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5124346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校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校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教育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育学名词解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教育教育是在人类生存和劳动过程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以育 人为中心的实践活动。教育是引导人性向善的过程,是实现儿童精神成长和自我生长的过程。2、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为教师服务的,以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作为自己的任务和使命的社会学科,它 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教育实现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3、学校教育学学校教育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活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以学校教育生活的展开为基本立足 点,研究学校教育现象、问题及解决的办法,以教师发展为中心,力图为教师提供教育学知 识和工作时间的全景透视,使教师以当代教育理论的视野来审视学校教育实践,在这种实践 活动中,教师与学生

2、相逢相遇,共同经历,共同成长。4、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 的国民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基础性。对于个人而言,义务教育诗人一生发展的基础; 对于国家而言,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处于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地位。5、初等教育初等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做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 校教育体系中的第一阶段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儿童。这种教育对提高国家民族文化 水平极为重要,因此各国在其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都将其定为实施义务教育或普及教育 的目标。6、中等教育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

3、普通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这种教育在整个学 校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实施中等教育的学校为各类中等学校,包括普通中 学和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7、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它担负着培养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 究、从事社会服务的多重任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学院、大 学等。8、终身教育“终身教育”这一术语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在1956年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正式提出,指人的一生的教育及社会生活 全体的教育的总和,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9、教育

4、规律教育过滤就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10、教育观教育观就是对教育及教育中的人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教育思想中的核心问题。11、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吸收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有关人的问题的 研究成果,运用于解决教育问题而形成的一种人本化色彩浓厚的理论体系。主要代表人物有 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等人。12、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指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形态,它不仅从生命的长度这个维度强调人不断 受教育、不断学习的重要性,而且从生命的广度和深度强调教育发生在生活的各个场所,同 时,教育也是为了生命潜能的充分发展。代表人物是发过成人教育家保罗

5、朗格朗。13、公民教育理念公民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宗旨的教育,指国家或社会根据有关的法律和要求,培养 其所属成员具有忠诚地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品格与能力等的教育。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包 括公民权利与义务、公民道德与法律、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等。公民教育理念是政治民主化、 实现公民社会的内在要求。14、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国际理解教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和谐发展而 他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这是一种旨在使学生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培养他们的全球 共存发展意识和能力的教育。15、素质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是指根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

6、目的, 以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特征的教育。16、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这里的知识不仅包括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技术科学在内的广义的知识体系,而且包括知识的生产、积聚、应用,尤其是知 识进步及创新的能力。17、儿童观指人们对于儿童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 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从儿童观那里我们可以透视出一个时代、 一种文化对作为个体人的地位和价值的基本看法。18、学生学生是指学校中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是“介于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半社会成员”, 他们作为一个社会性

7、未成熟者而生活在一个多重社会之中。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师 进行教育和培养的对象。19、教师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教师这一职业,二是指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后一含义广义上泛指传授 知识、经验的人,狭义上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并在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教师是人类文明和学生精神生命的创造者。20、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包括主体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 识和能力,能够主动地自觉地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批 判、创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实现教师发展的多元性、差异性和创造性。21、学校学校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22、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历史上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为广大师生认同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价 值观念、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学生文化的总和,也是学校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价值、 信念与行为形态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是学校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 所学校成熟的基本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