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5142950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饶荣飞一、教材分析汽化和液化是浙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6节的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以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汽化与液化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汽化与液化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汽化与液化的应用。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

2、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二、学情分析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要设计好实验,预测出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关键部分,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物理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蒸发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之一,学生已经产生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了解蒸发的影响因素,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学生还是比较不熟练,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在这个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课后

3、多动手设计小实验、多观察周围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蒸发过程中吸热(蒸发可以致冷)。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列举大量的生活实例,可以感觉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相关,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通过交流,能够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四、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蒸发的过程是吸热的。教学难点通过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五、教法学法 针对以上的教学重难点,同时根据教材内容及编写的特点,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本课时主要采用了以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与之对应的学法有实验观察、合作交流和结合生活的方法。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探究蒸发过程吸热以及水沸腾的特点,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设计思路引入新课1、 提问学生上节课学过的从固态到液态以及从液态到固态的过程有哪些特点。2、 请学生思考气

5、态与液态之间能否相互转化。教师在黑板上用沾有水的湿布写两个字,如“好学”过一会儿黑板上的字迹逐渐消失。教师提问:黑板上用水写的字怎么没有了?这些水到哪里去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积极回答。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接下来的新课学习。仔细观察现象,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回答:变成气体跑到空气中了。过回顾上节课知识点,温故而知新。设置疑问激发同学们思考。实验简单,现象明显,能够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引导学生透过简单的现象来探究其本质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引入课题。概念建立引出概念: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让学生经过思考举出生活中汽化的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说出汽化有

6、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理解汽化的概念。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列举出若干个生活中的汽化现象。通过实验,引出汽化的概念。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说出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实验探究通过观看实验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2、温度越高,蒸发越快;3、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通过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以对比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发现物理规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为什么酒精涂在手上过一会,手会感到冷。取支温度计放在教室中,观察它的示数;然后将它放入盛有酒精的烧瓶中,取出再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蒸发的过程是吸热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交流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