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说课稿.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5131868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爱莲说》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爱莲说》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爱莲说》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莲说》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莲说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说课的篇目是爱莲说,本文是语文版下册第六单元课文。该单元是古诗文单元,它与上册册教材中的文言文单元连成一线,以落实义务教育承担的文学教育任务。爱莲说是古代散文名篇,又安排在单元之尾,是巩固前面提学知识的重要一环,又是教师贯彻“由教到不教”的关键所在。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他以具有高尚的品格的“莲”自比,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宝贵的世风,表明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直到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2、关于教材难点和重点:爱莲说的重点在“爱”,难点是爱莲的“因由”。爱莲说写“莲”是实,写“爱”

2、是虚,以实托物,以虚言志,爱莲的“因由”自然成为本文的难点。确定教学重点为: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并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辨析莲花与君子的相似之处,教学难点为: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正衬和反衬的作用。二、目标分析:(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及本文特点,我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如下1、知识目标: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2、能力目标:使学生明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特点:抓住特征状物,最后言志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二)学情分析:本文可读性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最重要环节,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要有意识

3、地培养和切实掌握诵读文言文的三种方法:一是“疏解文意的读法”,旨在初步读懂文章,领会文章中词语、句、段的含义,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二是“研究文理的读法”,旨在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恰当地表达文脉的贯通和层次,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三是“品味意境的读法”,旨在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从教学对象看,他们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高视角、低起点”,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

4、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对于八年级来说则更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是知识点的整合。(三)教法学法1、关于教法的分析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及从学情出发,本课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实行两次先学后教,层层推进,教学思路如下:突破传统文言教学由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的模式,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多媒体导课,情景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感性认识,把握教学重点的方法。 2、关于学法的指导 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从精品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1)以形成性练习指导圈点

5、、批注、勾画的预习方法。(2)交际互动,当堂成诵的学习方法。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出示课题、解题“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二)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按照学习目标,逐步完成教学内容)1、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2、能正确译讲课文第一段。(三)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一: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自己解决!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错,共同进步!(温馨提示:读准字音、速度舒缓一些、注意语句的停顿) 六分钟后进行检测!(以上层层诱

6、导,步步深入,吸引学生注意,点出学习内容,寓德于教,完成教学目的。) 当堂检测一1、我会注音(请在二分钟内完成)周敦颐 ( ) 可爱者甚蕃 ( ) 淤( )泥 濯( )不蔓( )不枝 亵( )玩 隐逸( ) 噫( ) 陶后鲜( )有闻2、我会读 (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要求是多读多诵,以上教学程序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完成教学目的2熟读能诵,融会于心,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能获得牢固而丰富的感性知识。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三步即“品读意境的读法”,)(四) 二读课文,译一译(第二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二: 1、结合课下注释,独立翻译课文第一段,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同桌互助! 2

7、、 六分钟后,比一比,哪位同学的表现最棒! 当堂展示我会译1、 请你来试着翻译课文!(翻译要求:一句一译,一读一译。)2、你能说说文章第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当堂检测(二)一、 结合本课的文体知识,爱莲说的意思是 。二、 二、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濯清莲而不妖( )A、妖艳 B、妖怪 C、美丽而不端庄2、香远益清( ) A、更加 B、有意 C、益处3、亭亭净植( ) A、亭子 B、耸立的样子 C、美丽的姿态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A、玩耍 B、玩弄 C、游玩二翻译下列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 效果分析: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把老师该教的知识自己学习了,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去决定吸取或舍弃。这堂课也使我认识到,只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根本的转变。采用了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