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汇总.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5162223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汇总.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汇总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渗透(shn) 锐不可当(dng) 气氛(fn) 刹那(ch)B颓败(tu) 一丝不苟(u) 着陆(zho) 湛蓝(zhn)C悄然(qio) 殚精竭虑(dn) 扼制() 轻盈(yng)D歼退(qin) 颔首低眉(hn) 沿溯(s) 长啸(xio)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A尽管风狂雨暴,排列在人民大会堂前的三军仪仗队员仍是持枪挺立,纹丝不动。B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C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在教育理论

2、方面卓有成就。D中国辽宁舰队的科学成员们殚精竭虑,终于取得了令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巨大成就。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B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 900万,避免约1 100万人不因吸烟而死亡。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B“白水峡谷的景色多美啊!”属于祈使句。C“长征,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一部恢宏壮丽的伟大诗篇,是一座永

3、不磨灭的巍峨丰碑。”这一句子的主干是“长征,是壮举,是诗篇,是丰碑”。D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ABCD7、根据课文内容默写。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

4、守行)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春望一诗融情于景,“_,_”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甚至面对令人赏心悦目的春景也只是感时伤世。二、文言文阅读。(15分)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筳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意之日,舆石渠同。(节选自柳宗元石涧记)(注释)土山之阴:土山的北

5、坡。亘石:接连不断的石头。若限阃(kn)奥:用门槛把正屋与内室隔开。文:同“纹”,花纹。揭跣:把衣服拎起来光着脚。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交络:交织,形容水波像交织的纹理。翠羽之木:叶子像翡翠鸟的羽毛一样的树木。践履:足迹。得意之日,舆石渠同:这一天的得意快乐,和得到石渠的那一天是相同的。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及郡下,诣太守 诣:_ (2)诎右臂支船 诎:_(3)石渠之事既穷 既: _ (4)民又桥焉 桥: 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B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C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

6、涯D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4请结合“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一句,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石涧中的水景的?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汤小小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

7、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漫延。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

8、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

9、,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亦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

10、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1你从选文中读出了“儿子”与“女儿”的哪些共同品质?2请赏析第段画横线的句子。 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3细读选文段,请说说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4选文有多处与文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相照应,请说说其表达作用。5从选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2、叶子时期的梅

11、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

12、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再费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可爱的你呀,藏在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

13、许多眼睛所忽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

14、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你认识它吗?”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1作者极力称道的“叶子时期的梅”,主要表现出哪些个性来?2这篇文章的思路,概括起来说是由_梅到_梅。(请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字)3文章第段说“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你知道“我的心事”指的是什么?4揭示“叶子时期的梅”特点的一个句子是什么?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又是什么?5品析第段中的画线句。6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文章最后一段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