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课稿模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5182618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说课稿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说课稿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说课稿模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说课稿模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说课稿模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说课稿模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这节课所选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 年级上下册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 的基础上,对 _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 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 的工具性内容。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 、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 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 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哎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 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

2、生动的形象, 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 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 ,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 _ 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 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3 、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 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难点确定为: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 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将实

3、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 掌握,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 的过程,培养学生 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 能力,加深对 函数与防城、数形结合、从特殊 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 等数学思想的认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 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 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三、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 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

4、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 式,在教师的知道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 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 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 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四、教学过程分析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 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 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1) 复习就知,温故知新 设计意图:建构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 _ 是本节课深入研究 的认知基础 ,这样设计

5、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 进入学习情境。(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 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 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3) 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 纳的基础上获得 ,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 ,在这里,通过 观 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 数学概念(定理等) 要明确其 内 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 ,通

6、过对 定义 的几个 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 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 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 导入第 环节。(5)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 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 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6)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 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 用,从学习的只是、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 三个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7)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 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 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 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 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