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0年秋高中历史综合检测(一) 人民版必修3.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5157930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0年秋高中历史综合检测(一) 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0年秋高中历史综合检测(一) 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0年秋高中历史综合检测(一) 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0年秋高中历史综合检测(一) 人民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0年秋高中历史综合检测(一) 人民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0年秋高中历史综合检测(一) 人民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0年秋高中历史综合检测(一) 人民版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0年秋高二历史综合检测(一)一、选择题(50分)1.荀子曾提出“从道不从君”的观点,这表明荀子( )A.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B.把君臣关系置于“礼”这一最高原则下C.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 D.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3.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

2、代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4.朱熹同王阳明的主张相同之处有( )主张理在气先 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要求克服私欲,维护统治秩序 心外无理A B C D5.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这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提出君权神授,强调尊君 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天理”的高度C.继承德治主张,强调民本思想 D.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6.“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体现了朱熹对社会

3、现实生活的关注 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A B C D7.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是( )A良知 B仁 C正君心 D灵明8.图6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 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发明A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C在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9.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黑脸”表示( )A刚强骁勇B阴险狡诈C凶狠残暴D刚烈正直10.古代中国

4、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11.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12.清代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460多种,因其分经、史、子、集四部而得名。下列文献能在四库全书的“集”部中找到的是( )A诗经通义 B李太白文集 C韩非子 D史记13.历史学家

5、陈旭麓评价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该事件是( )A中共“二大” B新文化运动 C国民革命 D二次革命14.在中国近代,封建文化的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下列对封建文化解体起重要作用的是(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 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途径的发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A B C D15.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图10报纸说法正确的有(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撰文宣传变法图存 新青年创造的时代是批判复古逆流,崇尚民主科学的时代 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二字为孙中山先生亲笔

6、题写 都创办于19世纪末,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A B C D 16.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1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下列哪一思想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A.“兼爱”、“非攻”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以法为本”18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

7、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体现了他的A、重农抑商的思想 B、限制君权的主张C、工商皆本的思想 D、经世致用的思想19、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20“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一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的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21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的西方“长技”,指的是A外国先进科学

8、技术 B西方的政治制度C西方的思想文化 D了解外国历史地理知识22、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主要资料来源于A四洲志 B各国律例 C华事夷言 D澳门月报23.“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这一观点不同的是A“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B“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C“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D“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24.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强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权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25.新文化阵营内部逐渐分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代表人物的阶级属性不同C.五

9、四运动的爆发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二、材料题(50分)26.宋朝在中国是个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摘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4)材料二 英国科学院院士

10、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2)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6分)材料三 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四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材料五 宋徽宗赵信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

11、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3)根据材料三、四、五,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4分) (4)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孔子为“庸众人类”。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4分)27.改进造纸术之后,纸一直是人类交流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更是所有科学和文化进步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盖世有质文,则治有损益;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

12、可伸,能幽能显。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晋书五十一卷纸赋 材料二:造纸术西传过程一览表时间重大事件 时间重大事件793年大马士革也开办了造纸厂1405年由法国传入比利时900年造纸术传入埃及1494年传入英国1150年阿拉伯人渡过地中海,在西班牙的沙提瓦城建起了一座造纸厂1567年传入俄国 1189年由西班牙传入法国的耶洛城1856年传入荷兰1276年阿拉伯人通过地中海,经西西里岛在意大利建立了造纸厂1694年由荷兰传入美国 根据王连科的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编制材料三:18世纪之后,欧洲各国的纸张生产,逐步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改进了工艺,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但是我国在纸发明以后)1700年内一直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直到1881年(清光绪七年)在上海成立了由美商出面经营的华章造纸厂,中国才有了第一家机器造纸厂。 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1)材料一中“作契以代绳”、“造纸以当策”各指什么?分析纸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5) (2)请指出材料二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 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4) (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18世纪之后欧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