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科园2011年度云计算发展情况总结.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5158710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科园2011年度云计算发展情况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太科园2011年度云计算发展情况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太科园2011年度云计算发展情况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太科园2011年度云计算发展情况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太科园2011年度云计算发展情况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太科园2011年度云计算发展情况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科园2011年度云计算发展情况总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科园2011年度云计算发展情况总结(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太科园云计算产业奠定基础、实现跨越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太科园重点以云平台建设为重要抓手,以云基础设施建设和云应用服务商培育为两大主攻方向,开拓创意、扎实苦干,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是云计算产业资源初步集聚。截止2011年底,太科园在园云计算企业35家,涉及云计算业务企业近70家,初步实现云硬件(云存储)、云平台及云应用三个核心环节的产业链布局,率先在无锡云计算示范城市中形成云计算产业高端研发和产业化资源集聚的良好局面。其中,曙光“城市云”云计算中心、无锡永中软件有限公司、

2、云海创想信息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无锡天脉聚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矽鼎科技有限公司、无锡买卖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在云计算产业链各环节上脱颖而出,开始在国内云计算产业中崭露头角。怡安华新能源集装箱式云存储设施等重点项目正在洽谈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产业资源集聚的同时,产业效益也初步呈现,2011年园区云计算企业业务收入突破5亿元(列入市统计范围企业营业收入为4.13亿元),实现营业利润3510万元,集聚行业从业人员约2200余人。二是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云存储中心和数据中心建设是云计算产业发展的重要硬件基础,抓好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园区进一步发展云平台和集聚云应用服务商。2011年,

3、太科园云计算产业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2亿元。其中,计划达到500万亿次/秒规模超算中心的“城市云”云计算中心当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载体建设已接近封顶。云海创想“云存储”技术研发中心完成投资6450万元,计划于2012年建成无锡最大的“云存储”专项技术研发和应用服务中心。在其他数据中心建设上,中国电信100PB数据中心一期于年初已建成投用,二期于年底启动建设;中国移动数据中心计划投资1亿,2012年将启动建设2万平方米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最高等级的数据中心,覆盖整个苏南地区。三是云计算企业效益初步显现。随着园区云计算企业的初步集聚,云计算企业开始在项目、业务合作上日益加强。201

4、1年9月份,曙光城市云计算中心作为主要牵头人和承建者,联合永中软件、云海创想等园内外企事业单位,成功获批国家发改委无锡城市云示范工程重点项目,该项目将获得发改委总计6000万元资金支持,其中2011年获批资金2000万元。与此同时,城市云计算中心业务全面开展,目前已成功开展江西一卡通医疗云信息系统、红豆集团淘宝在线交易系统、李开复创新工场等60余项业务。永中“办公云”在“云计算+端计算”为核心的统一网络服务架构下,全面开展基于Intranet的政务、企业网络办公私有云服务,2011年全年市场营收达到2500万元,其移动协同办公系统还将在市政府办公系统中正式部署。天脉聚源基于云计算的海量电视内容

5、智能处理及信息服务平台,建成1800平方米现代化采集编辑中心,拥有30多人的技术研发团队,以及近200人的专职编辑,2011年全年销售额达到2056万元。尽管太科园的云计算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突破,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基础,取得了相对良好的开局。但从云计算产业发展和园区自身建设发展的长远看,仍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云应用企业集聚不足。园区现有云产业构成中,缺少直接面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载体的云终端环节;从园区现有云企业类型来看,多集中于硬件服务和软硬件平台服务,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云应用企业仅永中软件、天脉聚源等少数几家企业,并且以自建自用的私有云为主要特征,无论从数量还是应用范围上都显单薄。二是云服

6、务商业模式创新缺失。园区云应用服务企业在商业运作模式上,大多是原有产品或服务在业务模式向“云”方向的适度延伸,缺乏完全意义上“云”特点的商业模式创新。这与当前我国云产业模式所处的片段化阶段相符,具体表现为产品和服务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产品或服务交付方式模糊,严重影响了园区未来云发展模式的确立。三是云安全发展水平总体滞后。园区缺乏独立的云安全服务商,基于安全治理、数据保护和信息分级控制的纯云安全开发商缺失,现有的云安全机制的研发和应用主要是云存储企业满足自身硬件安全需要而进行的,还属于较低层次的云安全应用,不利于云产业体系的构建和进一步发展。在这一年的发展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推进云计算等新兴产业

7、发展,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在于抓好应用示范与激发潜在需求相结合。2012年,我们将围绕核心技术标准确定、产业化进程较慢、应用市场不足等薄弱环节,采取以下4项措施进一步推动云计算产业加速发展:一是加快完成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太科园在云硬件(云存储)上的优势,进一步加固行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现阶段重点做好城市云和云海创想的云平台、云存储的项目合作,为园区云产业发展和市场开发奠定基础。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上的引导作用,通过重大专项发展基金和社会资本投资联合打造无锡云计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云应用服务提供支撑。二是提前布局云服务与云应用。围绕“云端”需求,积极培育壮大基于

8、“云”的各类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服务企业,占领云产业高端价值链。一方面充分发挥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的网络基础设施优势,加快推进传统电信企业向以云计算增值应用服务商转型提升。另一方面,加快企业私有云的建设,重点引进培育易于形成较大信息需求市场的电力、医疗等领域的行业云服务企业,大力促进天脉聚源等公共信息领域的私有云与云平台、公有云的对接。三率先打造云产业事实标准。与互联网产业一样,云产业应用模式的内在表现是技术标准。在当前各类云产业标准尚未真正形成的产业发展初期,园区应充分依托现有资源,加强对城市云等龙头企业的引导,率先成立以促进云产业事实标准形成为目的的“云计算商业联盟”,强化企业间的合作,形成相对成熟的云产业发展模式。同时,以“云计算商业联盟”为主体,积极参与国家云计算标准制定,积极推广“以我为主”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服务标准,提升“联盟”的影响力,成为国内云产业发展的标杆。四上大力发展云安全产业。鼓励园区内企业参与数据识别、访问控制、数据保护等云安全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推动传统信息安全企业向云安全解决方案转型与提升;加强与全国范围内云安全企业的沟通协作,参与国内云安全组织的建立和云安全标准的设立,在云安全产业链中找准自身定位,发掘云安全产业市场。二一二年一月二十一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