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5126292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适用学科高中政治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适用区域人教版课时时长(分钟)60知识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以及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任务和内容,以及如何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学重点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任务和内容;如何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学难点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任务和内容;如何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文明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二、预习复习1,文化生活的“喜”与“忧”(1)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2)原因: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2,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1)人们对文化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大众化。(2)大众文化的含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3)怎样发展大众文化?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

3、样化的原则.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3,怎样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国家文化管理部门:应该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生产经营单位:不应当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要把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合法生产、经营,坚决杜绝落后文化和腐朽

4、文化,生产、销售高质量的先进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个人:应当提高眼力,拒绝污染.追求健康有益的文化,深刻认识不良文化对个人成长发展的危害性;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法制观念,依法办事,用批判的态度去接触、分析文化信息。等等.4,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1)背景: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和地位: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

5、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地位: 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三、知识讲解考点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1)一个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活“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4)当代中国的先

6、进文化的内涵: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5)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6)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义: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

8、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的要求,我们必须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面对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3、高举旗帜,科学发展(1)中国

9、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这一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考点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1)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

10、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怎么办)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把教育和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鼓励青年学生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2、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1)发展教育事业:原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发展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是增强

12、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措施: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事业中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发展科学事业原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措施: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3、,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原因: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措施: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3、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建设和谐文化: 地位: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如何建设和谐文化?(怎么办):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14、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四、例题精析【例题1】社会文化多样性不排斥正确的思想导向,而且更加要求正确的思想导向.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永不褪色的旗帜.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最根本的是A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B培育“四有”公民C以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代替文化多样性D坚持“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来源:【答案】A【解析】B项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C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发展先进文化坚持的方针,只有A项符合题意。【例题2】“爱国歌曲大

15、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启动以来,在群众中掀起了“爱国歌曲大家唱”的热潮。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形式有利于人民群众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ABCD【答案】A【解析】唱爱国歌曲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故其意义应为。是对该活动的性质定位,是正确的。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专门的活动来完成,故属于无关选项。【例题3】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在全社会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