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6、蜜蜂.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513941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 6、蜜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题: 6、蜜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题: 6、蜜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 6、蜜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 6、蜜蜂.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6、蜜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掌握“扔、劣、免、弃、闷、证、阻、环、拥、沿、括”11个生字。(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3)、在读课文的同时,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

2、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教学过程:一、巧设情景 激趣引思 先出示介绍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学生可以补充)你知道为什么法布尔能够成为昆虫学家?你知道他是怎样进行观察实验的吗?(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热爱科学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二、自主互动 探究新知1、自学(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抛弃”、“扔到”、“货轮”可让学生做动作理解;如:“避免”、“一拥而出”、“恶劣”、“阻力”、“包括”、“沿途”、“丰富”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自己理解;如:“证实”

3、、“闷了”、“凭借”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另外学生有可能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如:“眺望”、“触到”、“逆向”等小组内理解。(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只有读正确、读通顺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2、交流(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引导学生交流法布尔进行“蜜蜂”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实验得到的结论。(3)、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交流,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引导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a我明白了无论蜜蜂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让学生找出能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

4、能力的有关语句。)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它们走了二里半路;(引导学生明白从距离上说明在这样的距离范围内蜜蜂回到蜂巢没有问题。)“我在屋檐下的蜂窝里捉了四十只蜜蜂”、 “有二十多只蜜蜂受到损伤”、“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从数量上说明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空中吹起了微风。”、“沿途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从环境上说明,情况很复杂,对蜜蜂认路增加了难度。)“蜜蜂们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说明蜜蜂辨认方向不是像我们人类一样选择大的景物作为参考,并出示课后第二题,地一句话,学生理解着重号词语的意思)以上交流的重点是实验的过程,其它两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一下。(同时

5、理解不明白的词语)(4)、讨论:读了课文,受到怎样的启发?引导学生说出:A:办事应该像法布尔那样仔细认真;B:从文中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充满爱心与同情心的人。(5)、师:我们身边有多少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也曾产生过多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像法布尔一样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我们也能一步步走进科学的殿堂。(6)、整体回顾全文。 3、书写教学中可以用“熟字+偏旁”的方法识记“劣、闷、证、阻、环、拥、括”;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扔(仍)”“免(兔)”“弃(弄)”“沿(没)”。注意“扔”的右边“乃”不要写成“及”;“免”字不要多一点写成“兔”;“弃”字不要少写一点,上面写成“亡”。三、应用拓展 反思交流师:许多动物有着奇特的本领。“词句积累”中列举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说说对课后列举词句的理解,也可以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动物趣闻。【设计意图:教师很提倡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这是语文课堂学习的延伸。】板书设计: 6、蜜蜂实验的目的:蜜蜂有辨认方向能力实验的过程:二里半路 四十只蜜蜂 逆向微风 陌生的景物实验的结论:这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