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义教案1章总论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5163092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路面义教案1章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路基路面义教案1章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路基路面义教案1章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路基路面义教案1章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路基路面义教案1章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路面义教案1章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路面义教案1章总论(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科大 建工学院 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路基路面工程教案 邓学钧(第三版)教材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路基路面工程教案 编制教师:高建红使用班级:土木、交通第一章 总论1-1道路工程发展概况一、 道路的衍变道路的发展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一致的。从古到今,道路的发展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供行人和牛马及其它兽类行走、驮运货物的阶段。此时期的道路通常称为小路或小径(Trail)。第二阶段:供蓄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大道(Cart Way)阶段。尧舜时代,道路曾称作“康衢”;西周时人们将路分为三级:可并通行三辆马车的称为“路”、可并行两辆马车的称为“道”、仅能通行一辆马车的称为“途”,不能通

2、行蓄力车辆而仅可供行人或骑马通过的称为“径”;秦朝时期则建成了以咸阳为中心遍及全国的驰道;清朝对道路网进行了整顿,把驿路分为三等:官马大路、大路和小路。在欧洲的古罗马,道路非常发达,有“条条大道通罗马”之称。第三阶段:行驶汽车的公路(Highway)阶段。内燃机汽车是由德国人高特列希戴姆勒在1886年发明的,我国在1902年开始从国外引进汽车,1906年苏元春驻守广西时首建了龙州到镇南关的公路。第四阶段:以汽车分道高速度行驶为特征的高速公路阶段。也称为Freeway或Expressway。二、 世界上道路发展的代表性事件 1832年 焦油沥青路面第一次在英国出现 1876年 发明燃气发动机 1

3、885年 发明汽车 1890年 发明橡胶充气轮胎 19291932年 德国诞生第一条真正的高速公路 1990年左右 发达国家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的高速公路已经相当完善 19841988年的沪嘉高速公路是我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以后迅速发展,到目前中国高速公路仅用了10多年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一般40年才能走过的进程。一些国家的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渡过高峰期,呈下降或平稳态势,如德国、日本。我国目前道路交通事故不断上升。从理论和国外实际情况讲,高速公路的事故情况比普通公路要好得多,但在我国高速公路发展仅十多年历史,存在驾驶员、车辆适应性及高速公路规划、设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高速公路事故表

4、现的异常严重。高速公路是普通公路事故发生率的8倍。三、我国路面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恢复原有公路和加快建设一些干线公路,解决通车问题。 代表性的正规路面:泥结碎石和级配砾石路面。第二阶段: 公路里程迅速增长的同时,改善路面的行车质量,增加车速,减轻养护。出现渣油表处路面(低级,能阻止路面材料和土基中水分的蒸发)。援外工程中广泛采用:水泥稳定砂砾(土)基层(赞比亚、苏丹)级配碎石基层(索马里、马达加斯加) 填隙碎石基层(索马里、尼泊尔)第三阶段: 提高路线和路面等级,改建和新建高速公路。 代表路面:半刚性基层路面。 半刚性路面:将用水硬性结合料处治层的沥青路面正式命名为半刚性路面。四、道路的

5、分类道路是供各种交通工具、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功能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厂矿道路、林区道路等。 Airport lane 分类 国家干线 干线公路 省干线 公 路 县公路 乡公路 支线公路 Road 分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等级公路) 二级、三级、四级公路(其它公路)城市道路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 路 其它道路 1-2 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一、 路基路面的功能及其作用 路基:在地表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作用:作为路面的支撑结构物。特点:(1)破坏了原地面的自然平衡状态(2)变异性大(3)投资、工程量大,占地多,工期长,二级公路8000

6、-16000m3/km道路 路基本体:路基断面中的填挖部分 路基设施:为确保本体稳定采用的必要附属工程设施,排水、防护、支挡、加固设施 路面:由多层次结构层组成、由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垫层、基层、面层 作用:保护路基不受车辆、大气的破坏,使之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使行车经济、安全、快速、舒适 特点:在道路造价中所占比重很大,约30%二、对路基路面的基本要求1、承载能力:包括强度和刚度两个方面 强度:抵抗车轮荷载引起的各个部位的各种应力,防压碎、拉断等。 刚度:使得在车轮荷载作用下不发生过量的变形,防车辙、沉陷等。2、稳定性:道路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平衡,且经常受到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而保持

7、工程设计所要求的几何形态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功能。3、耐久性:道路使用年限数10年,经常受到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应具有耐久的性能。4、表面平整度:路基路面都要求。是影响行车安全、舒适、运输效益的重要使用性能。 提高耐久性和平整度,除了精心设计、施工、选材外,还要长年养护、维修。5、表面抗滑性能:要求路面平整度好、但不光滑,多用摩擦系数表征。抗渗透性差会使路面剥落、坑槽、网裂等水损害。1-3 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1、 地理条件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平原、丘陵、山岭区2、 地质条件岩石:种类、成因;走向、倾向、倾角3、 气候条件气温、降水、湿度、冰冻深度、日照、风力等;气候的季节性变化。4、 水文

8、和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河水、湖水等;地下水;水位、层间水、裂隙水、泉水等。5、 土的类别砂土、粘土、粉土。1-4 路基土的分类一、分类的依据 土颗粒的粒径组成,土颗粒的矿物成分或其余物质的含量,土的塑性指标。 二、分类体系: 四大类,12种 ,见图1-1和表1-11、巨粒土:漂石土、卵石土2、粗粒土:砾类土、砂类土3、细粒土:粉质土、粘质土、有机质土4、特殊土: 黄土、膨胀土、红粘土、盐渍质土、冻土。土的基本代号见表1-2,p9。三、各类公路用土的工程性质1、 巨粒土(d60mm,质量50%总)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用以填筑路基是良好的材料。可砌筑边坡;做中级路面;基层、底基层。2、 粗粒3、

9、 土(d=600.075mm,质量50%总) 砾类土(d=260mm,50%总)4、 级配良好时,密实度好,强度和稳定性能满足要求。5、6、7、 8、砂类土(d=260mm,50%总)无塑性,透水性强,毛细上升高度小,具有较大的内摩擦系数,强度和水稳定性均好;但砂土粘性小,易松散,压实难,但经充分压实变形小、稳定好。 可采用振动法压实,并掺少量粘土,以改善级配组成。 砂性土含有一定数量的粗颗粒、细颗粒,级配适宜,强度、稳定性等都能满足要求,是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如细粒土质砂土,其粒径组成接近最佳级配,遇水不粘着,不膨胀,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便于施工。 3、细粒土(d0.075mm,50%总

10、),见p10图1-3粉性土毛细作用强烈,毛细上升高度大(可达1.5m),在季节性冰冻区易造成冻胀、翻浆等病害。粉性土属于不良的公路用土,如用,则应采取技术措施改良土质并加强排水。 粘性土毛细现象显著,内摩擦系数小而粘聚力大,透水性小而吸水能力强,有较大的可塑 性。在适当含水量时充分压实和设置良好的排水设施,筑成的路基也能获得稳定。 重粘土工程性质与粘性土相似,但其含粘土矿物(蒙脱土、伊里土、高岭土)成分不同时,性质有很大差别。一般重粘土不透水,粘聚力特强,塑性很大,干燥时很坚硬,施工时难以挖掘与破碎。 总之,土作为路基建筑材料,砂性土最优 粘性土次之 粉性土和重粘土,特别是蒙脱土属不良材料,最

11、容易引起路基病害。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土类,如有特殊结构的土(黄土)、含有机质的土(腐殖土)以及含易溶盐的土(盐渍土)等,用以填筑路基时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1-5 公路自然区划一、区划的原则与分级 1、区划原则 (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在同一区划内,同样自然因素下,筑路特性具有相似性 (2)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 地带性差异:地表气候随当地纬度而变 非地带性差异:与高程变化有关,青藏高原与纬度相同的其他地区相比,更加寒冷 (3)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自然气候的变化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又有某种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2、区划分级 (1)一级区划:将全国划分为7

12、个大区。从p13的图1-5中找出包头地区所属区划。 (2)二级区划:以潮湿系数为主要区分标志,在一级区划内进一步分为33个二级区和19个二级副区。 (3)三级区划:二级区划的具体化,各省、自治区自行划定。 二、各自然区划的筑路特点 区北部多年冻土区 对于泥沼地多年冻土层保温,不可轻易挖覆盖层对泥沼地非多年冻土层需将泥炭层挖除,排干水分,填筑路堤 区东部湿润季冻区 防止冻胀、翻浆,使路基尽量保持干燥。缺乏砂石,采用稳定土基层取得一定的经验。 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 黄土对水分的敏感性。干燥土基强度高,稳定性好。潮湿土基差。 区东南湿热区 雨量大、集中,路面结构应结合排水系统综合设计西南潮暖区 筑路材料丰富,充分利用西北干旱区 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