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常规的重要性.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5155705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常规的重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班级常规的重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班级常规的重要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常规的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常规的重要性.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常规的重要性班级的常规对于大家来说最熟悉不过了,相信作为老师的大家都深有体会,如果一个班级的常规好,那么教师在带班的过程中就会感到轻松自在许多,也能顺利的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在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而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了多种的常规活动:教育教学常规活动、游戏常规活动、生活常规活动等,其中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了排队、用餐、午睡、入厕、盥洗等细微的工作。当然,教师的常规工作也要落实到位,而班级有着良好的常规更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那么,我们在一日生活中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幼儿良好常规的形成呢?下面就来谈谈我的几点

2、体会:一、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上课常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往往会出现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出现坐姿方面歪歪扭扭、上课时喜欢与同伴说话,争抢着举手回答、插嘴,回答的声音过大等现象,教师应该针对情况而作出相应的措施。当幼儿在坐姿方面歪歪扭扭时,教师可以适当的鼓励:“XX小朋友的小手和小脚放得真漂亮”、“老师喜欢XX小朋友的小手和小脚,他的小手和小脚放得真整齐”等这些话,如果已经坐端正了就投以赞许的目光,使其继续坐好。同时,幼儿的站姿也是教师要培养的关键,需要不定时利用“哇,我们看看谁站得最像小交警”的话语来提醒幼儿,通过这些方式,我们确实收到了良好的

3、效果。经过教师的鼓励,其他的小朋友就以此为榜样,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坐姿、站姿。又如幼儿上课时与同伴说话、争抢回答问题或插嘴回答问题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不礼貌的表现,这样做会影响到别人,必须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学会倾听别人说话,不插嘴,说话时用好听的声音才是有礼貌的道理。教师可以征求大家的意见,让大家来判断该幼儿做对了没有:“小朋友,我们来听一听是谁的声音,他这样做对吗?”。这样做不但可以制止了该幼儿的行为,还让大家懂得了当中的道理。教师也可以通过请这些幼儿出来充当教师的角色,通过互换角色让其从中感受体会别人的辛苦,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就会加以改正。又或者以讲故事举例子的形式,使幼儿在最大程度上有

4、所转变。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幼儿在上课常规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不但使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还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及学习习惯,从而促进良好班级的上课常规的形成。二、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有利于常规的形成。游戏是幼儿学习兴趣的动力,在一日生活活动中,要使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形成良好的游戏常规,教师在游戏前必须讲清规则要求,加强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而在游戏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往往玩得特别兴奋,忘记了游戏的规则,变得开始有点控制不了的局面,甚至发生推挤、争抢的现象而导致安全事故。一但幼儿没有了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这时教师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可以做出相应的“惩罚”来停止该幼儿游戏的权利,让

5、其看看别人是怎么游戏的,从而知道自己的不对,当意识到不能参与游戏,就会遵守游戏规则并央求老师给予游戏的机会。但也有个别幼儿表现得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甚至还变得更加得意了,这时教师必须停止游戏,进行正面的教育,让全班的幼儿来评一评,让他知道全班幼儿为了这件事而停止游戏,觉得自己不好意思,就不会再次重犯错误,从而培养了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形成了有序的游戏常规。三、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在现今的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父母和祖辈过多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失去了自我服务的能力,而我发现自理能力好的小朋友会更自信,所以,无论在平日的生活还是活动中,我非常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

6、力。如让孩子们学习把物品摆放在固定的地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等。那么如何在一日生活中让幼儿获得锻炼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呢?这就要从幼儿午睡起床后抓起,让幼儿养成自己叠被子、穿脱衣服、穿脱鞋袜等能力。另外我们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组织孩子开展一些穿脱衣服、折叠衣服或被子、整理小书包等小型的比赛,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当一些能力比较差的小朋友做不到的时候,我会用鼓励的目光让他再试一试;当发现做得好的小朋友,我会投给他赞赏的目光或者向他轻轻点点头。我也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较差的小朋友,一来可以让自己的工作轻松一些,二来可以促进幼儿间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渐渐地,幼

7、儿知道什么时候叠被子,什么时候穿鞋子,这样,幼儿的生活就有规律,使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生活常规。四、在生活中渗透安全知识有利于常规的形成。要使幼儿健康愉快的度过每一天,就要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那么如何在生活中渗透安全知识才有利于常规的形成呢?教师就要定时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并根据幼儿可能遇到或及时发现的安全问题,对他们进行集体和个别教育,通过以游戏、图片、故事等形式,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还可以针对班上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跟踪,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在户外活动前,先与孩子说说应该怎样玩、怎样游戏才是安全的,而孩子们

8、都说了很多老师平时进行的安全教育, “要注意安全不乱跑开。”“玩滑梯时要排队,不推不挤。”“不能从下面往上爬滑梯。”“不能跑得太快而撞到别人。”“如果快要和别人撞到时要学会闪躲。”有的方面是我也没有想到的,这样孩子们之间就会互相提醒“你不能这样玩会很危险的”“不能跑得太快哟,很容易撞到别人的”等等,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并提醒幼儿若有事请先告诉老师,要征求老师的同意,不能擅自跑开,从而防止意外的发生。幼儿有了较强的安全意识,就会形成习惯,促进良好常规的形成。五、争当“小老师”职务,让幼儿互相监督促进常规的形成。小朋友的竞赛意识很强,可以在班中开展争当“小老师”的职务,如果谁做得好就由该名幼儿来担任

9、,全班的幼儿一起互相监督,谁做得不好就不能当小老师,这样通过以竞赛的形式,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请好几名幼儿,但是要分工明确,比如幼儿小老师帮忙检查幼儿上厕所有否拥挤、争抢,排队喝水等情况;有的负责检查饭前洗手的情况;有的负责午睡起床后有否叠好被子的情况;这样的话既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常规的形成,小班长的角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记得班里被选为小班长的幼儿,都会比较坚持做好自己,还会提醒其他小朋友做好,做事的速度变得快了,不再那么拖拉了,有了很大的进步。六、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常规工作的形成。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更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很显然,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不能得到

10、一致,有个别家长就比较溺爱孩子,一切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不舍得严格要求孩子,这是错误的想法。为了让家长走出误区,这就需要家园共育,教师必须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给予孩子鼓励与充分的肯定,并与他们商量,达成一致的教学模式,让家长们知道自己必须在哪些地方予以配合,包括以上说到的坐姿、自理能力方面等等,从而使家长配合做好工作。幼儿在家做得不够好,我们就帮他们加以纠正,而经过家园共育,让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常规工作就得以进一步的形成,达到预期的目标。总的来说,幼儿有了良好的习惯,就能形成良好的常规,常规工作是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培养,当发现幼儿做得不对,教师因立刻作出纠正,幼儿一但形成良好的习惯,就使幼儿终身受益,为幼儿以后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在一日生活中建立幼儿良好的常规,使我们工作起来更加轻松一些,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幼教事业而努力。 陈远芳 2015年10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