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516927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北海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西北海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西北海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西北海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西北海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北海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北海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国号指的是国家称号,中国古代的国号就是朝代名称。一般国号源自原地、源于封爵、据发迹地等,以下朝代源于封爵的是A. 秦B。 隋C。 元D. 清【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杨坚父亲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被奉为隋国公,杨坚承袭其父亲爵位,因此选项B正确;秦的国号源于封地,选项A排除;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选项C排除;清朝国号不是来源于封爵,选项D排除.2。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

2、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A。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B.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弊大于利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项正确。题干强调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没有涉及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排除A。分封制在历史上有利有弊,如在

3、西周时期,利大于弊;东周时,弊大于利,因此B项不准确,排除。宗法制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点睛】解答观点类题最关键要把握住观点核心意思,不能受限于教材知识。本题学者观点强调分封制下会导致“家“国对立,士、庶民往往会效忠于家,因此有分裂隐患,从这一思路解答即可。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水利设施的修建出现了一次高潮,如芍陂、都江堰和郑国渠等。这一现象的出现A。 说明井田制开始瓦解B。 得益于学在官府的体制C。 加快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D. 证明当时中国水利技术领先世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大量水利工程被修建,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促进诸侯国富国强兵,

4、进而推动社会转型,选项C正确;选项A“开始表述绝对,排除;兴修水利和学在官府无关,选项B排除;材料未对中西方水利技术进行比较,无法得出选项D结论,排除.4.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属于A. 强调赏罚分明的法家思想B. 认为人生无常的道家思想C。 提倡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D。 主张选贤任能的墨家思想【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以德行来安排职位,按官职从事于职事,按功劳(的大小)决定赏赐(的多少),衡量功劳(的大小)而分配俸禄。所以官吏没有永远不变的富贵,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终贫贱;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

5、的人就使之居于下位,这句话体现了墨子“尚贤”的主张, D项正确。材料是墨子“尚贤”的主张,与法家赏罚分明的思想无关,排除A。材料是墨子“尚贤”的主张,与道家人生无常的思想无关,排除B.材料是墨子“尚贤的主张,与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无关,排除.所以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关键词“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无能则下”的意思,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墨家尚贤的主张.5.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指出:“至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绩效”指郡县制A.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 促

6、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郡县制“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以得出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选项C正确;A、B、D项属于郡县制意义,表述正确,但是不属于深远影响,不符合钱穆观点主旨,排除。【点睛】本题考查郡县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从本题的关键词“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切入,得出答案。6.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A。 充分发挥了文书的功能B. 实行了崇尚儒家

7、的政策C.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D.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萧何入秦,收拾文书”“文书之力也”中可以看出,汉朝初年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西汉成功统治的原因不在于文书本身,而在于对秦朝典章制度的利用,故A项错误;汉初实行的黄老学说,道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汉初官吏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D项错误。7.刺史是汉武帝时设置的监察地方的官员,西汉后期其权力有所扩大,到东汉后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A。 监察官位卑权重的特征得以改变B. 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 汉代地方行政制

8、度后世所沿用【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显示西汉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监察地方的刺史制度,西汉后半期刺史权力有所扩大,到东汉后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式微,刺史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选项B正确;到东汉后期刺史已经失去监察的职能,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故排除选项A、C。选项D材料无法体现而且与史实不符,故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古代的监察制度,本题关键信息是“西汉后半期其权能有所扩大,到东汉后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把握住其职能随着中央集权的变化而发生转变即可解答本题。8.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

9、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这反映了当时豪强地主经济A. 古代官营手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 古代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的重要表现C。 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开展D. 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膏田满野船车贾贩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可见,豪强地主经济涉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故选D;豪强地主经济中的手工业不属于官营手工业,选项A排除;豪强地主经济不仅仅包含农业,也包含商业和手工业,选项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对外贸易的信息,排除选项C。9.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敬天、法祖、忠君、保民”,汉朝以后“以孝治天下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这表明A。 政治与

10、伦理相结合B. 儒学正统坚不可摧C。 君主皆为道德楷模D. 宗法制度得以延续【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敬天、法祖、忠君、保民”和“以孝治天下,可知儒家伦理融入了国家政治之中,A正确。儒学在历史上受到过几次冲击,尤其是在魏晋时期遭受佛道冲击,正统地位岌岌可危,选项B排除;C项中的“皆”过于绝对,错误;宗法制在春秋战国瓦解,其影响力下降,材料中的思想是儒家影响的结果,D错误。10。资治通鉴记载“魏主(指孝文帝)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其根本目的在于A。 密切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的联系B. 稳定鲜卑社会C. 巩固北魏统治D。

11、 促进民族融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魏主(指孝文帝)雅重门族”、“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为少数民族政权,在当时希望得到北方世家大族的支持,缓和与民族矛盾,因此与这些世家大族联姻,以拉拢其支持政权,进而巩固统治,选项C正确;选项A是表象,排除;孝文帝结交汉族世家大族是为了缓和鲜卑贵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而非稳定鲜卑族社会,选项B排除;选项D是客观影响,非孝文帝主观意图,排除。11。唐初薛元超以门荫入仕,高宗朝官至中书令.他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朝廷诏令禁止自为婚嫁的门阀士族家庭的女性);不得修国史。

12、”这一现象说明A. 进士入仕比门荫入仕地位低B。 士族地位仍比较稳固C. 当时社会正处于变革之中D. 科举出身方有资格修国史【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文”可知科举制反映了士族地主的衰落和庶族地主地位的上升;不娶五姓女反映的传统的世族还有很多的影响力;故体现社会阶层在流动,反映了社会正处于变革之中,C项正确.A项是对题干的片面解读,排除。士族地位仍比较稳固,但受到科举取士冲击,排除B。D项也是对题干的片面解读,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2.唐朝前期,皇帝是监察机构的授权主体,既可亲选御史,也可提名台院长官。唐朝后期,随着政事堂的设立,御史“虽职在抨

13、弹,然进退从违,皆出宰相.这变化说明唐朝后期A。 人才选拔权限上移B. 藩镇割据严重地削弱中央集权C。 监察机制趋于合理D. 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答案】D【解析】材料“唐朝前期,皇帝是监察机构的授权主体到“唐朝后期御史皆出宰相”反映出宰相在监察制度方面的权利有所提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唐后期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出选官制度和中央集权的削弱,故AB项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出监察机制的合理,故C项错误。13。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南宋时期,都城临安

14、出现南方人开的酒馆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的现象,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以上材料反映A。 南北文化习俗的不断融合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北方的茶叶来自南方地区,南方的酒馆和茶馆学习北方的风格,体现了南北方文化习俗的融合,A正确;B“趋于一致”的说法过于绝对;C“开始”的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南北方习俗的相互影响,没有涉及经济水平的高低,D不正确.14。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是宋朝法律的重要内容,史称“官中条令,惟(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备。”这反映了宋

15、代A. 税制发生重大调整B. 经济结构面临转型C. 自耕小农发展壮大D. 土地私有不断深化【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由于北宋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日益频繁,为了适应土地私有不断深化的需要,北宋统治者加强了土地交易立法的力度,因而出现了题干所示现象,故D项符合题干要求;题干未涉及税制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题干未直接体现出自耕小农的变化,排除C项。15.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纸币都迅速贬值,明朝中期,政府基本放弃纸币。最终,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成为主要支付工具.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A. 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B。 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 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D. 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商业。材料“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