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拟题.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513932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分作文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分作文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分作文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分作文拟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分作文拟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分作文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作文拟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分作文拟题、开头、结尾技法作文“标题”如人的“脸面”。郑板桥就说过:“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对于自拟题目类作文而言,这张“脸面”的美或丑则更为重要,一个好的题目,或交代文章内容,或体现行文思路,或蕴涵文章题旨,或表明文章特色,能给人清新脱俗耳目一新之感,它决定了读者(尤其是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与第一判断。一、拟题要求1.准确鲜明。标题应紧扣材料与文章内容,一目了然,不能作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在给材料的作文中,文题须切合材料的内涵,或抓住材料的中心话题。一般说来,审题出现偏差往往在文题上有所反映。如果对材料把握不透,最好拟非论点式的题目,如“由想到的”、“从谈起”等

2、。2.简洁凝练。标题应短小精悍,醒目上口。如泥泞脚印、阳光总在风雨之后、不经风雨那见彩虹等。3.新颖生动。标题应不落俗套,能激起阅读兴趣。作文的题目与文章的立意、构思的角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巧的立意、巧的构思才会拟出巧的题目,反之亦然。所谓“题好一半文”即是此意。如:阳光总在风雨后、把脚印留在泥泞上、穿过泥泞走向成功等。这样的标题把握住了题意,简洁醒目,信息含量多。4.含蓄隽永。标题应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例如:走过人生的泥泞路、不见风雨,那见彩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等题目,予人想象,有内涵,耐人寻味。5.紧扣文体。虽然同一标题可以写成不同的文体,但大多数标题还是能体现出一定的文体特

3、征的,如明明是写记叙文,拟成议论文的题目,那么就文不对题。6.有文采。标题应通俗易懂而不晦涩难解,简洁流畅而不繁冗呆滞,新颖出奇而不平庸俗套,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也可引用或化永蕴含哲理性的古诗文、名句做文题。如霜叶红于二月花、生命岂能无坎坷、快乐走我坎坷路、在那坎坷的路上等。二、拟题方法1.借助修辞。将修辞方法运用到标题创写上。各类修辞格能帮我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拟出精彩漂亮的标题,从而增强文章的文采与感染力。如:走过泥泞见彩虹(比喻)、感激泥泞、与泥泞同行(拟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阳光总在风雨后(引用)、泥泞之路,我们走呀!(呼告)、逆境,生命的磨砺?(设问)。其它

4、如对偶、双关、反复、夸张、等修辞格,在实际操作中均可运用,囿于本文所引材料的局限性,在此不一一例举。2.引用化用。是在材料或诗文、歌词、文章中采撷一句话,或依据写作需要,巧妙截取剪裁,重新组合,为我所用。这句话能够揭示文章的写作方向,概括文章的主旨,同样可以显现作者的文化积累和语文素养。如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泥路留痕、留下人生的脚印、霜叶红于二月花、梅花香自苦寒来、阳光总在风雨之后,或撷取材料,或取自诗句,或引用歌词,暗寓哲理,紧扣中心,为全文的着眼点所在。3.哲理代入。就是从所给材料中挖掘出一则道理、哲理,用充满哲理、思辩的词句或直接用一般哲学原理写出来。如:走过泥泞、磨难铸就成功、逆境,

5、创造人生。4.套语借用。议论文的标题有许多固定的用语,这些固定格式,不失为一种拟题方法,只是较为平庸些。如论或论、也谈、由联想到的、小议、“”小议、“”之我见、读有感、从说起、驳5.诗意标题。如04年上海卷忙兮忙兮奈若何,写现代人对忙的态度,运用楚辞中的标志词语“兮”,增强了文章题目的文学色彩。06年福建卷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灯火阑珊”取材于诗句,点明一种突然明白的境界。6.设置意象。如走过一路泥泞。如04年浙江卷听泉,用“泉”象征人们内心那种对民族、对他人、对生命的关怀,来说明人文对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意义。04年江苏卷画中,“画”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推动文章情节的发展。7.反弹琵琶

6、。对传统或普遍的言论观点进行反说,这样拟写标题,能使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如04年广东卷话题是“语言与沟通”,本是阐述语言的作用,但有考生以此时有声胜无声为题,对中国传统的“沉默是金”作反驳。作者巧妙地对白居易琵琶行中诗句“此时无声胜有声”进行反用,既彰显了文化底蕴,又显示了作者的机智。三、拟题要特别注意的几点:1.一定要紧扣材料或话题。此次有标题如患难见真情、小事蕴藏大智慧、谁的脚印留下了、蝶恋花语、勇敢者的脚印、努力了,无悔了、浪淘沙、泥泞路上的佛法、留下脚印,在来时的路上,就未能达到这一要求。2.标题范围尽量要小,不要太大太泛,大而无当。万一标题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如脚印

7、,就显得太大,立意方向都不明确。3.标题不能过长,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人生因为一路的坎坷才变得美丽、在泥泞不堪的路上走出精彩的人生,虽意蕴不错,但确实有点松散。4.话题作文不用话题作标题。作文开头例说开头俗称“豹头”,也有人称之为“凤头”、“龙头”,都是指开头应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好的开头能引起“尝一口想得一杯”的浓厚兴趣。设立开头应注意:1.要向主题靠拢:要迅速明了文章主旨,尽快将文章的主题凸显出来,切勿含糊其辞,故弄玄虚,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引发老师阅读的兴趣。2.要短小精悍:简洁,切勿繁琐。要力求以最简明的语言将读者引入文中3.要有文采:开头力求避俗就

8、新,引人入胜,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得到美的享受。一、开头方略1.开门见山法:就是起笔点题,不转弯抹角。或直截了当地切入话题,或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或单刀直入点明驳论。古文师说即此经典。如阳光总在风雨之后“浮浮沉沉是人生。没有永远的阳光明媚,也不会永远阴雨绵绵。美丽常与荆棘同在,彩虹总有风雨相伴,没有经历过暴风雨的船帆,永远只是一张破布。没有昨日大雨后泥泞的路,怎会有踏实而精彩的人生。”2.名言警句法:是从一句名言、俗语、歌词出发,引出要写作的正文。名言警句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聪明者会巧妙地引用与文章话题或观点相关的诗词、名言警句或俗语谚语等作为开头,既文采斐然,又能突出中心

9、。如:人们常说:“人生,就像一段历程,只有走过,才会留下生命的脚印。”是的,一个人的一生只有走过泥泞,才能留下真正的脚印。这种开头法,容易掌握,便于使用。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错误。3.承接材料(话题)法:开头沿着材料和话题所提供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延伸。这种承接既可以从话题背景语中的结尾处续接,又可以从原材料中截取一点续接。如:未经风雨,路面平坦坚硬,轻松走过而未留痕迹;一夜风雨后,路面泥泞不堪,艰难走过,步步脚印。住持轻捻胡须:“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既是对小僧的启示,也是对众生人生的指引。4.设问置疑法:开篇设问,总起下文,启发读者思索,激发阅读兴趣。如当生活遭遇困境:“当

10、你遇上泥泞,你会怎么办?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个避风的港湾;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泪水清洗伤心欲绝的心灵”以设问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立意显得较为深刻。这样的入题方式,简洁而分量十足,又吸引了读者。下一页5.运用修辞法: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议论文开头不至沉闷、干瘪,而显得文采飞扬,情味盎然,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和语言的美感。如:磨难之后,花开不败“没有石缝中那苦苦的挣扎,哪来海边傲然屹立的青松;没有冬天的坚持不懈,哪来风雪中的万里飘香同样,人生是土壤里扭曲变形的根,没有磨难,何来铿锵的人生乐章。”6.情景(描写)渐入法:就是借助于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先记叙一件事,或讲述一种社

11、会、自然现象,或描述一个场景,然后对此作一番阐述,自然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一蓑烟雨任平生:“独自踯躅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为遭遇窘境而困苦不堪;徘徊于夜色蒙蒙的街头,你是否在为生活的不顺而将不平与痛苦放大其实人生中挫折与痛苦时常有之,但泥泞不可怕,前路仍可期,正视不平路,自然快意人生。”如一个特写镜头,开篇紧扣材料意旨,以诗意情境描出自己的观点,吸引读者,让人回味。7.抒情引入法:文章开头直接倾诉自己的真情,以点明文章主旨。如捞起诚信的背囊开头写道:“如果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轮子;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航行中的大船,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将伴你永远前行。”作者运用比喻和

12、对比,在对比衬托中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二、作文开头问题1.东拉西扯,不入题或入题慢。有些同学在开头部分引述过长,东拉西扯,说了半天,还说不到主题上,由于入题慢而影响别人的阅读欲。如“牡丹虽美,却总是昙花虽美,却总是而梅花就不同了”开头写了130字左右,还没能入题。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流淌了数千年的江水,哺育了多少千古风流人物。浩瀚的历史星空中,飘荡着多少名篇佳句,又埋没了多少名人佳士。”(词句须斟酌)开头最好有中心句扣材料或点明中心,至少要让阅读者知道你的写作指向。2.头重脚轻,开头冗长。有些同学在开头部分写得太多,而后半部分内容偏少,导致作文头重脚轻。如有同学在一段三行题记后,

13、用了十三行267个字写第一段,颇具大头外星人之型。3.突兀,不明就理。开头突兀,令阅卷人费解,不明就里。如“人的一生无法预测结果,却能享受过程。过程努力了,结果就无悔了。4.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主题“千呼万唤不出来”。或“改编”材料,杜撰故事,更把文章中心引向。作文结尾例说结尾同开头一样,也是作文中一道重要“工序”。如果说开头有“先发制人”的功效,那么结尾更有“后发制人”的威力。结尾好,会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大放异彩,反之,则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考场作文的结尾,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能“结”得住,断得下,能够呼应前文,点明意旨,升华主题。切不可草草收兵,或画蛇添足。结尾的要求有

14、哪些?一要简洁有力;二要照应开头;三要收束全文;四要令人回味。一、结尾方法1.升华式结尾。就是在结尾处写出肺腑之言,或充满激情的呼吁,或富有理性的启迪,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如走过一路泥泞:【开头】有多少人在泥泞的路上被牵绊束缚最终倒下?有多少人为了这一路的泥泞不辞辛劳艰难但顽强的跋涉【结尾】我们的天空曾经灰暗,我们的天空终将璀璨。没有犹豫没有退缩,跨过这一路泥泞吧,你会发现:生命最终是辉煌的!又如:人生就是一条绵延长远的道路,只有泥泞才会留下脚印,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阳光,只有艰难困苦才能铸就辉煌。2.照应(呼应)式结尾。结尾呼应开头,关合全文,给人以完整的美感。一是呼应标题。文章标题往往与主题有直接的联系,结尾照应标题不但显得首尾圆合,而且能显示出考生的话题意识,强化文章主题。二是呼应开头。呼应开头显得文章结构完整,关合严密,写得好,可给读者留下整体性的美感。”此法当牢记。如走过泥泞:【开头】人们常说:“人生,就像一段历程,只有走过,才会留下生命的脚印。”是的,一个人的一生只有走过泥泞,才能留下真正的脚印。【结尾】让我们一起走过泥泞,留下自己的脚印吧!3.总结式结尾。在前文叙述、描写或议论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概括性总结。此方法较常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