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活动与数学学习201212.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5176728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活动与数学学习2012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堂活动与数学学习2012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堂活动与数学学习2012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堂活动与数学学习2012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堂活动与数学学习2012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活动与数学学习2012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活动与数学学习20121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活动与数学学习 曲江区所以小学 卢凤英关键词:数学活动 自觉参与,全身心投入 探究型活动 挖掘潜能 交往型活动 共享成功 体验型活动 自主建构 创造型活动 主动发展 思维发展 价值观形成 整体素质 和谐发展内容提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建构形式多样、学生熟悉、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主体实践活动,能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因素凸显出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及和谐发展。数学活动教学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以“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力求做到“以参与求体验,

2、以活动促发展”,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一、探究型活动挖掘潜能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重新去发现他们的学习内容,使他们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人类的认识方法和活动方式,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教师有目的地选择活动内容,善于创设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自行

3、探索的空间与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 思想,正是学生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算法最优化与思想个性化的表征,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探究方式呈现出学生的创造力和带有个性特征的思维方式。 如:动物猫经营的商店有16支铅笔,小兔买走了9支,还剩多少支? 教学时,采用卡通图画来呈现问题情境以及探究计算169的多种方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操作、探究,再引导学生在小组上交流,最后集体反馈,结果学生运用了多种独特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小兔子一根一根地减; 方法二、小老鼠把16分成10和6,109=1,1+6=7; 方法三、小山羊把9分成6和3,16

4、6=10,103=7; 方法四、狗先生说:“还可以这样算,9+7=16,169=7。”探究型活动方式的意义在于学生的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在探究活动中要努力促进,善于发现,及时鼓励那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行为,当学生完成任务后,不能透过事物的外在表现抓住本质,不能进行准确的抽象和概括时,教师要帮助他们形成规律性的认知,完成知识的内化。 二、交往型活动共享成功 交流作为有目的的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与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认知与交往是共生的,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建构过程。采用交往型活动方式时,教师要善于将课堂教学组成一个完整的相互作用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和他们共同参与

5、的活动。师生、生生之间正是活动相互作用需要产生了交往的需求并依附于交往的,而交往又反过来促进教师、学生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使师生在这相互作用中得到了发展。如:在下面横线上填数使这数列具有某种规律,幷说出其规律。3,5,7, , , 。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只要学生能说出一个答案,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都给予肯定。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1. 在横线上依次填上9,11,13, 形成奇数列。2. 在横线上依次填上11,17,27,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减1。3. 在横线上依次填上27,181,4879,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

6、都是前两个数的积减。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数的规律的能力,比单纯地做几道计算题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乐趣。交往和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善于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时而巧妙地运用交往方式,使交往成为认识的催化剂。如,当概念形成的困难时刻,对现象的比较、分类和判断有争议的时刻,以及汇总收集到的信息的上课等。三、体验型活动自主建构体验学习和认知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学习形式。认知旨在发展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体验则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学习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体验型活动方式是学生主体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

7、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事实上就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运用体验型活动方式,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在计算教学时,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哪个答案接近自己的年龄?()分;()周;()小时;()月。学生可能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猜测。因此,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知道自己的猜测

8、是准确的或比较准确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将会进行必要的计算,从而体会计算的必要性,在具体的计算中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又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时,组织学生分组到操场上选定一个建筑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建筑物,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所得到的形状及其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形画下来。如,学校的智趣馆,从该馆的南面观察得到的图形是;从该馆的西面观察得到的图形是。学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在图纸上确定适当的单位距离,标出相对位置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创造

9、型活动主动发展创造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境界。这里所说的创造更具体地说是“再创造”。教学中应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就是说数学知识应由学生本人在数学活动中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而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的。如教学“比和比列”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实地测量、计算操场边、公路旁、山坡上等处的大树的高度。然而,大部分学生对大树的测量表示无能为力,有的同学提出爬到树上去测量,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既不现实也不安全,还有可能损坏树木,怎么办呢?学生苦思冥想不得其法,用乞求的眼光望着老师,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去激发学生大胆猜想,能不能根据树的影子测量出树的

10、高度呢?学生一下子难以明白,认为树的影子是可以用尺子来测量,它与树高有关系吗?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大家可借用一根竹竿,先量出竹竿的长度,让它垂直在地面上,再量出它影子的长度,结合树的影子长度,运用学过的“比和比列”的知识就可以计算出树的高度。这时,学生跃跃欲试,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动力。几经实践得出一个测量树高的公式:竿长竿影长=树高树影长。通过实践活动,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和能力,使学生感悟到成功的喜悦。总之,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

11、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自觉参与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建构形式多样、学生熟悉、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主体实践活动,能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因素凸显出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及和谐发展。参考文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算法多样化”“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教学论文课堂活动与数学学习姓名: 卢凤英工作单位:韶关市曲江区实验小学职称:小学高级教师联系电话:189023421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