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区片六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513246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区片六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区片六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区片六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区片六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区片六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区片六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区片六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

2、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物质X在4.8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RO2+2SO2,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D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B酒精能燃烧C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D二氧化碳有刺激性气味3以下实验方法的归纳,正确的是A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均应垫上石棉网B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取,也可直接倾倒C过滤时,将待过滤的混合物直接倒入漏斗中D用托盘天平称量

3、物质时,先加小砝码,再依次加较大的砝码4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中引入了高效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可在120时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B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C该过程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D反应每消耗14g甲,可生成22g丙5观察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下列物质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用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甲和乙可以合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微观过程

4、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物丁属于氧化物B丙中C、H、O的质量比为314C丙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D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化学性质活泼,可用作保护气B石墨有滑腻感,可用作润滑剂CCO2和H2O发生反应,可制作碳酸饮料D生石灰能和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B过滤C测量固体质量D稀释浓硫酸9日常生活营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好”“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硒、铁指的是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锌

5、粉和铁粉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D图是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实际的变化关系,该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11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D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成分相同12下列词语描述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露结为霜B蜡炬成灰C木已成舟D云腾致雨13美国铱星公司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其发射的卫星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下列关于铱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6、铱元素的质子数为70B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C铱元素核电荷数77D铱元素为非金属元素1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外出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C工作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用D为治理雾霾应禁止烧柴火做饭1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木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二

7、、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能得到干燥气体的收集装置是_(填序号),若用图F所示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_(填“a”或“b”)端管口通入。(2)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得氨气。氨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若将收集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

8、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反应为:。计算:若生成16g氧气,最少需要高锰酸钾多少g?_18(8分)甜美的水果中富含果糖,果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1)果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最简整数比)。(2)果糖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_元素。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食盐是生活必需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同学们实验时常用的药品。(1)食盐中含有各种添加剂,如添加碘酸钾(KIO3)补充碘元素、添加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作为抗结剂防止食盐结块。食盐中至少含有_种金属元素(填数字)。(2)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多种化工产品,主要过程如下:若气体 A 是一

9、种单质,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则该气体为_。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酸 D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3)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图。请回答:应称量_g 氯化钠固体,需加水_mL。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直到天平平衡。实验中发现氯化钠固体已结块,为较快地溶解,采取一些合理的方法,其中不能加快溶解的有_填序号)。A 将氯化钠固体研碎 B 用热水溶解 C 加入更多的水 D 用玻璃棒搅拌(4)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 (填序号)。A 氯化钠中含有杂质 B 量取水时俯视C 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

10、 D 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取上述溶液 10g,需加 _g 水稀释,可得到 5%的氯化钠溶液。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2.2克+6.4克-4.8克=3.8克,故选项错误;B.设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 列比例式得:a:96=3.8g:4.8g 解得a=76,故选项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知X中含有R、S元素,不含氧元素,故选项错误;D.因不知R的元素种类,所以无法判断RO2是否是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2、B【解析】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酸碱性等。【详解】A、干冰易升华,指的

11、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酒精能燃烧,说明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密度是指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有刺激性气味,气味是指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是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法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例如颜色、气味、密度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3、B【解析】A、实验室中一些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有些根本就不能被加热。烧杯、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故本选项错误;B、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倾倒法;取用少量的液体药品-用滴管逐滴滴加;取用极少量的液体药品-用玻璃棒蘸取。故本选项正确

12、;C、过滤时,将待过滤的混合物通过玻璃棒引流进漏斗中,故本选项错误;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大砝码,再依次加较小的砝码,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4、C【解析】由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在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O+H2O CO2+H2。【详解】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故A正确;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过程不能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故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甲与丙的质量比是28:44,所以反应每消耗14g甲,可生成22g丙,故D正确。故

13、选C。【点睛】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5、A【分析】对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符合题意;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而不是烟雾,不符合题意;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而不是红光,不符合题意;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用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描述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现象,难度不大,但也是容易错的题目,学生记忆容易混淆。6、C【详解】A、根据

14、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为:1、6、2,生成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为:1、4、1,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H、1个O,故生成物丁是水,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丙的化学式为:CH3OH,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2:4:16=3:1:4,不符合题意;C、每个丙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甲醇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4+(-2)+x=0,x=-2,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7、A【详解】A. 一般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才可以做保护气,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不可用作保护气,说法错误;B. 石墨有滑腻感,可用作润滑剂,正确;C. CO2和H2O发生反应生成碳酸,可制作碳酸饮料,正确;D. 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吸收水分,故可用作干燥剂,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