感受大数目的意义。会求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 4.培养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 7课时 12月17日 -12月25日 在教学第87页第5题、第96页例题时可对学生进行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教育 第十一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尝试操作、自主探索,认识计算器及计算方法。 2.通过探索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使用计算器,培养两个意识。 4.通过阅读“你知道吗”,拓展学生视野。教学重难点 1.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3.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4.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用计算器计算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4课时 12月28日 -12月31日 在教学第103页第4题时可对学生进行减少废气排放保护环境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