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5168688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北京版高一必修一) 2013-07-03 【设计意图】: 米洛斯的维纳斯选自北京课程改革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实验本),是日本当代诗人、小说家清冈卓行的一篇随笔,语言中散发着作者对艺术美的感悟和灵气,从中能读出作者的美学主张和审美理念,使“残缺是完整的至极,是美的最高的形式”这样一个美学观点在维纳斯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给人以美的熏陶。 但由于是译文,又涉及到一些深奥的美学观点和美学术语,高一学生把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也不可避免地给深入领会文章的内蕴带来一定的障碍,过分纠缠不宜在个别深奥的语句上过分纠缠。设计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了解作者的美学观但又不被作者的美学观束缚

2、这个层面上。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研究探讨中培养思辨习惯,启迪创新思维。 要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内容美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老师还要满怀激情地用优美的语言在课本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抓住关键词语、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 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3、学习联系上下文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的方法。 4、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析疑、辨疑、解疑,在论辩中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通过阅读本文,提高自我审美修养。 【教学重点】:通过对关键

3、词、关键句的理解,进而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 【教学方法】:讨论 探究 课前准备: 1、 搜集网上资料,制作成米洛斯的维纳斯研读资料发到班级QQ群,向学生提供搜索其它网上资料的方法,有兴趣的学生可由此获得更多的资料。多选入一些能引导学生探究质疑的资料,启发他们形成自己的见解。 2、 梳理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3、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学生回答: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杨玉环因胖而显得雍容典雅,赵飞燕因瘦而显轻盈迷人,西子因病而更显娇媚婉转。她们胖的胖,瘦的瘦,病的病,可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美是

4、难的”,它存在着个体差异和时代差异,时常见仁见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一种美;娇喘微微,泪光点点也是一种美;这是为什么?请看世界闻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的三宝(出示卢浮宫三宝图片),这是以其神秘而又永恒的微笑征服了世人的蒙娜丽莎,这是失去了头颅的展翅欲飞的胜利女神,这是因断臂而超载时空的维纳斯。用世人的眼光来看,这三宝有两个是残疾人,可他们却是有着40多万件的万宝之宫卢浮宫的首席珍宝,这是为什么? 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去找寻答案。 二、作者与维纳斯雕像介绍: 清冈卓行,1922年生于中国大连市,就读于东京大学,日本当代诗人、小说家,法政大学教授。1969年

5、以短篇小说洋槐林立的大连获芥川奖,1984年获现代诗人奖。其它作品有早晨的悲哀、大海的眼睛等。 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大理石雕,高204厘米。相传是古希腊亚力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至前50年雕刻的。在古希腊神话中,阿佛洛狄忒是爱与美的女神。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掌管人类爱情、婚姻、生育以至一切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生于海中,以美丽著称。其雕像于1820年发现于希腊米洛斯岛,为半裸全身像,面容俊美,身材匀称;衣衫滑落至髋部,双臂残缺,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显得端庄而妩媚。 米洛斯的维纳斯选自当代世界名家随笔,作者清冈卓行抓住维纳斯残缺的双臂展开议论,提出了维纳斯双臂残缺不但

6、不遗憾,相反是“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的观点,见解独到,分析说理有很强的说服力。 三、解释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PPT文件展示): 攫住 出神入化 发掘 矫揉造作 标新立异 赘言丰腴 不可思议 销魂 勾魄 胳膊 顺理成章迥然不同 回溯 精美绝伦 驰骋 饶有兴趣 四、速读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 明确: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开篇点题。 第二部分(45):阐明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的两条已经丢失的胳膊的方案全是些奇谈怪论。 第三部分(67):说明了丧失的部位为什么必须是两条胳膊而非其他的原因。 五、课文分析 (一)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7、: 1.作者对维纳斯雕像持怎样的观点?“一个奇怪的念头”所指是什么?“攫住”一词你认为用得好吗? 明确:观点是“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一个奇怪的念头”也就是指作者的观点;“攫住”一词自然用得很好,显得有力,表明这个念头很强烈。 2.为什么说“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明确:即因为“人们称为美术作品命运的、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地烘托着作品”。 3.为什么说维纳斯把她那条双臂是“巧妙地”遗忘在故乡或者别的地方了? 明确:“巧妙”是说她借舍弃部分而获取了完整的偶然追求。也就是用缺陷美的方式达到了对整体美的追求。 4.怎样理解文中“我既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

8、普遍的毫无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一句? 明确: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农人无意的发掘中失去了两条有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膀,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即那失去了的双臂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尽管这艺术效果一半是由偶然产生的,然而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5.为什么说维纳斯是“一个美的典型”? 明确:无论使人百看不厌。 6.人们为什么会暗自“畏惧两条一览无遗的胳膊会重新出现在这座雕像上”

9、“哪怕那是两条如何令人销魂勾魄的玉臂”? 明确:因为这种局部美的获得反而损害了那种由偶然产生的整体美,使雕像失去了神秘气氛和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 (二)分析第二部分: 1.“我”为什么认为复原维纳斯胳膊的方案是“倒人胃口的方案”? 明确:因为这些恢复破坏了已经起到的艺术效果,引起了质的变化,反而使维纳斯雕像失去了整体的完整的美。 2.怎样理解“当艺术效果的高度本身已经迥然不同之时,转移到另一个不同对象上去呢”这句话? 明确:其意思是说,复原方案将使维纳斯雕像变成另一个雕像,因为人们已经认同了断臂维纳斯的艺术魅力,不可能再转而从内心去认同一个“完整”但艺术效果反而欠缺的维纳斯雕像。 3.“

10、我阅读着这方面的书籍”中“这方面”指什么方面?“我”有何以会有“一种恐惧、空虚的感觉袭上心来”? 明确:指写着人们从考证的角度,从想象的角度,提出的形形色色的复原方案等内容。“我”所以恐惧、空虚,是因为选择出来的任何一种形象,根本就不能产生超越“丧失”的美感,复原就意味着要失去一个最美的维纳斯雕像。 4.对“如果发现了真正的原形,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一句的理解是什么? 明确:作者不希望有真正的原形出现,因为它会破坏断臂的维纳斯的神秘美,所以为了维护真正的艺术,要坚决反对复原的任何方案。 (三)分析第三部分: 1.为什么说“除了两条断臂外,其他任何部位都丧失不得”? 明确:因为丧失了任何其他部位

11、,都不会产生神秘气氛与想象的空间,反而有损雕像的整体美,那么,这座雕像就不可能放射出变幻无穷的生命光彩了。 2.作者认为,为什么丧失的部位必须是手呢? 明确:因为手在人的存在中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维纳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困难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也就是才使人们产生了各种想象,而这正是艺术的美丽所在。 六、课堂检测题(见学案第2页) 七、小结: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反过来说失去了双臂,才如此秀丽迷人。为什么呢?形体的残缺造就了艺术的完整,其途径是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想象力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形体的残缺”不等于“艺术的残缺”,有时恰恰相反,“形体的残缺”反而会造就“艺术的完整”;艺术品贵在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以获得更久远的生命力,所谓虚实相生。留一份遗憾可得无限完美。 清冈卓行认为,维纳斯为了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你们的看法呢? (学生讨论) 八、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以我心中的维纳斯为题,各抒己见,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如必 (一)失去双臂 一次飞跃 一种神秘气氛 虚 此须 (正面) 一次追求 多种生命之梦 缺 秀失 无数秀美玉臂 实 丽去 神秘奋然一跃 憾 迷双 (二)复原双臂 受到限制 失去“丧失”美感 相 人臂 (反面) 美 (三)必失双臂 生命光彩 才能有梦幻曲生 (侧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