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江雪MicrosoftWord文档.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5131678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滁州西涧江雪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滁州西涧江雪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滁州西涧江雪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滁州西涧江雪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滁州西涧江雪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滁州西涧江雪MicrosoftWord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滁州西涧江雪MicrosoftWord文档.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滁州西涧 江雪 教学目标:1、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诗如画、诗言志的特点。教学重点:动静搭配的写景方法,渔翁这一形象。教学难点:理解渔翁这一形象。教学方法:自读,点拨知识链接: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建中二年(781)为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江州刺史.贞元初(785左右)为苏州刺史,后世称为“韦苏州”。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世以“王孟韦柳”并称,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他的词不多,仅三台和调笑共四首。“胡马”一阕,极写边塞的荒凉,全无一字写人,却深切地体现了征人远戍的孤独和烦忧,选唐五代词没有不选这一首的。江雪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诗人

2、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了雪景,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的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一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呈现作者多元化的心态:既孤独寂寞,又清高倔强,既寒气透骨,又内心炽热,既感到失望,又充满希望一、释题导入: 滁州,现今安徽滁县。西涧,西边的山间溪流。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傍晚的自然景色。二、疏通文字,理解诗意(1

3、0分钟)1.朗读,背诵(10分钟) 2.译读这两首诗 3.质疑答疑,疏通文字(1)怜:喜爱(2)上:岸上(3) 带雨:带来雨水(4)渡:渡口 (5)自:自个儿,随意(1)绝:尽,完(2)灭,消失三、揣摩字句,把握主旨(18分钟) 1、滁主要写了幽草、黄鹂、春潮和小舟四种景物,既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二者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颇有特点的画面。 2、郦道元用“寒”“肃”“凄”“哀”四字写尽了三峡的的凄婉美,柳宗元则以“绝”“灭”“孤”“寒”四字描绘一幅“寒江垂钓图”,意境苍茫凄冷。3、滁一诗中“急”和“横”二字历来颇受诗家好评,说说你的理解。4、有人说,江雪中的渔翁形象就是诗人的化身,你怎么看?老翁

4、孤独,却又卓尔不群,超凡脱俗,实际上是柳宗元感情的寄托和写照,此诗反映了作者在厄运中不屈不挠,陷绝境而无怨无悔,历冰雪而不移其志。四、课堂小结(2分钟)1、动静搭配 2、诗言志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韦应物,整体把握诗句含义;理解主旨,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2、体会作者描绘的西涧晚潮时雨中美景及恬淡的意境。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滁州,现今安徽滁县。西涧,西边的山间溪流。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傍晚的自然景色。 二、整体感知: 1、作者:韦应物(约

5、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建中二年(781)为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江州刺史.贞元初(785左右)为苏州刺史,后世称为“韦苏州”。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世以“王孟韦柳”并称,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他的词不多,仅三台和调笑共四首。“胡马”一阕,极写边塞的荒凉,全无一字写人,却深切地体现了征人远戍的孤独和烦忧,选唐五代词没有不选这一首的。 2、背景资料:作者在安徽滁州,春游西涧赏景时,突遇晚雨,以情写景,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山水诗。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三、细读品味: 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首句写静景,第二句静中有声,烘托了环境

6、的清幽。写春天繁荣的景物中,诗人独爱甘于寂寞的涧边幽草,面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鹂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两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地表露了诗人恬淡的胸怀。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前一句静中有声,后一句虽动却静,是脍炙人口的即景好句。其中一“急”一“横”,动与静相映照,清丽如画。从这两句诗中,似乎可以看出作者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致里,蕴含了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四、合作探究: 诗人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明确: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他为中

7、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了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 五、教师小结: 滁州西涧:诗人以“独怜”二这字映带全篇,用涧边幽草、树上黄鹂、暮雨春潮、野渡横舟等色彩相宜的自然景色,组成一幅清幽疏旷的西涧图,给人一种艺术上的满足。 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以情写景,借景抒情,表露出作者当时的心境: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找一点自由和安静。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滁州西涧 近观:幽深之地小草丛生,岸上树林黄鹂自鸣;(已有雨意) 平望:春潮晚来雨注水急,野外渡口人无舟横。(雨至舟横) 急雨船空,无人光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